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颜景白慢慢站起了身子,从案上拿起奏折和合约漫不经心的翻看着,一边翻他一边道:“就没有人反对?李卿你也赞成?”
李庭芝出列,躬身道:“蒙古人势大,我军不是对手,只能暂避锋芒。”
“诸位大人的意见臣不敢苟同!”一道清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引起所有人的侧目。
说话的是张世杰,前些天以救驾之功连跳三级,由皇帝亲自提拔上来的少年将军,如今堪堪站在武将末端。
只见他单膝跪地,义愤填涌的说道:“蒙古人是我大宋的死敌,其狼子野心从未死过,现在会与我们议和不过是因为蒙古大汗刚死,蒙古国内情势不稳而已,我们不趁此机会迎头痛击,反而称臣纳税实在是下下之策!”
贾似道气的胡子都抖了起来,他面色铁青的指责年少气盛的少年,怒喝道:“黄口小儿!你懂什么!朝廷大事岂是尔等可以妄议的!”
张世杰冷冷道:“我乃官家亲封的殿前都指挥使,就算官阶没你大,但与太师都是同殿为臣的,如何不能谈论朝政?!”
贾似道气急。
就连一直和贾似道不对盘的李庭芝也皱眉道:“蒙古人势大,蒙古铁骑更是骁勇善战,我虽不想承认,但宋军确实不是对手,现如今唯有答应议和,增加自己的实力以后才有与蒙古人一战的能力。”
张世杰冷笑道:“我曾以为李大人是大宋少有的忠义之士,你所带领的铁甲骑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在没来临安的时候,我一直以能够有朝一日能够进你的铁甲军为荣,可今日一见,你也不过如此,和那些一心求和,畏惧蒙古的小人没有任何不同。”
被他这么挤兑着,就是脾气再好的人也要气死,何况李庭芝这个本来就脾气不好的人。
如果这里不是朝堂,如果不是皇帝就站在不远的地方静静的看着他们,如果不是从襄阳到临安这一路上他对这个容貌秀丽的少年还是有些欣赏的,他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而他现在也没好到哪里,脸色漆黑,瞪着他的目光几乎想一口咬上去。
张世杰不甘示弱,也回瞪着他。
“倒是个有些血气的人。”石之轩轻笑。
颜景白淡淡道:“可惜,毕竟年少,还欠缺了些火候。”
这样说着,他忽然踏前了一步,手中的奏折重重的敲击在龙椅上,“砰砰砰”的声响让底下的人微微一颤。
“吵够了没?”颜景白站在丹陛上,俯视群臣。
这下子,连李庭芝都屈膝跪了下来。
颜景白晃着手中的东西,淡淡道:“向蒙古称臣,交纳岁币,以换取敌人的不侵犯,你们是不是都觉得这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
没等底下的人回答,颜景白忽然发难,将手中的东西用力扔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重响。
他的声音不高,甚至有些低哑,却很重,很沉,就像一个炸雷一般现在每个人的耳边。
“可是朕嫌丢人!”
刷的一下,朝堂上跪了一片,就连贾似道都被这样的气势所摄,一同跪了下来,冰冷的地面让他已经很久没有受过罪的膝盖一阵酸疼。
“先是金人再是蒙古,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在面对外族时总是一退再退!到如今偌大的一片疆土四分五裂,朕与尔等都只能龟缩一隅,靠着割地赔款在苟延残喘。你们能够安于现状,不思反抗,等着蒙古人缓过手来乖乖的做亡国奴,朕却做不到!”
“朕不愿做亡国君主,更怕死后无法面对列祖列宗!”
“官家。。。。。。”文武百官纷纷拜倒。
“皇上!臣誓死与蒙古人战斗到底,绝不做亡国奴!”张世杰目光坚定道。
“臣亦与蒙古人誓不两立!”有人附和。
“官家万岁!大宋万岁!”
“驱逐蒙古鞑子!”
“。。。。。。”
越来越多的人附和进来,唯有贾似道的党羽和个别人没有出声。
他们都在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现在的形势。
贾似道面色铁青,合约是他签来的,议和是他提起的,皇帝的每一句话,官员们的每一句符合,都像是一个个巴掌,用力的扇在他脸上。
他高高在上了大半辈子,何曾有过这样的羞辱,虽然心惊于皇帝的转变,但他还是冷声道:“官家!你是皇帝,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社稷存亡,老臣劝你好好想清楚,有些事情一旦做错了就再不能挽回了!”
“多谢贾太师的劝诫。”颜景白淡然道:“只是太师年事已高,朝堂政务恐怕已经力不从心了吧,为了太师的身体着想,朕不敢再留太师,从今日起,太师大人免去一切职务,安心在家养老吧。”
贾似道蓦然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简短的几句话间,竟然就解除了他的官职,他不是敬重自己的吗?他不是对他言听计从从不违背的?他刚刚即位之初,自己还曾用辞官一事试探过他,结果不是被他卑躬屈膝,千请万请的请回来的吗?
可现在是怎么回事?!
被皇帝炒了鱿鱼什么的这一点都不科学!
第112章 下药
贾似道权倾朝野了半辈子;突然之间就被皇帝罢了官,这件事几乎不到半天的功夫;就传遍了朝堂内外;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人通通都知道了。
不引起震动是不可能的,毕竟贾太师曾经那般受皇帝宠幸。
伴君如伴虎,底下的人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是贾似道的心腹党羽,还是往常和他不对付的人;看着颜景白的眼神都多了一层敬畏。
对于旁人的目光;颜景白并不介意,身为皇帝无人畏惧才是祸事;若是借着此事能够重新树立形象,对他以后行事反而有利。
“官家打算怎么处置太师大人?”陆秀夫有些好奇。
“他现在已经不是太师了。”颜景白随手将批改好的奏折放在一边,道:“若他识趣的话,好好度个晚年也不是不可以,朕不介意养个老人。”
陆秀夫忧心道:“太。。。。。。贾似道党羽门生太多,想要彻底剪除怕是不易。”
颜景白蘸着墨汁淡淡道:“无碍!领头的已经倒下去了,那群无头的苍蝇能够做什么?抱在一起造反么?朕相信他们还没那个胆子!”
陆秀夫并不像他这般乐观,眉心紧拧着,一直没有舒缓过。
就在这时,一位宫人忽然小跑着走了进来,跪在地上有些气喘的说道:“官、官家,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宗正少卿等十余位大人在外求见。”
颜景白慢慢放下笔,轻笑道:“都是贾似道一派的心腹呢,告诉他们,不见!”
看着宫人迅速退下的背影,陆秀夫道:“那些人恐怕不会轻易退去。”
颜景白淡淡道:“放心,他们没那个魄力死谏的。”
陆秀夫叹了口气,果不其然那个传话的太监很快就回来了,说是人都在前殿跪下了,奏曰请皇帝收回成命,贾太师是两朝元老,对国家对官家忠心耿耿,没功劳也有苦劳,官家万万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寒了老臣之心。
传话的太监虽然因为紧张而说的断断续续,却一字一句半个字都没遗漏。
陆秀夫到吸一口冷气,怒道:“这是威胁!”
颜景白唇角含笑,没有说话。
陆秀夫面色不虞,拧眉问道:“官家不打算做些什么吗?”
颜景白摇头叹道:“果然还是太年轻,遇到事情沉不住气,得改改。”
陆秀夫的脸一下子红了,不知是气的还是羞愧的。
暂且抛开这件事,颜景白忽然问道:“你觉得把张世杰安排到李庭芝那里怎么样?”
说到政事,陆秀夫瞬间打起精神,道:“小张将军现在不是殿前都指挥使吗?”
颜景白颔首,“朕打算出兵,把他困在临安太可惜了,朕打算让他做李卿的副将,多历练一番也是好的。”
陆秀夫心下凛然,从皇帝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对张世杰的才华非常看好,那个容貌秀丽的少年以后前途绝对不可限量!
对此,他虽有些异样,却并无嫉妒,毕竟他自己也很是欣赏张世杰的为人的。
只是,他有些犹豫的说道:“原本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臣听说,今日早朝之时小张将军与李大人貌似起了点小冲突。”
“你的消息倒是灵通。”颜景白笑道。
陆秀夫有些无奈,他指着桌案上厚厚的一叠宣纸道:“臣如今处在这个位置,有些事就算想不知道也难啊。”
颜景白大笑。
陆秀夫从在襄阳开始就被他留在了身边做事,就算和李庭芝会和之后也没还给他。
在襄阳的那些日子他不是什么都没做的,从龙暗卫渐渐的被他组建了起来,虽然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但假以时日,定会形成一张严密而遮天的巨网,而陆秀夫就是他暂时选择的栖居在那张巨网上的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