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穿到武侠世界做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他命要他命,这样的大好机会如果颜景白还不懂得把握的话他就白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了。

咸淳三年初;颜景白出兵二十万,打着“收复河山,驱除鞑虏”的口号,分兵两路北上伐蒙。

其中一路军队由经验丰富的李庭芝率领,另一路的将领则是还只有十七岁的张世杰。

不是没有质疑声,毕竟对方年纪太小了,还只是个连弱冠之年都没到的毛头小子而已,以前看在他是皇帝的救命恩人的份上,勉强让他做个殿前都指挥使,负责保护保护皇帝的安危也就罢了,但一下子就升为二品大将,这样的升迁速度谁都不会服气的。

不到二十的毛头小子,在仅仅只有半年的时间内,竟然快要和李庭芝平起平坐了;任谁都会嫉妒眼红的,就连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的李庭芝都有些不舒服,何况是其他人?!

可是没办法,皇帝力排众议,坚持用他,在皇帝威望一日比一日浓重的时候,满朝文武,谁也不敢触他逆鳞。

有皇帝的保驾护航,张世杰并没有受到太多外来的干扰,而他也非常争气,黄河上的一场大火,烧掉了蒙古五千精兵,为大宋的这场反击战赢得了第一场胜利!

而后随着陆陆续续传来的捷报,朝廷上下对于他的质疑渐渐消失,民间更是多了一位身手了得,兵法如神的玉面将军。

那时的蒙古内部正是斗得最厉害的时候,所有精兵都在北方,留守在黄河以北的军力少的可怜,毕竟谁也没有料到,向来软弱可欺,只敢龟缩一隅苟且偷安的南宋会有这个魄力。

忽必烈当时是非常想暂停内斗,先处理好南边的,奈何阿里不哥下定决心的想先安内在囊外,而不巧的是,忽必烈那个时候又旧病复发——这是拜颜景白的那一箭所赐,自从受伤之后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此后时不时的就要犯上一犯——而等他有所好转的从病床上爬起来之后,收到的就是阿不里哥遣人送来的心腹大将兀良合台的首级。

忽必烈悲痛欲绝,阿不里哥此举彻底惹怒了他,忽必烈当时就对天立誓,定取阿不里哥首级,报此血仇。

经过此事,忽必烈彻底熄了平南的心思,专心对付阿不里哥。

当颜景白收到这个消息时,看着深沉的夜色,微微的笑了。

咸淳三年初,当皇帝北上驱除鞑虏,收复山河的旨意传到襄阳的时候,郭靖心情激动兴奋至极。

南宋窝囊,被敌人压在头上撒野的时候,也只会割地求和,一味的想要喂饱饿狼,息事宁人,而从未想过要反抗,也没那个胆子去反抗。

所以在知道这个消息时,他隐隐的看到了希望,大宋的转机似乎就在眼前。

之后,在襄阳守将吕文焕来找他,想要让他带着江湖豪杰北上抗击蒙古,助朝廷一臂之力的时候,他连想都没有想就一口答应了。

这正是他自己的愿望!

而他的决定,黄蓉向来都不会拒绝。

一个月之后,郭靖召集了约有五千的江湖人,从襄阳城出发。

看着渐渐远去的队伍,吕文焕低喃:“郭大侠。。。。。。你确实当得起一个大侠之称,只可惜。。。。。。”

他轻轻地叹了口,再没有说下去。

因为他知道,那个性情木纳耿直,心怀大义的男人怕是永远回不来了。

蒙古内部的那场汗位之争整整持续了四年,而大宋与蒙古之间的那场战斗也打了三年。

咸淳五年四月初九,皇帝带领文武百官重新踏入了已经丢失了整整一百多年的汴梁城。

无数老臣跪在地上,双手捧着泥土嚎啕大哭,那样的哭声悲伤哀戚,直直的哭进人的心里。

汴梁早已不是那座汴梁,每一个不经意的角落都充满着战火的痕迹,这个曾经富裕繁华,作为大宋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变迁之后,已经苍老不堪。

颜景白是下了马车,和文武百官一起走进汴梁的,他第一次穿越就是成为了宋钦宗赵桓,对于汴梁,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也并不陌生。

记忆中那幅喧嚣富裕,繁荣昌盛的盛世画卷逐渐淡去,只剩下这满目的苍夷。

他的目光有些黯淡,正是因为曾经看过那样的繁华,现在才更加的震撼。

主干道的两边,黑压压的站着无数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悲伤而麻木,像一根根挺立的柱子。

直到一声沙哑的哭嚎响起:“官家。。。。。。官家啊。。。。。。”

一个瘦得形销骨立的老汉猛地冲了出来,直挺挺的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哭声是会感染人的,这一声哭嚎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开关,一个人哭起来了,两个人哭起来了,三个人哭起来了。。。。。。无数人泪如雨下,哭声直冲天际。

终于终于,他们再也不用做亡国奴了,再也不用在异族人的统领下,过着猪马不如,任人践踏的生活。

颜景白的眼睛有些酸涩,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这么多年下来明明已经练成了一颗铁石心肠,为什么在今天,在这样的时刻,竟涌上一种他已经丢掉了很多年的怜悯之心?!

战争暂时结束,接下来便是建设,而建设从来都比破坏要困难无数倍。

整顿军队,清点死亡人数,给每一个死亡士兵的家庭发放抚恤金。。。。。。这些事情颜景白通通交给了陆秀夫负责,而他自己则一心扑在了对汴梁的建造上。

对于百官提议先修缮皇宫的建议被他驳回了,他并不在意住处,用他的话来讲只要一方休憩之地便足以,朝廷连连征战,国库早就支出困难,他不想将大量钱财用在这种没有意义的地方。

皇帝如此勤俭节约,大臣们纷纷表示感动之极,理所应当的就对皇帝提出的为文武百官修缮府邸之事给婉拒掉了,无论是心里真的这么想的还是随大流不敢发表异议免得被皇帝穿小鞋的,都不敢在皇帝还在住破屋子的时候自己住新屋子的,那不是自己找死嘛。

于是,最终所有人商议决定,先将官府衙门,城墙城门,以及民宅民舍这些地方修缮一下,虽然一时间恢复不到百多年前的昌盛繁华,但也要焕然一新,勉强能看才可以。

随着大宋皇帝在百年之后的重新归来,汴梁终于苏醒过来,渐渐地焕发出生机。

五天之后,陆秀夫将清点好的军队伤亡人数名单放在了皇帝的书案上。

颜景白拿着名单大略的翻了一翻,然后道:“每一位死亡将士的抚恤金都发出去了吗?”

陆秀夫躬身答道:“是的。”

颜景白点了点头,忽然翻到了最下面,工整秀丽的郭靖二字写在了第一排第一个,他微微一顿,低声道:“这是。。。。。。”

陆秀夫扫了一眼,答道:“江湖之人的死亡名单。”

颜景白沉默了下来,将手中的名单放回案上,半响才道:“将这些人的名字刻在英烈祠。”

陆秀夫目光一闪,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但临走前他终究还是忍不住的问了一句,“郭靖此人虽然迂腐,但为国之心却是一片赤诚,官家为何要杀他?”

虽然对方是瞒着他下达的这个命令,但他毕竟做了从龙暗卫几年的首领,从一些蛛丝马迹中他还是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说不震惊是不可能的,倘若不是从龙暗卫插的这一脚,这些名单中大部分的人不会中下蒙古人的埋伏,死的悲壮惨烈。

“陆卿这是在质问朕?”颜景白淡淡道。

“臣不敢!”陆秀夫赶紧跪下。

书房内一片安静,半响颜景白才道:“起来吧。”

他看着依言站起,神情却还有些紧张的青年,淡淡道:“至此一役,江湖势力损伤殆尽,没有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别想再壮大起来。”

陆秀夫神情一动,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颜景白挥了挥手道:“君实性子太过方正,这些年来也没有丝毫改变,此事让你接受确实有些困难,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吧。”

陆秀夫行礼离开。

其实不用回到家再想一想的,只走出宫门的时候他就已经想清楚了,无论如何他都崇拜他,敬仰他,想跟在他的身边看着他一步步的改变这个王朝。

三年多前那件事情发生之后,虽然对方让他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以他的性子根本就做不到,那时候两人的相处都很别扭,他连直视对方的眼睛都做不到,整个人就像一张绷紧了的弦。

就连皇帝都被他弄得不得安生,后来颜景白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辞去从龙暗卫首领的位置,他会给他重新安排一个官职,一个离他足够远的官职;二是依旧留在他身边,但某些事情必须忘掉,重新恢复成以前的陆秀夫。

他那时候选择了二,他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

当三年后,他跟在皇帝身后一步一步走近汴梁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