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降之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卓还是绷着脸:“官家叔叔说一年内会破了元大都,你后面就不离开了?”
李越连连点头:“是的是的,我保证。”
阿卓终于哭了,李越一把把阿卓抱在膝上,拍着阿卓后背说:“阿卓和孙小郎好好玩,等叔叔回来,我们上树抓小鸟……”
阿卓摇头:“不能抓,小鸟没有了娘会难受的。”
李越忙改口:“那上树……就坐在树杈上,看小鸟还不行吗?”阿卓点头,李越再接着灌迷魂汤:“下河抓鱼捞虾,田里去抓青蛙……”阿卓在李越怀里抽泣着,李越也感到莫名的伤痛涌上心头:他曾经这样哄过陆敏,一起去寻觅生活中的乐趣,可是现在陆敏把他一个人留下来,他的世界永远少了一份快乐……想到此,李越说不出话来了,眼睛里蒙上一层水花。阿卓停了哭声,看李越,马上抱了李越的肩膀,说道:“我不哭了,叔叔别难过了。我好好等着,你来了我们一起玩。”
李越点了下头,一行眼泪流了下来。阿卓吓着了,忙拍李越的胸口,“叔叔,莫哭啊!”李越紧抱了阿卓,把脸埋在阿卓瘦小的胸前,低声说:“阿卓,无论我做了什么,你都一定不能怪我,我会伤心的。”同时在心中大骂自己卑鄙,这么借花献佛,糊弄阿卓。阿卓看不出真假,只连连说:“我不会怪你的,叔叔,真的。”李越哭出来,心里松快了些,擦干了脸,才拉了阿卓出去。
自从这次对哭后,阿卓对李越很好,什么吃的都拿来给李越尝尝,路上捡个树枝石子,都会给李越留着。经常还会看李越的脸色,大概担心他又要哭,弄得李越很不好意思。
李越与孙小官人告别赵宇,又往南走。沿途看到大量的物资和粮食在运往扬州,有的还有谢枋得廉政司的旗帜,表明是查检降官污吏所得,也算是沿途做广告了。瓜洲停靠了大量商船,里面真有许多福州董家的旗号。
到了临安,李越和孙小官人去见文天祥,皇宫里到处是身着官服的人,大殿里文天祥办公的地方人们排着队等候,孙小官人找到了管事的人,把名字呈了上去,管事的回来说一天的时间都满了,文丞相说与他们一同吃晚饭。
还有半天时间,孙小官人和李越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在临安城里逛逛。李越觉得临安城比他初来时繁荣了许多,不由得对孙小官人说:“临安战乱之后,恢复得真快。”
孙小官人说:“这算什么,比以前差多了。我朝富裕远胜前朝,只是贫者极贫,富者甚富,乃至怨声载道。”
正是下午,沿街小食琳琅满目。这段时间没吃多少好东西,别说阿卓和孙小郎,李越都馋的流口水。临安的食品之精美,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宋高宗都曾从临安饮食店买佳肴食用。几个人抵不住诱惑,东吃一口西吃一口,到回宫时,都已经肚子饱饱的。想到文天祥的晚宴,两个大人都发愁。
按赵宇的吩咐,皇宫现在分成前后两处,后面安置那些回来的宫人,也是日后两个皇子归来住的地方,而前面就是办公用地,还可让没有住处的大臣们住宿。既然原来军队都住过,大臣们再宿在皇宫也就不显得那么不妥了。
在一处偏殿,文天祥与李越和孙小官人坐在圆桌前,因为赵宇出名的节俭,这个晚餐只有六个菜,表示不能比过赵宇每人两个菜的标准。文天祥略显疲惫,李越知道他政事繁忙,也不敢打扰他,就与孙小官人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大家安静地吃了饭,撤下了碗碟后,孙小官人才开口:“文丞相,官家给了我稻种,说亩产能到两千斤。请丞相分配良田,这样几年下来,官家所借的军粮就能还上了。”
文天祥面露惊讶:“竟然有亩产两千斤的种子?!李官人,这可是真的?”
虽然这里的斤两与后代不同,但是换算也差不多,李越点头说:“的确。”如果没有袁隆平,中国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后来亩产破了一吨的双季稻或者三季稻是让中国粮食能够自给重要成就。可惜最后让中国陷入困境的不是亩产,而是干旱和水源的严重污染。
文天祥感慨道:“竟然有这样高产的种子?日后就无需担忧饥馑了。”
李越一时兴起,卖弄知识道:“其实最高产的不是水稻,而是一种叫红薯的粮食,亩产可以到七千多斤。如果这东西普及了,才真的能让许多百姓不为生计发愁。”有些历史学家说如果中国早有了红薯,也许就没有了李自成起义了。
文天祥急切地问:“有这样的粮食?官家可有种子?”
李越想想说:“我去看看他收的东西,如果没有秧子,我可以去挖些移过来给孙小官人。”心中暗骂自己又揽了事儿。
文天祥和孙小官人交换眼色,孙小官人笑着问:“李官人与官家认识多久了?”
李越说:“其实就比你早了一个多月。”
文天祥似乎不在意地问:“李官人是怎么认识官家的?”
李越回答:“我开船,他搭我的船回地……回来。”
孙小官人带着怀疑:“我怎么看也不觉得李官人像个艄公。”
李越笑着:“我的船……很大,我不用风吹日晒的。”
孙小官人点头道:“那必是海船。官家在海外游历,难怪见多识广。”
文天祥又问:“官家原来以何为生?”
李越又犯愁:“这个,他天天算计那些星星……”
孙小官人恍然道:“哦,是观天相,难怪!我就知官家必是方外之人。”
宋代不尚天文,孙小官人和文天祥都一笑,又说了些别的,那些敏感的问题,比如南方陈宜中想立幼帝,比如赵宇说会在打下元大都后让位,连提都没有提。饭后文天祥说次日就会让人给孙小官人千亩良田,是原来给皇宫供应粮食的田产,倒是正用得上。
当夜他们就宿在皇宫,第二天果然有人来领他们去看田地。到了地方,孙小官人让在地边搭了草棚,用木栏围出了一小块地,接着去请人来交代了事情,还要人住在田地边,这才给了大半种子,余下的还珍藏起来。等他忙完了,李越与他一起回了宜兴,把阿卓留在了孙家,让孙小官人等他十天,自己回了飞船。
李越翻看了赵宇的宝藏,痛苦地对照拉丁文的翻译,确定了一小节密封保存的植物是红薯秧子,赶快拿出来,放在培养液里。他倒是不惊讶怎么会有红薯秧子,红薯在后世成为抗癌第一食品,就是人类征服了癌症之后,红薯也因其多纤维等优秀品质成为人类首席健康食品。如果这个生物所承担太空种子的培植,那么红薯绝对少不了。他只是希望这个东西能在他手里成活,不然他还得飞一趟中美洲什么的,想想就头大。后面几天,李越边干着那些赵宇交代的任务,还天天一遍遍去看那支秧子,心想当初赵宇就是这么看他的辣椒吧。看那个秧子长得很好,李越就捧着出了山,去见孙小官人。李越现学现卖,把从掌机上看到的红薯栽培知识告诉了孙小官人,孙小官人一一记下,然后就抱着那支宝贝红薯秧子回了临安,说自己会亲自护理。
为了让赵宇能回飞船一趟,李越费尽心机地在扬州周围找地方,但实在没有隐蔽的所在,可见扬州周围已经文明到了什么地步。他只好半夜把飞船停在扬州城外的一片空地上,用步话机把赵宇叫醒,说了个地段,让他次日的夜晚出城来,自己接他上船,去别处停留。
第二天夜里,李越等在路边,远远听见一阵马蹄声,月光下,一小队人马过来,依稀可见是慧悟领队,慧至在后面,董义和苏华在赵宇两边。赵宇从马上下来,向众人告别。慧悟语气担忧地说道:“官家真的不要吾等再送一程?”董义带了哭腔说:“哥哥,咱们这么跑出来,那个叶大叔会不会借机杀了我?”
赵宇笑着说:“我都给他们留书了,说出来玩两天。你们这两天也别回去,两天后在这里接我就是了,哦,准备一辆马车。”
慧至说:“两天后,官家,二十四个时辰后,此地,千万莫要错了。”
赵宇一个劲儿点头:“肯定肯定,你们别再向前了,以免误伤。”然后与李越转身走了,那些人远远地看着,苏华小声地说:“看见没有?看见没有?”没人答话,不多时,一阵强风刮来,众人都勒马后退。风过后,慧悟说道:“吾等真得躲起来,这两日肯定见不到官家了。他们向吾等要人可怎么办?”
苏华说:“我说什么来着?你们不信!”
董义说:“哥哥真的是仙人?”
慧至说道:“你怎么还不记得那偈语:似仙非仙,似乎是仙人,但不是仙人。”
董义点头,说道:“不管他是不是仙人,反正是我哥哥就行,咱们去瓜洲,我大爷爷的船还有一两只在那里,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