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是开宝寺存放佛舍利子的宝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十三层,高将近六十米,砖面图案有佛像、飞天、乐伎、降龙、麒麟、花卉等50多钟。

塔身挺拔、装饰华丽,犹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风姿峻然。白云轻轻擦顶而过,悬铃在空中叮当作响,站在塔下仰望塔顶,可见塔顶青天,腰缠白云,景致壮观。

塔身内砌旋梯登道,可拾阶盘旋而上,直登塔顶。

当登到第5层时,可以看到开封市内街景,登到第7层时看到郊外农田和护城大堤,登到第9层便可看到黄河如带,登到第12层直接云霄,顿觉祥云缠身,和风扑面,犹若步入太空幻境。

“铁塔行云”与“汴水秋风”、“金池过雨”、“隋堤烟柳”等景致被喻为东京八景。

清娘常会带着小艾到这些地方来赏景寻诗,诗词和收藏是她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份情趣本身就带着如诗如画的意境,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从清娘脸上灿烂的笑容可以看出,她有种发自内心的幸福盈满眉梢。

“清娘,今天登塔可有佳作问世?”杨逸笑着问道。

一提起这事,清娘不由得有泄气地摇了摇头。

“清娘别泄气,华章佳句岂是随处可得,得闲人等穷极一生,能得一两首佳作,已足够留名青史的了,可见这佳作实在难得。”

“可是杨大哥你信手拈来,就是佳作,人家,唉……

杨逸忍不住笑了,他其实有什么佳作,不过一窃贼耳,没想到这倒给清娘这天下第一才女造成了压力。

“清娘上车,铁塔行云不行,我带你去看看隋堤烟柳,只怕会有意外收获呢。”

“杨大哥忘了现在是寒冬了吗?这个时候哪来什么烟柳?”

“清娘,有杨大哥的地方,就有最美的景致,不是吗?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有清娘的地方,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清娘双眸不由得一阵迷离,连点螓首,欣然提着裙裾上车去了。

杨逸护在他的车边,蹄声轻快,一同向城外驰去,这让杨逸恍然间想起一首诗来:

妾乘油碧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第七卷 第726章 全是丁子户

“隋堤烟柳”这一景是个泛指,既指汴河两岸景象,因五丈河是汴河的支流,因此也指五丈河。

五丈河的水源来自于汴河和金水河,从城中流出后向东经兰考、定陶,至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泊,下接济水。

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到: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当年隋堤之上盛植杨柳,每逢阳春叠翠成行,风吹柳絮,腾起似烟。

每当清晨,登堤遥望,但见晓雾蒙蒙,翠柳被笼罩在淡淡烟雾之中,苍翠欲滴,仿佛半含烟雾半含愁,景致格外妩媚,是一幅绝妙的柳色迷离的风景画。故而被誉为“隋堤烟柳”。

只不过现在是寒冬季节,什么杨柳都成了脱毛的凤凰,但这不要紧,难得能遇到杨逸,并随他出城来,清娘仍是非常高兴;她半卷着车帘,头上珠翠微摇,身上环佩轻响,十八岁的少女,丽色如笼烟的芍药。

五丈河出城的东北水门处有一道便桥,杨逸带着清娘过了便桥,继续向北行去,北边还有一条河叫景龙江,从外城东北角流向皇城后面,前太后向氏出居的瑶华宫就在皇宫后面的景龙江边。

这次拆迁内城墙的砖土,都将堆到城外的景龙江北岸,南岸还要稍加挖掘,淤积出一面湖来,这里留作公园的面积也由原来规划中的四平方里,变成八平方里。

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定会成为东京的又一景。

此刻无数的马车从各个城门驱驰而来,人呼马叫,好生热闹,一车车土被堆到景龙江北岸,一个山丘在迅速地形成着。

嗯,将来也不用弄什么奇花异草,建些亭台水榭,遍栽杨柳、桃花、梨花、海棠、松、竹、梅,这些普通的花树就行了,费不了多少钱,但四季景色绝不会差。

想象着来日十里桃李色,半城山水半城花的美景,杨大学士决定再冒充一下文艺小青年,对着萧萧北风吟道:

城堤迢递柳成林,一望青青秀色深。

风絮乱飘千树雪,烟丝新变万条金。

远来乔绮无人见,娇转流莺何处寻。

说与离人休挽折,炎天行客待繁阴。

清娘一脸古怪地看着他,这大冷天的你吟什么烟丝新变万条金啊?她伸出一只纤纤玉手,在杨大学士面前晃了晃,没反应,杨大学士似乎已经沉浸在梦幻之中。

“杨大哥!”

“呵呵,清娘一定奇怪吧?”

“嗯,是好奇怪哩,冬吟春景的不是没有,但一般就是由冬入景,然后展开思绪,遥及春景,没有象杨大哥这样,完全不写冬景,只绘春景的,若是不知道,一定以为你这诗是在春夏时节写的呢。”

“在杨大哥眼中,清娘这约略女儿腰,便是那隔岸杨柳弱袅袅,有清娘在的地方就是春天,有清娘在的地方就是天堂,有清娘在的地方就……

“呀,杨大哥你别说了,不许再说,不许再说!”清娘羞色含烟,娇嗔之态胜似春光醉人。

杨逸笑了笑,伸手拢起她那白色的裘领子,顺手捏了捏她红扑扑的俏脸说道:“清娘,注意点,别染了风寒才好。”

清娘露出一抹温暖的笑容答道:“杨大哥忘了吗?人家还跟你在漠北草原赏雪过呢,那时人家都没事,这会儿更不会有事的。”

“行尽天涯尘路,胡天风雪日暮,今夜宿谁家?宝马香车辘辘。且住,且住,最爱云脚底处。我记得当初有位小丫头才十二岁,就有了这样的佳作……

杨逸刚说到这,就听到对面的田野上传来激烈的吵闹声,他不由得停下了话头细听。

那田间有上百人,是户部和司农寺的官吏在丈量土地。

这时只听一个中年锦衣男子大声嚷道:“怎么可能,我府上这片田地明明是四千七百二十一亩,你们怎么量的?差了几百亩,你们怎么量的?嗯?若不算够四千七百二十一亩,我跟你们没完,当我安陆郡王府是好欺负的嘛?”

“谁欺负你们安陆郡王府了?你自己也在这瞧着,明明量得四千零二一亩三分,哪来的四千七百二十一亩?”

“当我不知你们这种小伎俩吗?你们这尺子有问题,一定是故意把尺子做长了,好啊,耍诡计耍到我安陆郡王府头上来了,你好大的狗胆!

你们等着,我这就回去找我家王爷,让我家王爷进宫找官家、找太后说理去,我就不信,还就没人能治得了你们这些奸佞之徒。”

“谁是奸佞之徒?你说谁呢?别以为你是安陆郡王府的人,就可能随便污蔑朝廷命官,本官行得正,站得直,没有亏你府上一厘土,你让谁来重量过,本官也不怕,但你污蔑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怎么着?怎么着?瞧瞧你这样,芝麻绿豆大的官儿,还想骑到我安陆郡王府头上来不成?”

征地的事,杨逸本不想理会的。

但眼看双方越争越激烈,已经开始推推攘攘,在双方情绪如此激动的情况下,打起来是迟早的事。

这一旦演变成流血事件,甚至出了人命的话,到时不管对谁错,只怕征地的事都会被耽搁下来。

而作为官廷大员,遇上这样的事而不出面阻止,是严重的失职。

杨逸交待侍卫看好清娘后,自己打马向田间奔,冬季田地干竭,战马可放蹄狂奔,杨逸到时,户部的官员已经招来京畿第五将的上百禁军,但安陆郡王府的人却是丝毫不惧,甚至没把那百十禁军放在眼里;

他们同样有近百人,但显然他们依持的并不是人数,而是安陆郡王府的权势,料定这些禁军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那中年锦衣男子大概是安陆郡王府的管事,见户部吏员招来官军,他没有丝毫退缩,反而神色具厉地上去用力一推,把一个官吏推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口中厉喝道:“怎么着?你们这些贪赃枉法之徒,被揭穿了不法行径,就想招来禁军打人吗?你瞎了你的狗眼,以为这样我郡王府就怕了你们不成?有本事你就让禁军打人啊,打啊!打啊!你不敢就不是娘养的!”

在城外丈量土地的可不光是这一处,为了赶快把地征好,朝廷调派了数百官吏分头丈量。

而量到谁的田地,谁家也都会派人出来看着。

这边一闹声来,各处的人都纷纷赶了过来,双方的人越聚越多;城外的田地,多是权贵之家的,这些权贵之家哪家不是仆役如云?不一会便围过来近两千人。

这下安陆郡王府的那位管事嚷得更起劲了:“大伙瞧瞧,我府上这块地明明有四千七百二十一亩,这些狗官却只量出了四千零二十一亩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