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庑┠昀矗丫喔鲈缲驳暮⒆樱幌M返i也成为其中之一。
胤礽呆呆地看着康熙,许是阳光太明媚,耀得他有些眼花,他竟觉皇父方才脸上竟闪过一丝脆弱。他愣了愣,才点头应了下来:“好。”
这样强大的皇父……也会有脆弱的感觉吗?
果然是他眼花了吧?
日头渐大,两人换到了树荫下,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凉风习习,温度适宜,恰是犯困的好时节。眼见胤礽有些困了,康熙索性伸手将他揽了过来,让他靠到他胸前。胤礽一惊,倦意一下子消散了,他瞪大眼,看着康熙,却被对方的手抚上了眼。
“困了就睡一会儿吧。”从上方传来的声音格外低沉,伴随着说话的震动感以及沉稳的心跳声,给胤礽一种很安定的感觉。
这样的姿势胤礽压根看不到康熙此刻的神情,但从他的声音,胤礽能想象到,皇父定然是那副温和模样,那是对着他时,才独有的温和。他眨了眨眼,弯起了嘴角,然后顺从地合上了眼帘,放松下来,重新找回了困意。
呼吸渐渐转沉。
康熙将手从他的眼睛上移开,视线长久的停留在胤礽脸上,越看,越觉得胤礽这孩子像极了年轻时的赫舍里氏,他的嘴角微微翘了起来,手指虚虚地沿着他的轮廓划过半空。
当年还在襁褓里的孩子,不过一巴掌就能盖住大半个身子的孩子,如今已经长这么大了……
他不禁再度感慨起来。是老了吧?要不然,怎么总发出这样的感慨?
说起来,胤礽一出生赫舍里氏就血崩去世了,他对他的皇后额涅的印象似乎只来自于曾经悬挂于墙壁之上的画轴。只因,身为皇父的他从来不曾跟胤礽提过他的皇后额涅。
似乎,在这孩子还很小时候,曾经问过他一次:皇父,额涅在哪里?为何从来没有见过额涅?
当时的他是怎么回答他的呢?似乎……只是看着他,并不曾回答过他。
印象有些模糊了。
再之后,胤礽就渐渐长大了,再也不曾问过类似的问题。
不知何时,本是虚空比划着的手指已经贴上了胤礽的额头,然后顺着他修长的眉划到他的眼角。似乎是在睡梦中感觉到了不适,胤礽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康熙的手指在那里顿了下来,难得的放任自己陷入回忆中。
其实在胤礽刚出生,却带走了赫舍里氏生命的时候,他的心里是有些厌恶这孩子的,若不是他,赫舍里氏也不会走。
他与赫舍里氏的结合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那时他登基不久,手里没有实权,朝政被鳌拜一党把持,所有的官员不是敢怒不敢言,就是完全没有反抗的心,而索尼这个老狐狸,则完全躲在后面,冷眼旁观。
他需要索尼的支持,而索尼也需要他这个皇帝带给他的权利与荣耀,于是在太皇太后的懿旨下,他迎娶了索尼的孙女,封为皇后,成就了赫舍里氏一族的满门风光。
成婚后,他亲政了,也逐渐掌握了实权,最终除掉了鳌拜。
对于赫舍里氏,他最初只是带着敷衍的态度,却在日后的相处中,渐渐与她生出了共患难的深厚情谊,类似于姐弟之情。在深宫之中,这般的情谊得之不易,康熙十分珍惜。
及至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承祜出生,康熙还记得当时的那种欣喜与好奇。而那孩子幼殇时,又是如何的痛彻心扉,印象中还有与赫舍里氏相互扶持着走过的那段时光。
只是,这一切在胤礽出生后却彻底的终止了。
胤礽出世了,赫舍里氏却走了。
在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他是真的厌恶这个孩子的存在。但是在沉浸了几日伤怀后,他将胤礽接到了自己的身边,不只是因为他是他和赫舍里氏的孩子,也是因为,他还需要这个孩子。
他需要这个孩子来稳定朝堂。
曾祖父以及祖父那一代由于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险些造成大乱,这件事太皇太后也曾说与他听,这是他决定立储的主要原因;其次,他还需要赫舍里氏一族的力量,立胤礽为太子,是最稳也是最有利的一招;再次,立储君有利于加强皇权,让其稳定的延续下去,如此一来必能巩固朝廷统治,削弱旗权;最后另一个原因,立嫡是汉人的传统,这么做,还能在无形中得到汉人的支持。
这些,便是他立胤礽为太子的原因,他从未言明过。
只是……
他低头看着睡得正香,脸上泛起红晕的胤礽,康熙的神色渐渐柔和了下来。
只是纵使有种种的利益加诸在上面,哪怕当年曾经有过厌恶,哪怕当年册立太子的日子也是有意的挑选在了承祜出世的那日……哪怕有再多的哪怕,在这些看着胤礽从小粉团逐渐长大到如今这模样的几年里,他的心里早已没有了那些算计。
心里满满充斥着的,不是承祜,也不是赫舍里氏。
而是胤礽。
这个可爱的,总喜欢黏着他“皇父”长“皇父”短的,整日撒娇的孩子;也是这个傻乎乎的孩子,却为他挡下一枪。
他再度不自禁的摸上了胤礽的脸颊,嘴角噙着暖暖的笑,末了,却轻轻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一路,未必安全,加上路途颠簸,为了避免这孩子伤上加伤,还是早些让他回宫罢,而且得走水路,水路没有陆路那么颠簸,这样不会对胤礽的伤势造成影响……况且回宫之后,还有齐全的御医和药草,也能好的快些,他也能更安心一些……
只是……这么一来,就得分开一阵子了……
他思量着,手指再度划到胤礽的腮边,目光和指尖久久的停留在那里。
良久,他才如同被烫到一般,猛地收回了视线。
……无论如何,还是尽早让胤礽回去吧。
====================
作者有话要说:捂脸,更新的好晚
41第四十一回
结果,在胤礽醒来;与胤礽提及此事时;父子二人险些起了争执。
“胤礽,明日你随大臣由句骊河先行回宫吧。”康熙是这么说的。
“皇父呢?”胤礽揉了揉还有些犯困的眼;含糊的问道。
“朕还要去一趟宁古塔将军处。”其实这是之前就决定的事了,只是之后胤礽受了伤;这件事也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儿臣随皇父一同前往。”胤礽一听;立刻从迷糊中清醒过来;坐直了身体;一脸的倔强回视着康熙。
康熙替他将衣服拉好:“你身子还没好,回宫里让御医好好瞧瞧,肩胛处受伤可不是闹着玩的,况且还是被火绳枪伤到的。”
胤礽抿了抿唇;有些不情愿。
“听朕的话,免得朕担心。”
“可是儿臣也担心皇父啊!”胤礽咬着唇,难得的在康熙面前声音有些大。
“……”康熙愣了愣,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担忧的胤礽,许久,才伸手摸了摸胤礽的脑袋,温言道:“别担心,朕答应你,会早些回来。而且必定毫发无损。”
“……”胤礽还是咬着唇,不说话。
“而且,就如你担心朕一样,朕也担心你啊,傻孩子。”他微笑着,凑到他耳边这么说。
温热的呼吸喷吐在他的耳边,带来阵阵酥痒,胤礽缩了缩脖子,耳朵微微红了,态度也渐渐软了下来。
“……那,皇父一定要说到做到。”一定要早点回来!而且毫发无伤的回来!他晶亮的眼里这么说。
“嗯,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两人击掌为誓。
四月二十日,胤礽先随官员从句骊河大路还宫,次日,康熙前往宁古塔将军处。
四月三十日,胤礽回到宫中,同日,康熙返京回宫。
回宫之后,康熙的精力却被台湾一事分散了,将该交代的交代下去后,便将心思先转移到了台湾方面。
而胤礽却由于前阵子刚刚亲身经历了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威力,如今对这些东西极具兴趣,若不是每日还会与康熙一同进晚膳,估计连晚膳时间都会泡在毓庆宫。
之所以一直呆在毓庆宫,是由于他将翰林院里的一名年轻人请了过来,这名年轻人,对这一类东西很擅长。
那个人的名字叫戴梓,字文开,是个汉人,浙江仁和人,如今他就在翰林院供职,是名侍讲。
这几日,胤礽一直跟他呆在一起。
而他之所以知道这个人,是在与康熙一起用膳时,康熙提及的。大概是看这几日胤礽天天在研究燧发枪的缘故,康熙便说起十九年的时候,康亲王推荐了一名有才之人,通兵法,还善于制造兵器。
胤礽一听,眼睛便亮了,当时就征得康熙同意,次日便着人将戴梓找了来。
戴梓果然是个人才,在看过胤礽带回去的燧发枪后,次日便将自己发明的连珠火铳带了过来,并将原理与使用方式都讲解了一遍,胤礽一时将他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