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现代hydroptere帆船的样式来制造,别说这年代的人,就是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都是一艘完完全全的怪胎。
    当然,丁某人是没有能力给这艘帆船装备上百个传感器用于测量压力、扭矩和速度,从而来不断地对船体进行微小的调整。不过华夏人总是有办法的,特别是对于帆船来说,何铁蛋这个跟随着黄萧养的老海贼,领着七八个老兄弟,就凭着他们多年的水上生活经验,来操纵着这一艘被丁一命名为“射日”的小船。
    它虽然不能象现代装配了传感器和各种高科技配件一样达到五十二点八六海里的可怕时速,但船体的设计,还让它如飞一般!盖伦船也不过九节,飞剪船也不过十二到十四节,一节也就是一小时一海里的速度,而这“射日”号,在失去高科技配件的前提,纯以经验操纵的情况下,也依然有三十节左右的可怕速度,绝对是对得它的名字,所以尽管操纵它有着极高风险——同期建造了六艘,已有四艘在高速中解体、翻船,死了近十人,还有一艘是在丁一刚刚接手大明第二师时,为了回广西报信,沿着海岸线狂飚到广州府之后,就严重损坏了,不得不派人从陆路接力去广西……但何铁蛋那一伙老海贼,也仍乐此不疲,那种飞一样的感觉,让他们无法抑制地上瘾了。
    之所以专门说起这艘小船,是因为从这天津码头,到达沧州府的南排河镇,走陆路的话,有二百来里的路程,加上这年代的路况,兜来绕去,只怕得有三百里了。但对于“射日”号来来说,因为水面上走的相对是直线,也就是百公里不到,一百公里就是五六十海里,就算为了确保把信送到,不敢放开了跑,二十多节的可怕航速,也是一个多时辰就到达了。
    而把西海舰队停靠着南排河镇附近的黄萧养,马上就吩咐舰队,至于当地善后的事务,如何封锁舰队停靠消息,自然有安全局衙门的人手去办理停当,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在这个小镇有上千名天地会、忠义社成员的条件下,这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没错,这就是为什么会在宣府入关的原因,皆因他不必再等!如果没有收到西海舰队到达的信报,已经从根本上完成了一个兵王到高层决策者转变的丁一,是不可能会冒然入关的,他会入关,会决然启用立宪秘约的关系,教孙镗开关门,是因为很多东西、人手,已然到位。
    就在这一夜,天津码头燃起了许多的篝火,在这寒冷的严冬,看惯了大明卫所军兵作派的兴安也好,商辂、王文都好,并没有太过惊讶于这种举止,毕竟是得胜回朝的部队,就算骄纵一些,也是可以忍受的。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给西海舰队指明方向,丁一麾下的部队,是不可能在夜间这么暴露自己营盘目标的。
    “射日”号当然不可能在夜间行驶,而且单纯就是为了快速飚行的它也装载不了多少人,一艘又一艘的冲锋舟从西海舰队的大船上放下,从广西上船的三个龙骑兵营,便这么沉默地携带着自己的装备上了岸,在李云聪安排的人手接应下,进入了为他们安排好的营房里。
    第二日天还没亮,兴安、王文和商辂就被叫了起来,丁一的意思是早点出发,虽说皇帝要出京相迎,总不真让皇帝在那等许久吧?还是这边先出发,然后在离京师三五里地时停下休息,等皇帝出了城,这边就重新出发,三五里地,皇帝也就不用等太久。
    王文和商辂都点头称是,只是兴安隐约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在他的感觉中,丁一尽管看上去忠贞无二,无论景帝要他办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丁一都会接下并办好,但很多时间,丁一是没有这么小意的,没有为了景帝的面子去考虑这么多的,不过他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总不能问丁一为什么突然间顾及景帝的感受吧?
    所以扎营启程,被一千骑兵护卫其中的兴安、商辂和王文,也就没有在这黎明前的黑暗里,发现两千人出发之后,码头边上的大营里,仍有上千火铳兵留在那里,因为就算火铳兵,入关之时也是有马匹代步的,只不过此时队伍后方那背着枪的,却就是真正的龙骑兵了,而且他们身上的枪械,尽管仍是使用颗粒黑*火*药,但也已是真正意义上的步枪而不是火铳。
    而在部队开拔之后,天津码头就被留下的火铳兵控制,天亮以后西海舰队也开始慢慢从外海靠岸。这就是丁一的退路,他也不必要再隐藏什么了,西海舰队的巡逻小船很快就把周围的渔船驱散,明确告诉他们有海盗横行,再派人去知会天津卫所。天津卫的指挥使听着,吓到不行,这天津离京师可是极近的,要是让海盗上了岸,大致他这指挥使也就当到头了。
    于是卫所的各级千户、百户,也驱使兵丁去海岸线周围巡逻盘查,以防海盗混上岸来。殊不知晓,因为卫所的正军、军余帮手,一时间那些渔民都没机会去把西海舰队停泊于此的消息扩散出去,却是替西海舰队瞒上了好几日的行踪。
    而丁一领着一千骑兵和三个龙骑兵去到京郊,日近中午,停驻下来造饭用餐之后,倒是没有等上许久,先往京师去报信的兴安,就派了小中官奔驰而来,说道是皇帝已然摆驾出了紫禁城。
    “先生,就在此时发动,必能一举成擒!”李云聪在边上毫不讳忌对着丁一这么进言,因为兴安和商辂、王文都入京去了,身边不论是三个龙骑兵营还是那一千骑兵,都于丁一的忠诚度都是再三检验过,绝对没有问题的。
    丁一听着就笑了起来,摇了摇头道:“若是如此,不若为师替太子看病时,将皇帝挟之为质?”以丁一的身手,又是带刀舍人的头衔,当时左轮也是在身上的,不见得是什么难事,“要做就要做得名正言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未完待续。。)

第五章 夺门(七)
    皇帝出迎对于大明来说,自然不是景帝骑匹马,教兴安在前头牵着就算数的事。由钦天监和相关人等推算出合适的时辰之后,又定在永定门这边,于是时辰一到净街就不必提了,景帝出了紫禁之颠,十二杆龙旗分左右,以十二高大魁梧的大汉将军披着铠甲掌执,在前头开道;又有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后,这三面旗帜都是大旗,每旗都以甲士三人来护卫;在此之后,又再奔出六行旗阵,每面大旗都以一名身披铠甲的魁梧武士执旗,另有四人执弓弩护旗,这六行旗阵统共又是六十四杆:有青龙、白虎、风、云、雷、雨、朱雀、玄武等等,也有水火土木金的五行旗,亦有五岳、二十八宿;
    接着才是景帝的舆辇,锦衣卫士卒八千列出钦制武阵驾护卫,锦衣卫指挥使为前驱,舆辇左右布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幡、传教幡、告止幡、绛引幡、戟氅、戈氅、仪闳氅等,各三行;随后是班剑、吾杖、立瓜、卧瓜、仪刀、镫杖、戟、骨朵这些仪仗兵器,都是由着锦衣校尉、大汉将军把执。
    而现代国家元首都还要车队,何况于这时节的帝王?景帝自然也是要车队,舆辇当然不是孤单一辆车,而玉辂居中,左金辂,次革辂,右象辂,次木辂,并列而行。什么叫玉辂?就是以玉来装饰的豪华车驾,所谓天子法驾。称为“崐天子五辂” ,要二三十人才抬得动,简直就是小型的移动宫殿。现代的元首车队,单纯从豪奢上来讲,相比之下绝对战五渣。
    丁一看着不禁摇头,若如李云聪所言,以三个龙骑兵营展开、一个千骑趁机出击,不可能就这么能把景帝拿下的,这个排场一展开。就是万多人啊,除开那些执旗掌仗的大汉将军,当他们是模特儿不论战力。但那八千锦衣卫,看着也是这冷兵器时代的精锐之师,就算在热武器的攻击下,正常来讲。除非锦衣卫指挥使是王振那样的军事白痴。不然的话,把景帝护送入城,也是绝对不在话下的。
    景帝也不是冒冒然快步小跑出来迎丁一,而是有太监来引导,丁一骑马经过仪仗,然后景帝方才从那玉辂上下来,所谓的迎,就是大约行了三步。然后丁一就翻身下马,禀道:“臣一。赖圣上威灵,天子信重,将士听令,幸不辱命,破敌十万铁骑,俘敌酋、敌太师、敌知枢密院……”
    禀告完毕,交上兵符,景帝接了,为丁一解下披风上的结扣,这就是所谓“朕为将军解战袍”的仪式,接着便有相关官吏高声诵读颂圣文章,又是丝竹响起,景帝面上带笑,把着丁一小臂,一副不教丁一跪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