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家嫂子抢了过来,往李东阳手上打了一把,有点畏惧地向丁一问道:“丁家叔叔,你……您、您可就是那个丁容城?”世上同名同姓者多,同名同姓同一籍贯的就不多了,何况丁一这出手气度,几乎答案已然不必问,她是鼓足了勇气才开的口。
    “回嫂夫人的话,小弟就是那丁一。”丁某人收了一个未来的首辅为义子,正中开怀之际,规规矩矩复了礼,“先前是小弟的错,没有与李兄直言相告,今日幸得东阳为义子,已然托出身世,嫂子却莫再用尊称来羞辱小弟了。”
    “可、可这……”李家嫂子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只好指着李东阳颈上的玉佩说道,“这也太贵重了,被人抢去如何好?”她给人帮工时,是看过东家奶奶那块视为珍宝的玉,好不好她倒是不懂,只是看上去还没有丁一给李东阳这块晶莹透剔,想来必是要值许多钱。(未完待续。。)
    ps:  我去睡一会,起得早的话,会努力还债的,还欠三章我记得
    呼唤一下票啊

第十八章 江山万里烟 (八)
    丁一抱着李东阳,对他说道:“若有人抢,你不必与他争,但要告诉他,你是丁容城的义子,他若敢拿,你便给他拿去就是。”李东阳笑嘻嘻地点起头来,丁一问他,“东阳可记牢了么?”没想到李东阳模仿着他的语气,马上给复述了一回,这小孩扮的成人腔调,听着丁一又是大笑起来。
    这时只听重物坠地之声传来,伴着那些学生的儿童嬉笑,丁一站起身望去,不禁也是苦笑,吉达和李淳这两位,互相都把对方灌倒了。吉达已传出呼噜声,似乎李淳酒量要好些,躺在地上还喃喃笑道:“兀那鞑子,敢跟学生拼酒?哼哼,欺我中原无人么!来,再来喝!”不一阵,终于也就昏睡过去。
    丁一只能与李家大嫂商量着,看看她的意思。
    李淳的妻子是个厚道人,总是喃喃说等她丈夫醒了再说,丁一却就不耐烦了,以李淳那本份性子,只怕醒来又是诸多推托,于是差刘铁去附近县衙借了马车,毕竟还挂着安全局衙门身份,又不过借一辆马车还打了条子,衙门倒也没有什么为难的。
    然后丁一就对刘铁吩咐道:“本想差小谢跑一趟,但还是得你去才办得好。“刘铁听着,立时便拍胸膛表示一定把事办妥,丁一是仔细考虑过的,谢雨城跟着他的时间太短,真差去办事,恐怕连要找的人都见不着:”先去京城,带东阳去兵部见先生,便说这是我收的义子,问先生该怎么办。若先生说留在京师,你便在金鱼胡同那宅子里把李兄和嫂子安置好,每月用度比照你小师母。不得有误;若先生说是回容城,那便不须我赘述。”
    此时在容城,丁一已跟土皇帝一般无二,安置这一家三口,那真的不用他去吩咐。
    诸事安排停当,就半劝半塞把李家嫂子劝上,又把李淳也抬了上去,本来李家嫂子是不愿就这么上车,但听着去京师,她却又不怕了。因为李家本来就是如李淳所说,以戍籍居京师,所谓军余,就是李淳的父亲在军中的职务,由李淳的兄弟顶替了。也就是说一大家口其实都在京师讨生活,只不过李淳可能是得罪了把总都指挥。带着妻儿避风头才到这里摆渡。听着回京师去。又有丁容城的弟子随行,那把总都指挥使想来总不敢得罪丁容城吧?李大嫂是个聪明人,倒也就从了。
    吉达醒来不住赞叹着李淳的酒量,把丁一气得哭笑不得,狠狠训斥了他一通,禁令以后不许籍故醉酒。不过丁一这两日心情极好。老是情不自禁冒出一两句别听不懂的话来,诸如什么:“王霸之气!这就是王霸之气!”谢雨城去寻当路的百姓问了,这左近倒没有什么出什么显赫人物,不知道为什么丁一会行到此处。发出这样的感叹。
    不时又喃喃道:“我算是想起了!”谢雨城还以为是想起什么学问还是搏击技巧之类,却听丁一叹了一声,“原来,大兄之后是二兄啊!”谢雨城差点没从马上摔下去,这三岁的李东阳都不会弄不清的话,丁容城现在才明白?这叫什么话啊!
    至于丁一自语的什么:“嗯,还有个弹棉花的,这个不能收,记得还个卖伟哥的老万,也不能收……接下去是谁?太岳么?记得是军户吧,这个可以有!刚峰也不错,对,得收!后面还有个长春七子的师父,中神通!咦,不对,记错记错,是阳明子,取名取那么象干什么?跟我一样多好……”
    这种类似于梦呓一样的疯话,如果是刘铁,大约会用心记下来,因为跟着丁一这么久,刘铁很清楚,丁某人说的一些听不懂的话,绝对不会没有意义,用心揣摩总归有自己好处的。但谢雨城却没有刘铁那狗腿子一样的心思,只是担心着丁容城是不是身子不适了。
    因为这么念着什么“弹棉花的”又说起不知道某座叫“太岳”的山,想起山上某个道号“阳明子”的道士,然后丁一就不高兴了,很颓废的表情,谢雨城忍不住问起道:“先生,这太岳山就是武当山吧?要不此间事了,咱们就去爬一回就是,这武当山又不会跑,您何必这么伤感?阳明道人是在武当山上修行吧?到时您给他多捐点香火钱不就得了?要不请去容城,给他弄个精舍……”
    “你懂个屁!”丁一没好气地推开谢雨城,无奈地说道,“若是我推算得没错,这辈子,什么太岳、刚峰、阳明,都见不着了,别说收入门下,行了、行了,你赶紧去看好那些孩子,出了差错唯你是问。”
    谢雨城一头雾水地回去照看那些学生,他想破头脑也想不明白。
    这个年代压根除了丁一就不可能有人明白。
    他绞尽脑汁总算记起来那一句“大兄之后是二兄啊!”包括什么老万和弹棉花,说的是这大明朝的首辅更迭。
    至于后面的,则是丁某人在意淫着,趁着张居正、王守仁、海瑞这些人年少,全都收入门下,然后让张居正当国家总理、再让王守仁当国防部长、海瑞当反贪部长之类的白日梦。他所说的推算没错,是说到了这几位出世,该是过了好几个朝代的时间,他丁某人想来死得不能再死。
    所以他说这辈子,太岳、刚峰、阳明都见不着了。
    还好遇着李淳一家时,刚出容城没多久,离京师也就二百多里,一路上行行停停,三日后还没到济南地界,刘铁就赶了回来,看得出这一路他是马停人没停地赶着路,见着丁一只禀了一句:“先生,事已办妥。”便在马上昏睡过去。可怜他一路狂奔,又怕自己半路睡着摔死,用绳索把自己整个绑在马背上,睡着了也掉不下来。丁一倒是点了点头,刘铁虽说狗腿子气很重,但办事的确是牢靠,并且很聪明知道丁一要去南京,身边少不了他,拼命赶了回来效力。
    刘铁醒来时,谢雨城却就对他不住诉苦:“先生怕是不太对!子坚兄看看能不能劝先生去找医士看看啊!这几日,除了路上跟学生们讲解,如于此地遇敌,当做如何应对之外算是正常,其他时候都不太对!头日念着去不了武当山,后面总念叨找什么绿帆,谁家船帆会刷成绿色的?先生在路上,逮着百姓就问人,可有见过绿帆,这……”
    什么武当山之类的,刘铁弄不明白,绿矾这个他倒是知道怎么回事。尽管丁一没有跟他仔细说过提炼硫酸的问题,但从只言片语里,刘铁知道丁一是要制作什么东西,少了这一味物件。所以他压根一点也不担心,挣扎起来对谢雨城说道:“你去管好学生,先生没事的,他在想的事情,你我是看不懂。”然后便自去寻丁一禀报京师一行的结果了。
    于谦见着李东阳时,是极愤怒的。
    刘铁学着的原话,就足见一斑:“丁一竖子不足与谋!老夫便是分身乏术,方才差其为国分忧,安有教你带这小人儿来寻我安置的道理!还有,兵部重地,你怎么抱一小儿入内?汝真不当人子!”做到兵部尚书,于谦再怎么生气也不至于怒于形色,但不知道为什么,事情一摊上丁一,于大司马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怒火。
    指名道姓地骂丁一,竖子这样的词都出来,也就是“那小子”、“那混蛋”的意思,这对于于大人来说,算是很粗俗了;再到问刘铁,不当人子,这话自谦说出便罢,问来骂人,就很狠了,考据起来有千种,通俗地说,大致就是“不是人样”的意思。
    可见大司马是真的怒了。
    大约是丁一干出来的事,每每超过于谦所能忍耐的底线。
    这时节于谦就是大明的定海神针,景帝都要小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