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一直跟在丁一身边文胖子都是有着同样的疑问,只不过他的性子,是不会直接这样问出来,此时听着李秉的话,却是聚精会神,伸长耳朵在听着丁一的答案。
    丁一听着笑了笑,伸手示意李秉落座,又教曹吉祥斟了茶,浅尝了一口,清了清嗓子,方才开口道:“迂斋问起,那我就简略地说一说。我原先不是这个性子。”说着他抬眼望向文胖子,笑道,“一言不合,拔刀而起,血溅五步,方是我的本性。胖子十年前就认识我,应该知道我不是妄言。”
    文胖子听着也微微笑了起来,的确丁一以前就是这么个性子。
    丁一放下茶杯望着李秉,微笑着道:“我做这么多事,只是不愿有一天,大明的将领要留下遗书‘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然后慷慨殉国;我不希望有一天,大明的将士要用血肉之躯,去堵住敌人的枪口。尽管这都是让人敬佩的血性和节操,但是,我希望,把这些悲壮机会,留给我们的敌人,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筑前,不是终点;倭国,也不是终点,我会一直走下去。”
    “我希望五百年后的华夏子孙,他们不敢需要梦回汉唐,而是踏上征途,走向星辰和银河。”
    李秉起身,眼角微红,长揖及地:“秉愿为驱驰,不辞粉身!”
    这时却就见刘吉跌跌撞撞奔入来:“先生,大事不好!”(未完待续。。)


第二章 明敕星驰封宝剑(九)
    能有什么大事不好?就是幕府将军集全日本的军力而来,就算数十万军队也不可能一涌而上,总要有个投入战场的梯次,要不然没打起来,自己先和逃难的灾民一样发生踩踏事件了。而就算面对几千人的攻势,曹吉祥可是带了警卫团一个营的,架机枪来不及,单是掷弹筒,就足够回来舰炮范围内了,出了海的话,那不论多少军队,望远兴叹就一个字。
    这年头大海上面除了大自然的伟力,要不谁扛得过四海大都督府的舰队?
    但刘吉这神色不似作伪,李秉当即问道:“祐之莫慌,可是朝鲜兵哄变?”
    丁一伸手虚按了一下,教李秉不用着急,示意刘吉先用了茶再说话:“有天使奉旨自大明而来是吧?不要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丁一倒是很清楚,有什么事能让刘吉这样慌张。
    喝了杯压了压气的刘吉,苦笑道:“先生真非常人!”他想不到丁一仍旧能这么镇定。
    其实他不知道,丁一早就暗中下令给万安了,杜木在统筹了两广的工场厂矿之后,李匠头这些骨干力量,早在丁一东进朝鲜之前,就迁往爪哇了。丁一同样是有自己的私心,他又不是圣贤,只不过他着眼之处不在华夏,而在更为广阔的天地。
    “迂斋可愿随我西行?”丁一也不避人,笑着对李秉这般问道,这位是他专门向朝廷要过来的人才,自然不愿意就这么放走。而毕竟合作的时候太多,要靠对方自发的跟随。丁一就有点没把握了。
    李秉也是犹豫,这年头。到海南做官基本就是流放了,云远那边更是没什么人愿去,点了几个布政使,都称病不肯离京,吏部总不能全弄些举人去当首领官吧?到时那些赋闲等补缺的进士出身不知道吵成什么样——他们不愿去,但要许多的举人去占了本属他们的位子,自然也是要吵的。于是现时云远的首领官职责,就教王越在兼着,现为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嘛。虽说提拔得有点夸张,倒也没人敢吵,谁吵王盐山就敢差谁去当云远布政使!
    就这情况吧,丁一的学问、人品、兵略,包括这段时间的接触,让李秉很佩服,觉得盛名之下无虚士,但西行啊,那可是要远渡重洋的啊!圣旨要说什么。李秉很清楚,无非就是封郡王,然后要把丁一圈禁,但听着丁一这么说。似乎他不打算被圈禁?要不怎么提西行?这要假死还是怎么搞?李秉又不是二十岁的小年轻,他也一大家子,被丁一这么一问。他一时就有点无法作答了。
    丁一看着笑道:“迂斋问我,究竟是要求什么?皇帝肯不肯推行立宪?我也是没底的。但这是华夏的大明,我其实也不知道。立宪便能不能保得千秋万代,一弄不好,唐时藩镇的惨况重现,那我便是千古罪人。”
    听着这话,李秉也点头,其实这十年之间,丁一也想清楚了,许多事是不能靠着拍脑袋,想当然的,立宪和三权分立,真的就是包治百病么?是,丁一所知道的近代史,似乎发达国家都这么弄,问题这些发达国家的风光,就历史长河来看,也就二三百年吧?
    “该说道的,我都说了;能办的,我也办了;凡是知道一定是对的,不论是工业革命还是土改、加入大航海时代,我都推动了。但没有把握的事,我不希望,由华夏大地来经历这种阵痛。”丁一很淡然地向李秉这么述说。
    这时就听丁一又开口:“我会就藩,不过不在华夏。”
    和聪明人说话,就这么简单,听着丁一的话,李秉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若我所料不差,朝廷劝诸王就藩的旨意,应该已比这份圣旨先下了。”丁一望着李秉,他是颇有些期待的,这李秉身为文人,又能统兵打仗,还能打赢,又不畏豪强,连皇帝都敢喷,他是真心希望自己出海开府,身边有这些的良臣,而不是刘吉这些奸臣底子的货色啊。
    李秉苦笑道:“下官先前自荐为先生驱驰,安能食言而肥?”
    这就是答应了,只不过他不是万安、刘吉的性子,着实做不出抱大腿跪舔的事情来。
    “善!”丁一听着大喜,对文胖子说道,“你等一会,待得迂斋修书,马上动身去迂斋老宅,将其家少尽行西迁。”
    李秉听着颇为动容:“下官安得先生如此看重!”明显丁一是怕他反悔,所以一答应下来,立刻就要去办成事实了。要是丁一仍是一秀才,那这个就跟绑匪行径没区别了,可现时丁一的地位和名声在那里摆着,这举止,却就是对李秉的看重啊。
    “迂斋当得!”丁一现时已很少有让他喜于形色的事了,但能招揽到李秉,他是真的高兴,尽管万安、徐珵都有他们的能力,刘吉搞政工工作也很有一套,曹吉祥在身边这大管家也当得尽责,可都全是奸臣和反贼,就是杨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难得能有忠良来投,丁一如何能不高兴?
    不来正如丁一所说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宣旨的钦差总归是要来的。
    便在筑前的码头摆了香案,那钦差未读旨意,已有泪水在眼眶之中打转,便是在宣读旨意的仪式,也禁不住几番举袖拭眼,一封不知草拟旨意的翰林用了多少心思的文章,被他读得全无气势,教着丁一免跪,便抽泣了一声,读到“……周室命官,膺爪牙者方邵;汉朝启运,预心腹者良平。命卿之望攸归,御侮之寄属。”那鼻涕都快要滴下来了。
    只不过在场官佐皆跪接圣旨,仅有丁一站在那里,这钦差接触到丁一鼓励的眼神,才用力把鼻涕一吸,强提精神读了下去:“总督四海大都督府、安西大都督府事,太子少保,忠国公一,事君恪诚,体国忱忠,操履贞正,绩着艰虞。昔有瓦剌、思氏狂狡,屡犯边陲,一总师出,奋奇谋以应变,威略宣乎戎垒;后者西狄、东夷不臣,妄有主张,一奉旨平,控佳兵以制敌,殊功建于七海。十年间关,斩将辟丑,衂锐陷坚,抚两广、开书院,立不朽于千古,廓遗气于万里。”
    好不容易读出这里,眼泪却又渗了下来,只好抬手去拭,才把最后几句读罢:”宜加褒奖,以茂河山,可封镇海郡王,食邑美洲万万户,子孙永继,与国共怍。余如故。钦此。”
    “臣一谨领旨意,谢主隆恩。”丁一依礼答了,又加了这么一句,“万岁万万岁。”
    宣完圣旨,那钦差把旨意交给丁一,却就当场哭了起来,把边上一众人等看得口呆目瞪。
    丁一教刘吉把旨意放好,却对那钦差好声说道:“这么大个人了,好了,别哭,以后皇帝要宣旨,你不是又能见着哥哥么?”
    这钦差却就是怀恩,现时也长大了,只是他十岁出头在宫里,无依无靠,都是丁一在关照着他,后来就算英宗被幽囚南宫,丁一怕连累他,少来联系,钱物却也是没少的。应该说,丁一就是怀恩心安的大树,无论如何艰难都好,他都相信丁一能帮他解决一切,现时丁一封了郡王,要去到美洲就藩了,他真的是一下子心头就空了。
    其实,他是下意识把丁一当成自己的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