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个系统穿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让深受汉灵帝的信任,权倾朝野,也没想到王允居然敢在皇上面前,用这么假的信件来污蔑他,要知道他是一个宦官,汉灵帝是昏庸,但是对他是没的说的,就算全天下人都去投靠张角,他也不会,张角做了皇帝,或许其他的世家大族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好处,但是张让他能够得到什么?他本就权倾朝野了,张角还可以给他更多吗?还可能会像汉灵帝那般地信任他吗?
  因此张让见到王允的奏章后,不是惊吓,而是气得想吐血,不过很显然,他知道汉灵帝的性格,先不辩解自己是如何如何地委屈,这信件又是如何地假,首先是急忙叩头谢罪,在汉灵帝消了气后,张让再把这其中的事情慢慢地说了出来,反过来说是王允忌妒陷害他,说他自己对陛下,对朝廷是如何如何忠心耿耿,没有丝毫与黄巾军私通和背叛朝廷之意。
  汉灵帝称呼张让为“阿父”,就可想而知汉灵帝对于张让是如何的信任了。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是交替擅权,之前的恒帝就不说了,就光说说这汉灵帝刘宏。
  汉桓帝刘志三十四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方便掌控。
  刘宏是十二岁即位的,是在外戚窦武和宦官曹节他们的一起同意下即位的。
  由于灵帝年幼,由窦太后辅政,窦太后执政后,论功策勋,封窦武为闻喜侯;其子窦机为渭阳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窦绍为鄠侯,迁步兵校尉;窦靖为西乡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骑。
  窦氏一家权倾朝廷内外,十分显贵,又有陈蕃,大小政事,均由陈蕃参与定夺。
  陈蕃与窦武又起用了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受挫的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使之列于朝廷,参议政事,这赢得了许多士人的心,“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
  ;


 147 救出吕家

  窦武在士人之间获得了这么大的名望,得到了无数世家大族的支持,刘宏没有丝毫的权力,似乎好像这天下已经是他窦家的。
  这肯定犯了刘宏的忌讳,当时张让他们都只是刘宏身边的小太监而已,刘宏年纪幼小,身后没有丝毫的势力,当皇帝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只有张让他们,一直陪伴在刘宏身边,帮助他一步步掌管权势。
  先是利用宦官势力,在曹节他们的帮助下,将外戚窦氏一族全部杀了,又禁锢了这些士人,压制世家大族的势力。
  之后趁着曹节志得意满的时候,再联络被压制住的世家大族的势力,杀了曹节这些大宦官,刘宏将所有的权力,全部收回了手中。
  这些都是在张让他们的帮助下,一步步做到的,刘宏十二岁,就陷入了黑暗的宫廷斗争中,心中极度缺乏安全感,张让为首的十常侍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细心照顾,因此刘宏才会称呼张让为阿父。
  试问就凭王允的一封信件,汉灵帝有可能会对张让下手吗?
  张让轻松脱罪后,对王允心怀忿恨,一心想伺机打击报复王允。
  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张让终于找到一个借口,将王允逮捕下狱,只是不巧的是,不久,正好赶上朝廷大赦,王允免罪释放,还复刺史原职。
  张让怎么会就此罢休,没出十天,他又以另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狱。
  王家的人脉势力多么深厚,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和司徒杨赐联名向皇帝上书,替王允求情,希望皇上能够赦免王允。
  汉灵帝虽然迫于压力,赦免了王允的死罪,但仍然没有放他出去,要定罪严惩。
  一直到最近,在何进他们不断地上奏请求下,才将王允从牢狱里救了出来,不过官职已经没有了,汉灵帝命他在家闭门思过。
  也就是因为在这种时刻,王允才不敢将赵飞强行留下,不敢多生事端。
  此时赵飞已经出了洛阳城,他心中并没有放松对王家的戒备,这洛阳也必须要安插易水组织的据点,不仅是掌握王家的情报,更可以时刻了解汉灵帝的身体情况,判断乱世何时来临。
  顺着来路,赵飞他们回到了长安,和张辽他们会合了。
  “主公,易水组织在长安城的据点,前两天派出了一个人来送信,似乎很急切的样子,说要尽快见到主公,”赵飞回到营地里,还没有来得及喝上几口茶水,张辽就进来对他禀报道。
  赵飞一听,这么急,肯定是大事,“那快让他进来。”
  “启禀主公,这是叶风大人写的书信,对属下说务必要将这书信尽快交到主公手上,”进来的人年纪不大,满脸激动的神色,赵飞看看他的属性,发现是个见习杀手,以前没有见过,应该是最近一年叶风他们新收的手下。
  赵飞接过书信,慢慢地读起来。
  这上面都是明文,赵飞一直没有时间整顿这易水组织,后世暗码之类的东西还没有在易水组织里面使用出来。
  赵飞看完书信,心中一阵惊愕,在长安,朝廷已经下令将吕家满门抄斩了。
  关键的是,吕乾祖逃了出来,他带了吕家最出色的二十多个年轻子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居然找到了易水组织在长安的新据点。
  他们没有做丝毫的反抗,让布置在据点里的见习杀手把他们全部看押了起来,等待赵飞的决定。
  为了这事,叶风更是亲自从白马县赶到了长安,如今在长安城里镇定人心,才没有出城来拜见赵飞。
  具体的原因,书信上都说的很清楚,在张燕和管亥他们的联合下,吕乾祖资助黄巾军的证据不断地送到朝廷手里。
  长安吕家毕竟是吕不韦之后,只是个商贾之家,虽然汉朝对他们没有像项家龙家那般打压地那么惨,但是也不准他们出仕,将他们的地位定在商人这种卑贱的身份上。
  东汉最后几代皇帝身体都不好,年纪轻轻就早逝了,导致朝政混乱,朝廷对于吕家的打压也就不再进行了。
  尤其是汉灵帝公开卖官粥爵后,吕乾祖要是愿意的话,花一笔钱是能够买到一个虚职的。
  只是这种虚职吕乾祖不稀罕,他要的是实权,是让吕家重新风光起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铤而走险,去资助张角,试图以此来改变吕家商贾之家的地位。
  开始的时候,吕乾祖还可以动用钱财把这事情压下去,但是到了后来,张燕和管亥一直传出消息,就是长安吕家资助了黄巾。
  这风声越来越多,吕家在官场上又没有门脉,渐渐地这些事情光靠钱财就压不住了。
  前不久,这消息捅到了朝堂上,汉灵帝大怒,也不会有人会帮吕家去辩解,于是这吕家的下场就定了下来。
  好在吕乾祖修行的清风养气诀,附带的三种武将技,对付这种情况非常有用。
  财能通神,趋吉避凶,通天商路,三样武将技的作用下,朝廷的决定还没有出洛阳时,已经被吕乾祖花费巨量的钱财,提前获得了消息。
  时间很短,整个吕家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吕乾祖只能挑出二十多个有潜力的后辈年轻人,寻找一条安全的生路,保住吕家的血脉。
  在趋吉避凶的情况下,吕乾祖依照易水组织在长安的旧据点留下的蛛丝马迹,在朝廷命令到达长安之前,动用所有的人力和财力,终于找到了易水组织的新据点所在。
  吕乾祖非常地果断,他的冷静有十阶,知道在这种危险的时刻,只有将易水组织从他手里悄悄夺走的白雀,才有可能会救他。
  至于为什么是白雀,这也不难猜到,毕竟在张角临死的时候,这易水组织的玉简是交给白雀的,能够从吕乾祖手中悄悄地夺走易水组织,只有拥有玉简的白雀可以做到。
  既然张燕和管亥在大火里都逃出来了,那白雀逃出来也就不奇怪了。
  吕乾祖知道,只有白雀没有对朝廷说他和黄巾有关系的消息,也没有起兵反抗朝廷,这就说明白雀很有可能会保下他。
  这是唯一的一条生路了,病急乱投医,吕乾祖只能选择去赌一把,他身为家主,没有让吕家恢复昔日荣光就算了,还让吕家遭此灭族惨祸,要是他不能保下吕家的血脉,让吕家传承下去,他就算是千刀万剐,也没有脸面去下面见列祖列宗。
  赵飞整合了一下思路,吕乾祖这二十多人,肯定是个烫手山芋,要不要保住他们呢?
  吕乾祖也是一个人才,是政务上的人才,商才和耕作特性都不错,赵飞去了江东,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才。
  “最近长安城里还有没有其他的消息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