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航静斋覆雨翻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置身事外的江湖人士大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才好,朱元璋旨意已下,如果他们现在还要执意离开现场的话那就是抗旨不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江湖中虽然有一些独行侠,但大多数江湖人也是有家有业有儿有女,他们自己或许并没有把圣旨当回事,但如果朱元璋秋后算账,他们的妻儿老小铁定会倒了血霉。

而如果按照朱元璋的圣旨所讲,只要肃清这些塞外余孽,他们个个都能够得到好处,胁之以祸诱之以利,这道圣旨言简意赅,江湖人物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大多数江湖人还是选择了接旨,毕竟怎么算接旨的好处都要比抗旨不尊的好处多的多,接旨的话拼一下或许还能拼出个锦绣前程,抗旨不尊则铁定是死路一条,甚至祸延九族都不是不可能。

中原的江湖人并不认识“塞外余孽”,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只要认识锦衣卫和大内侍卫就行,看到锦衣卫和大内侍卫对付谁跟过去帮忙对付就是了。

在这次行动当中有多少大内侍卫和锦衣卫公报私仇从而灭杀自己的仇家已是一个谜,不过“塞外余孽”的数量显然不少,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塞外余孽”就只有天知地知了。

虽然大多数江湖人都选择了接受圣旨,但大多数并不是全部,还是有一些和朝廷恩怨比较深的或是生性淡泊的江湖人物不想参与其中,这些人一路畅行无阻的退出了加封台周围。出了加封台之后他们也不敢在京师多做停留,纷纷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朝着城门飞奔而去。

城门紧锁着,整个京师似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不许进不许出,只有等待朝廷和塞外联军的决战结果。

紧锁的城门并难不住这些江湖人物,毕竟他们都是在城内,而锁住城门的门闩也在城内。于是有一些毛躁的便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迎接他们的是一波密密麻麻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箭雨,他们尽管奋力抵抗,但如何挡得住如此多的利箭,很快就变成了满身是血的刺猬,鲜血缓缓流淌,慢慢的从城门地下渗透出去。

那些机灵的看到朝廷早已经做好准备,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得参战,于是以比来时还快的速度狂奔回去参加围剿“塞外余孽”的行动。当然也有些和刚刚死去的人有着血缘关系或者是过命交情的江湖人物对朝廷恨之入骨,飞奔回去不是为了围剿“塞外余孽”,而是为了加入“塞外余孽”,一定要让朝廷付出足够的代价。

还有个别自恃轻功高明之辈仍不死心,他们不敢去冲击城门,竟然飞身而起想要飞跃纵出城去。京师作为大明的首都城墙极高,大多数江湖人物根本就不可能一跃而过,这几个人既然敢一试,显然对自己的轻功有着充足的信心。

不管他们轻功如何,他们都没能飞跃出城去。因为在他们飞身而起的时候几支巨大的弩箭从远处飞来,将他们几人钉在了城墙之上。一直到死,他们都没有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死,他们明明远离城门,附近也没有弓箭手,确定不会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他们才施展出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轻功。

但,他们不知道朝廷有种攻城的利器叫做床弩!

这种床弩射出的巨大弩箭连几百米外的城门都能射穿,这是他们完全不知道的力量。

看到被钉在城墙上的几个人,很多还有别样心思的江湖人都乖乖的返回了加封台,加入到了对塞外联军的决战之中。他们已经看到了抗旨不尊的下场,那样血淋淋的场面就算见惯杀戮的他们都感到恐惧。

圣旨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第423章 所向披靡

戚长征就是这帮不懂得圣旨威严的苦逼之中的一个,幸好戚长征轻功并不是很好,否则以他莽撞的个性早已经被万箭穿心。

戚长征被逼无奈赶回了加封台附近,但他实在不想帮朝廷对付什么“塞外余孽”,虽然他对那个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鹰飞也看不惯,虽然他对庞斑的肆无忌惮也感到反感,虽然他也嫉妒方夜雨英俊潇洒高富帅,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他心甘情愿的对付塞外联军。

因为戚长征知道自己这次帮助的对象是朝廷,而相比较而言,戚长征对朝廷仇深似海。要不是因为朝廷卑鄙的运用阴谋诡计,怒蛟帮现在退守海外的结局。如果只是退守海外,戚长征还可以接受,但因为朝廷的介入竟然使得他的两个好兄弟上官鹰和翟雨时翻脸,这才是戚长征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一世人两兄弟,戚长征不知道自己该偏向谁,正是因为他在翟雨时和上官鹰之间不能抉择,这才浪迹江湖四处为家,否则谁愿意没事干经受风吹雨打?

戚长征不想加入战团,但其他人很快就找上了他,这个时候因为了无传达的圣旨江湖人物展开了对塞外联军的大围剿,一时之间厮杀声四起,很多人莫名其妙就葬送了性命,至死都不知道杀死自己的是谁。

找上他的正是塞外联军中的民高手,戚长征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气,既然有倒霉蛋往上凑,戚长征也不介意血染长刀。

加封台是在朱元璋传出加封厉若海为国师的圣旨之后才修筑的,修筑在京师最为宽阔的地方,光一个加封台就足有足球场大小,加封台周围方圆一里,这一里之内挤满了人,人数上万就可以称得上人山人海,而加封台上和台下的江湖人又何止一万?

在朱元璋要加封厉若海为国师的瞬间本来人和人之间几乎毫无间隙,但仅随着其后的杀戮,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迅速拉开,好在江湖人大都具备高来高去的本事,否则加封台周围还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大肆厮杀。

塞外联军不可能像中原武林人物这样大量涌入京师,这并不表明他们的实力差,他们正因为不能大量进入京师,因此进入京师的都是高手,大战一开始中原武林人物并没有占到什么上风,很多中原武林人物还没有贡献力量就在塞外联军的手中贡献出了尸体,随着同伴倒下的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打消了出工不出力的打酱油心思,开始认真和塞外联军拼杀起来。

等真正拼杀起来,中原武林人物才发现就算他们认真对付也不一定能够胜得了塞外联军,塞外联军人数虽少,但个个武功超群,光凭三四流的武林人士想要困死他们必须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塞外联军对中原人没有任何好感,杀起中原人来就像切瓜砍菜一般,四周血流成河大地被鲜血染红都不能让他们皱一下眉头,甚至于他们自己的鲜血混入地上蜿蜒的血流之中都在所不惜。

很多像戚长征一样并不像真个帮助朝廷对付塞外联军的江湖人士看到塞外联军如此凶残,大肆屠戮自己的同胞,这个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和朝廷的仇恨,先干死眼前的这帮塞外王八羔子才是正经。

塞外联军本来想用凶残的屠杀让中原武林溃败,要是朱元璋没有把京师变成一座不许进不许出的死城或许还有可能,毕竟中原武林纷争不断,想要他们齐心协力是极为不易的一件事情。但既然京师成了一座死城,这时候剿杀塞外联军才是最为重要的,至于帮派之间的摩擦和恩怨,等今天活下去再说不迟。

当塞外联军发现他们的屠戮只会招来中原武林的反扑时已经来不及改变策略,既然做出了满手血腥的事情,就要有充足的准备接受对方的反噬,而显然塞外联军并没有这个意识。

当戚长征等一帮中原武林人士全部不遗余力的出手,塞外联军的损失越来越大,很多高手死于中原武林的围攻。这不是江湖仇杀,更不是打擂台,而是一场战争,既然是战争,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

戚长征不知道自己用手中的长刀击杀了多少人,更不知道自己身上受了多少伤,他只知道绝对不允许这帮塞外来的畜生肆虐下去,无关对朝廷的忠心,只是对自己良心的一个交代。多杀一个塞外余孽,戚长征的心中就会好受一些,戚长征自出江湖以来身经百战,但从来没有一刻杀人杀的如此痛快,如此酣畅淋漓。

他已经顾不住去想自己该用什么招式,他只是用最为简单的方式去杀敌,随着厮杀,他的心神慢慢沉浸到一种奇妙的境界中去,周围的动静越来越清晰,这些动静并不是他看到的,也不是他听到的,但他自然而然心中就有了正确的决定,从而以最快的效率杀敌。

戚长征天生豪勇,要是他始终恪守招式的束缚,可能终身也不会踏入先天,但这一番毫无心理负担的砍杀却正好走上了最适合他的道路,他浑然忘却了他体内的真气早已经超过了他的极限,他依旧在不知疲倦的砍杀,每一招都大开大合,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