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下部仙魔体师尊篇 作者:南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迟笑了一下,“叫柳君迟。”
风尺嗯了一声,道,“是在哪里出生的呢?”
君迟道,“不知道,从记事起,就在平城沙城凉城一带了。”
风尺又嗯了一声,真就在火堆旁边坐了下来,和兵士们一起吃饼。

这种平静没有太久,在这一晚刚过午夜不久,就有斥候飞马进程,直冲将军府,大叫,“胡族的前锋有三万精锐,还有两日就会到沙城了。”
风尺飞快地穿上了甲胄,就骑马往城主府去,军营里还在睡觉的士兵已经都被叫了起来,大家开始忙中有序地整理作战的一切准备。

城主这时候已经没有办法拒绝风尺的意见,风尺道,“还请城主带着家眷也一起离开。”

才刚凌晨,月亮还挂在半天,整座城就像是一勺水倒进了看起来平静其实已经被烧热接近沸点的油中,一下子就炸了起来。
在这片沙漠中生存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迁徙式的生活。
有士兵骑着马在城中不断大喊,让百姓带着贵重物品,马上从东城门离开,会有一千士兵护着他们离开,要是晚了,士兵将不会护他们。

城主虽然一直不让百姓离开,但是城主府中早早就收拾好了贵重物品,几十个仆人护着这些物品,要前往凉城。

城主对风尺道,“你也随着我们一起前往凉城吧。放弃沙城就好。”
之前一直不肯放弃的城主,此时看没有希望了,又想带着士兵的力量一起前往凉城了。

风尺十分恼怒,道,“城主,如果我不带着军队去挡住胡族,你们根本无法逃远。”
他没有指责城主之前让逃不逃,一定要等到现在这最后一刻才逃,现在想逃,又想将他的军队带走的行为。

城主大约也是明白的,最后拍了一下风尺的肩膀,然后就带着人走了。
那所谓的一千人,比起是护卫百姓,其实是城主的私用。

在东边天空泛出红光的时候,沙城里的百姓,有些已经从东城门离开,有些还在呼儿唤女地整理东西,整座城一片忙乱。

风尺布置着人马,一万人随着他进沙漠去拦截胡族大军,剩下的四千人留守城池。
之前说沙城有两万士兵,实则只有一万五千人,而且好几千人还是伤残和年老的士兵的。
被风尺带走的一万人都是精锐,留下的则是伤残和年老的兵士。

在前锋里看到君迟的时候,风尺十分诧异,“你为何在这里,不是让你留在城中了吗?”
君迟道,“将军,我可以为前锋。”
而且,他身边还有士兵只有十四岁。

风尺无言以对,当天傍晚,这一万士兵开始向沙漠进发,在第二天清晨同胡族士兵短兵相接。

喊杀声冲天,交战的队伍形成一个个阵势,不断地冲杀,接近,砍杀,队伍分开,又再次融合在一起,他们的队伍随着战旗而行,不知道有多少同伴死了,也不知道斩杀了多少敌人,鲜血染红了沙子,尸体铺满了战场。

这一交战就是半天,君迟满身都是血,但不是自己的,有些是同伴的,有些是敌人的。

但风尺却受了伤,染红了身上的甲胄。

当天半夜,风尺带着剩下的士兵回了沙城,一万人已经只剩下两千多人了。

风尺收拾了身上的伤口,又穿上沉重的甲胄。
君迟劝风尺,“将军,我们也前往凉城吧。沙城已经没有守着的必要。”

风尺却说,“不行。百姓们还没有逃远,再说,百姓可以离开,守城的士兵却不能。”
他对君迟说,“你可以走。”
君迟却道,“我要随你同生共死的。”
风尺脸上是干涸的血液,呈现出一种紫褐色。
他怔怔看着君迟,大约是想问为何,因为君迟不是从最初就跟随他的士兵,只是一个从小僧人转来几天的士兵。
但他没有问,只是看着君迟。

好半天,他才说道,“你的那些僧人同伴,都走了吗?”
君迟道,“他们走了,之前想带走的经书太多,之后发现他们根本带不走,最后还是只待了从平城带来的那些离开。”

风尺道,“让僧人进城来本也是应该的,你不必为了此事感谢我,而愿意留在这里同生共死。”
君迟却说,“将军,并不是因为此事我愿意留在这里。不知道你是否相信缘分,我同将军,是注定有这一种缘分的。有些人,只要相遇,就知道和他有缘,愿意和他同生共死。”

风尺深吸了口气,上前一拍君迟的肩膀,“你的情谊,我记住了。”
然后,他转身离开。

胡族的前锋说有三万人,其实也不过两万多一点,上一次的交战,沙城一万人死了七八千,胡族士兵当时更加疲惫,死了有一万人左右,现在,他们等到了后续的军队才来攻击沙城。
沙城只有六千多人,根本不是胡族五万多人的对手。

在经过半天的交战之后,沙城被攻下了,君迟跟在队伍中,他一刀砍向向他袭来的胡族士兵,一回头,看到一支箭射入了风尺的颈子,他从马上栽倒下去……
他的脸上依然是坚毅但是却又深深怜悯的神色,鲜血糊住了他的头发,脸庞,甲胄。
眼泪从君迟的眼中流出。

突然之间,天地为之变色,大风刮起来,无数风沙漫卷着,向沙城包围。
交战的士兵都为这天相而诧异,交战斩杀之声都小了很多,在一阵停顿之后,只剩下逃难一声,“快跑,快跑……”

战争也挡不住天灾。
黄沙如同滔天洪水,从他处往沙城席卷,只有很少士兵逃出,在一个时辰之后,他们从远处再看沙城,沙城已经被埋在了深深黄沙之下,那处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沙丘,一如沙城从来不存在。

沙城在短短时间内被黄沙埋葬之事,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传说,在民间流传。
有人在其中加入了十分浪漫的故事,说是一位女子的丈夫在沙城的战争中死亡,她向佛祖祷告,感动了佛祖,故而佛祖掩埋了沙城。
但到底如何,谁又知道。

因为沙城掩埋了胡族数万士兵,胡族再没有能力追赶前往凉城的百姓,那些百姓在凉城安居了下来,有些则前往了中土,开始新的生活。

千年后,沙漠地形改变,风慢慢地卷走了沙城上掩埋的黄沙,一座保存完好的城池出现在沙漠之中,迎来不少考古之人,里面城中心的宫殿俨然,周围街道也完好无损,在坍塌的寺庙之中,经文都还完好无损,只有那些死亡的士兵,化成了白骨。




135

135、第九卷

第二章

地震之后;房屋坍塌;道路田地裂开缝隙;巨石从山上滚落;树木横斜。

活着的人们,挤在还没有坍塌的庙宇里;有些人已经染上了瘟疫,染上瘟疫的病人;他们的亲人不愿意将他们舍弃,于是只得都搬出庙宇。

人们脸上只剩下面对灾难的麻木,痛苦悲伤;已经很少。

人们麻木地只要活下去就好。
去悲伤,去指责上天,都是太过费事的。

庙宇里组织人去山上打水,不能喝山下河中的水,怕染上瘟疫。

一个小和尚挑了水回到庙里,闻到浓烈的草药味,一个青年和尚叫他,“君迟,今日的水够了。”
君迟说,“才担五回,怎么就够了。”

那青年和尚在熬的是防止瘟疫的草药,他头上有六个戒疤,长相清俊端庄,似乎是天生来就是做和尚的,带着佛相,他的眼眸颜色浅淡,在阳光下甚至像是金色,身上的僧袍袈裟却已经又旧又破了,补了很多补丁,脚上一双草鞋,回头看了捡回来没多久的小徒弟君迟一眼,说,“听说城中已经设了好几处粥场,又有不少人去了。庙里没剩多少人,也用不了太多水了。”

君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还是说,“朝廷派官员来处理这次地震才好,要从城中开始治理瘟疫才有用,不然,这瘟疫不知道要蔓延多久多远。”

青年和尚说,“听说是一位起来起义的叫章平军的军队在聚集这些人,是要天下大乱了。朝廷的官员,听说在半路上就被起义军杀了。”

君迟“啊”了一声,道,“这要怎么办呢?”

青年和尚诲宁念了一句佛,道,“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总是如此,受苦的不过是百姓罢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君迟道,“哎,是啊。不过,我倒没什么,师傅您走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去就好了。”

诲宁说,“去做些吃食吧。”
君迟说,“已经要没吃的了,只能组织人去挖树根。”
诲宁叹了口气,道,“熬一天算一天。”

庙里没有任何吃的的时候,又来了一次余震,庙宇也变得摇摇欲坠了,原来住在这里面的老弱病残也不得不另找地方。

诲宁也只得带着君迟离开,他一路采摘草药,教导人们怎么用这些草药对付瘟疫,两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