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来,双眼一翻,便向后直直倒下,若不是兴安抢过去抱住了,只怕这么一摔,后脑勺着地摔个脑溢血当场死掉都没什么意外。
    又是掐人中,又是大呼小叫,又是向丁一要求传太医来,折腾了半晌,景帝总算幽幽醒转,他一醒过来,却就失去了刚才那和善的面目,对着丁一咬牙切齿骂道:“丁如晋!朕待你不薄啊!母后要致汝于死,三番几次,都是朕护着汝!他到底给了你什么?你为什么要帮他来夺朕的天下!”
    丁一看着势若疯魔的景帝被兴安抱住犹在挣扎,似乎想要冲过来扯着丁一质问,他摇了摇头,自己拉过张椅子坐了下来:“其一,你不护着我,我便会真的致死么?其二,在云远抽兵,在我出关之后,教诸关口不得开启,这算不算致我于死?其三,他没有给我什么,他是我的朋友。”
    “朋友?哈哈哈哈!你太幼稚了!”景帝一下子甩开兴安,却狂笑起来,“身为天子,称孤道寡,连兄弟都没有,安有什么朋友?丁如晋,你一定会后悔的!”
    丁一再次摇了摇头:“我的朋友不多,但能成为我的朋友,我便信任他们。好了,我来,是请教你一件事,若是你把答案给我,至少你和那小人儿,会过得体面一些,大致也不会用铅汁把锁铸死。”
    “什么事?”景帝从牙缝挤出这么三个字来。
    丁一向前俯身,低声问道:“有传说,娘娘不是我那朋友的亲生母亲,此事到底真假若何?”(未完待续。。)

第五章 夺门(十九) (今天的保底第一更)
    景帝绝对没有想到,在这个动荡的今夜,丁一孤身前来乾清宫,问他的问题不是玉玺在何处,也不是逼他写下退位诏书,更不是要他拿出调兵的虎符,而是很风牛马不相及地问出这样的问题。这让景帝所有的悲愤,如同一拳打空一般也似的,脸上方才的痛苦和愤怒神色,一下子变得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你怎么会来问朕这样的问题!”景帝在失神的一瞬间之后,便愈加地愤怒起来,因为丁一的问题,让他有一种被污辱的感觉,似乎他的失败已成定局,似乎他的龙椅,他的玉玺,他的天下,他的一切,都已是没有讨论价值的东西。
    丁一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招手让一名脸上神色惊惶宫女过来,上下端倪了她一番,在景帝和兴安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丁一垂在身侧的手,向她做了一串手势,这不是战术手势,那是四个数字,一组密码,它代表着某个任务的结束,或者某个任务的开始,然后丁一开口道:“这一夜行来,颇有些渴了,能帮学生沏一壶茶吗?”
    那宫女上下牙关打着战,眼睛瞄向了兴安和景帝,这让景帝重新拾回了一丝信心,深吸了一口气:“如晋要喝茶,汝还不去支应?”那宫女手脚慌乱行了礼,快步离去了,景帝对着丁一说道,“朕还没有输,朕才是这乾清宫的主人,朕才是大明的天子!这天下有的是勤王的兵马!这朝班有的是忠心的臣子!”他停顿了一下,似乎突然捉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于先生,于先生会来救朕!对,便是瓦剌兵马围困京师。于先生也能大败鞑虏!如晋,朕劝你还是……”
    “娘娘到底是不是我那朋友的生母?”丁一没有客气,直接截断了景帝的话头,直截了当地重复了刚才的问题,“你如实地告诉我答案,我会履行自己的诺言,你应该清楚。凡是我答应的事,从来没有落空,便是如见济的病一般。”
    景帝似乎重新拾回了皇帝的尊严。他坐了下来,想了想对丁一说道:“母后是他生母又如何?后宫不预政事,难不成你以为母后是他生母,便可以行废立之事了么?你也未必想得太过于简单了!”他说着。却又得意起来。“户部尚书是朕的首辅,兵部尚书于先生拥立朕登九五之位;吏部老天官王直,朕也荣宠有加……”他一个个的数了过来,“……汝结义二兄商辂,是朕的阁臣;汝结义大兄更是朕结识于郎署,超擢侍郎!”
    丁一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这时那宫女端了茶上来,丁一自取了一杯。却伸手止住要奉茶给景帝的宫女,笑道:“慢。这茶不能给他喝,若要喝茶饮食,一切由兴安操持,以免出了什么事,说是学生奉命呈上鸩茶以杀之。”他喝了一口茶,却对脸有得色的景帝说道,“若要杀你,学生必相告而诛。”
    景帝不以为意,放声而笑道:“如晋,你还没有醒来么?你已众叛亲离!便是李贤、商辂,也必不会附合赞同你这举措!汝能给他们什么?朕是大明天子,朕富有四海!便是汝在广西有些产业,不也是朕所赐予么?说到底,尔之一切,皆朕所予,若朕起意,汝便一无所有!一无所有!”
    丁一突然被呛了一下,拼命地咳嗽了起来,好半天才平息,摇头低声似呤似唱道:“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不知那日才能够拥有所有。多少凄酸亦试得多 多少尖酸的话亦都听过……”然后不禁失笑,却抬头望着景帝道,“有没有想过以后怎么过?”
    这个问题却就让景帝愣了一下,没有回过神来,却见丁一又喝了一口茶,对他道:“跟在我那朋友身后的,便是家师、首辅与王盐山。”如果这还没有把景帝最后的侥幸打碎,丁一接下来的话,就让他断绝了最后一丝希望,“诸部侍郎从者众。”
    侍郎基本就是六部之中的骨干了,就算英宗没有得到诸部尚书的效忠,只要诸部侍郎效忠,事实上也可以保证整个文官系统有效的运作,例如于谦,土木堡之前他就当了二十年的侍郎,一旦有事,接任部务升任尚书,那真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景帝的脸上一下子就失去了血色,如同疯癫一般,站了起来手舞足蹈着叫嚷,“这是朕的天下!这是朕的江山!他们为何这么做?不!如晋你骗朕!”可是很快他似乎又觉得,丁一不太可能用这种事骗他,“难道是因为易太子?可何文渊都说了‘父有天下传之子’!这安是朕的错?”
    父有天下传之子,这句话就是出自王翱前任何文渊的口,而且被写入易储诏书之中,而后来历史上,何文渊也为此而付出了代价。景帝一把揪住兴安,却对他喊道:“王翱附逆,王直老而无用!拟旨,教何文渊接任吏部天官之职!”
    兴安老脸上泛起了苦笑,事实上,因为丁一到来的缘故,历史上事中“林聪等弹劾吏部尚书何文渊奸邪,而廷争之后何文渊被下狱而又赦免,而后朝廷下旨让何文渊告老致仕”的事,提前了大半年发生,这时何文渊早就回老家去了,怎么来接任天官之职?
    再说了,退一万步说,这时景帝的旨意,就算不考虑内阁票拟的问题,还能送出宫外么?
    兴安知道,景帝是崩溃了,完完全全的无法接受事实,整个人都不正常了。
    “如此说来,娘娘确是我那朋友生母无疑?”丁一却又第三次问了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当真很关键,丁某人的确是严重缺乏母受,但也不至于因此就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这个籍口来开解,孙太后对丁某人干的事,早就超过了丁一底线了。如果孙太后不是英宗的生母,那么丁一绝对不是什么能受胯下之辱而不计较的心胸,这一点,看他对风三就知道了;但如果孙太后是英宗的生母,那丁一有许多东西,却就得有个度了,毕竟,就是看在英宗的面子上,还不能把事情做到太绝。
    事实上之所以丁一会有这个问题,是坊间的传闻而让他起疑,丁一很怀疑这种传闻是不是景帝教人传播出来的,所以今夜去见孙太后之前,他必须把这问题弄清楚。其实这个问题不单是丁一困惑,后世有不少人也是不太清楚的。
    对明代历史有留心的人,就会发现,在建虏窃器时修的《明史》,一口咬定孙太后“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但在明朝官修的《明实录》之中,英宗的母亲就是孙太后,也没有任何影射或是可以推敲的地方,去怀疑这一点。
    而除了《明史》的记载之外,大约也就是《双槐岁钞》有提到这事,但作者是景泰七年的举人,以他的身份,是怎么知道这宣宗年间的宫秘?道听途说的可能性明显很大,因为也没有说出典所处的。
    丁一所怀疑这件事真实性的原因,是明朝的文人什么都敢写,包括皇帝宠幸小太监啊,吃春药不上朝啊,宫人要勒死皇帝啊,但在宣宗到此时的景泰三年,并没有关于孙太后不是英宗亲母的书面世,只是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