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翠微月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噩耗传来,整个汴京城都笼罩在愁云之中。
康王生母韦氏当即赴死,企图以三尺白绫追随亲子入黄泉,被宫人发现救醒,韦氏恳求皇帝让其出家修行,为九泉之下的康王赵构祈福。
赵桓乱了手脚,没有多想就同意了韦氏这个请求。
韦氏搬出皇宫,到城南的五岳观做了道姑。十日后,韦氏不知踪影。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人开始扫荡汴京周围的城镇,杀烧抢掠,无恶不作。往日富庶繁华的京郊,现在已无人敢住,百姓纷纷逃亡,或被金人劫杀,或被宋军溃兵践踏。
辛丑,金人攻汴京南壁,城楼矢如猬。
壬寅,皇帝赵桓再次下诏,命天下兵马勤王。
甲辰,康王独身抵达河北磁州,驻宗泽军。
赵构单骑抵达磁州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如今已经六十六岁的磁州知州宗泽和金兵抵抗多时,听说赵构前来,打开侧门,康王跃马而入。这一天,宗泽派人快马加鞭告知京城,康王还活着。
赵构进入磁州的时候,看到的景象和自己上辈子差不多,城中百姓都被宗泽武装了起来,宗泽亲自披挂上阵,和金人力战。
当宗泽问到赵构是如何逃脱金人追捕,并且安然无恙的时候,赵构编了一个后世流传很广的故事:
本王当时被金兵追得无路可逃,马也死了,当时天黑,正感叹命丧于此的时候,有一位神人自称崔府神君,说本王命不该绝,当助我一臂之力,遂将自己的神兽马借给本王。本王骑着这匹马渡过黄河,过河之后已经天亮,却不见了那匹马。于是上岸之后,看见对岸有座神庙,供奉的正是崔府神君。庙旁有一个石槽,槽中卧着一匹马,竟是泥塑的。
本王心中怀疑,上前一摸,那马身上全是泥水,当即就化成了一滩泥。原来就是这匹卧在石槽中的神兽泥马,救了本王一命。
过河之后,本王听说宗知州大名,故此前来。
宗泽对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没有过多的追问,赵构也知道自己的故事漏洞百出,但他不打算改口。
当即便有城中百姓将这个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添油加醋的编成了评书,四处流传。
宗泽现在劝说赵构的是另外一件事情,请求他不要再去金营做人质了。
赵构自然就顺坡下驴,在磁州住了下来。
赵构没有死的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赵桓都快被气疯了,但是他也没那么多精力来纠缠赵构为什么会这样命大死里逃生,他要面对的事情,是金人十万大军围城,城内一团乱糟糟的局面。
赵桓和城中大臣商议良久,现今金人围城,号令天下兵马勤王,需要一个管事的。
磁州知州宗泽虽然近几天来和金人力战,颇有威名,但其大半辈子都是一个芝麻小官,不足以服众。商议来商议去,最后的重点还是落在了赵构身上。、
新上任的宰相冯懈提议,不如下诏封现在唯一在外的亲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其统帅天下兵马,前来勤王。
赵桓将“天下兵马大元帅”几个字在心头过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摇头。
这个封号太重了,如果将来京城万一解围,康王会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这个弟弟自从那次发疯又好了之后,让赵桓感到不安。
但现在也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赵桓只得下诏,将天下兵马大元帅改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依旧是让其统帅河北尚未陷落的州县兵马,前来救援。
当赵构收到这封藏在蜡丸中的诏书时,他只看了一眼,就随手将其丢入火中。
随后赶来的赵构太监蓝硅不解的问道:“殿下,您这是……”
赵构的嘴角微扬,他没有解释,因为他知道,他那个大哥过不了多久,就会把自己想要的封号哭着喊着送过来。
靖康元年十二月,汴京大雪,城楼士兵多有被冻病冻死,将士们手拉不开弓,皇帝赵桓赤脚在禁中祭天,希望苍天怜悯,能够让大雪停止。
十二月十四日,尚书省大火,金人攻四壁急。赵桓无奈之下,再次命使者头藏蜡丸,坠绳出城。
使者带着密诏一路疾奔至河北康王处,奉上密诏。
赵构捏碎蜡丸,密诏中写着一行字:封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帅天下兵马,入京救驾。
赵构直到此刻,才披上他从宗泽哪里要来的一套战甲,立于磁州,正式开府。府名为:天下兵马元帅府。
赵构在河北开府的消息马上传到了天下,当即便有陕西置制史钱盖率十万兵马投奔,走到半路遭遇金兵,十万兵马溃散,唯有当时任陕西侍卫马军都虞候的刘光世,帅五千兵突破重重障碍,抵达赵构所在的元帅府。
又有相州知州汪伯彦帅本部军来投,信德府梁杨祖率三千人来投。
十二月十六日,前来投奔赵构的兵马,已经聚集十万之众,其中多有溃兵,骄兵,也有一些英勇善战之兵。
赵构将十万兵马移至相州。自己任元帅,宗泽任副帅,机密文字由宦官蓝硅充任。分为五军。
前军由刘浩任统制,中军赵俊任统制,左军张琼任统制,右军尚攻绪任统制,后军王晓忠任统制。
五路大军已成,众多将帅齐聚大元帅府,商议救援京城事宜。
副帅宗泽袒露右臂,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满是义愤:大元帅当立即出兵,前去救援京城!
赵构微微点了点头,道:“只不知京城现状如何,当派人前去打探。”
其余诸人或心怀异志,或想要投机,谁都看出来了,赵构已经聚齐兵马却没有动作,显然是不想前去救援,但没有人开口说话。
唯有宗泽心中义愤,见赵构迟迟推脱,忍不住道:“老臣愿率军前去救援!”
赵构微笑道:“副帅稍安勿躁,恐怕金人不是这么好退的,好容易举起十万兵马,若和金人交战,一触即溃,岂不是前功尽弃?”
宗泽心中对赵构的做法完全失望,他一心只想要解救君父之急,对于这个十九岁的少年很不满,正要再度争吵的时候,忽又接到皇帝赵桓的密诏。
密诏上命赵构暂时不要发兵,因为——皇帝正在和金人议和,若是此刻发兵,恐怕议和就泡汤了!
赵构对着众人耸了耸肩,装作无奈道:“圣意如此,本帅也无可奈何。诸君暂且忍耐,依圣旨而行吧!”
众人面面相觑,相继推出,赵构一个人在空旷的大厅中的时候,忽然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议和!议和!好一个议和!”
赵构笑的有些喘不过气来,最后,他的笑声竟便成了哽咽抽泣:“议和……议和误我甚多,没想到,这两个字,也断送了汴京城。”
“该死的议和!”赵构狠狠的把圣旨丢到了火炉中,神色变得有些森然:“这一次,我决不选议和!”
“去,去!别在这里打扰元帅休息!”门外忽的传来争吵声,赵构起身,他朝着外走去。走到门口的时候下意识的抹了一把自己的脸,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已经泪流满面。
尽管再次活了一次,尽管是个有着八十岁灵魂的老人,但他竟然不能真的心如止水。
赵构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在门内问道:“何人在外喧哗?”
有太监回答:“有个不知高低的小兵,请求面见元帅,已经被赶走了!”
太监话音刚落,却听见门外另一个人的声音响起:“元帅,小的没走!小的岳飞求见!”
赵构浑身的血液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忽然无法流淌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遇到其它的人,其它的事情,都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唯独岳飞。
他知道岳飞应该在自己军中,他更知道岳飞是前军统制刘浩的部下。
岳霖整理的岳飞生平中,写的清清楚楚:王随上覆冰渡河,再不曾回河北。
他也知道,这些天岳飞一定在众多的士兵中,见过自己,但他并没打算多看他一眼。
可是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找上了自己。
赵构深吸一口气,然后拉开门,看见岳飞双手抱拳,躬身站在外面。
他的样子和上一次在金营相见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靴子上带着冰渣,军服上有补丁,头发却十分整齐,一丝不乱的束在脑后。
在听见门响的时候,岳飞微微抬起头,看向赵构,然后迅速的低下头,声音略微沙哑:“飞请求面见元帅!”
赵构将门彻底的拉开,声音平淡:“进来吧!”
岳飞小心的走入房中,赵构对外面的侍卫太监道:“你们都下去,在院外把守,不论什么人,都不准放进来!”
“是!”众人朝着赵构行了个礼后,就出了院子。
整个大厅和小院,就剩下岳飞和赵构两人。
赵构看着岳飞,没有说话。两人做了足足十五年的君臣,这样单独相见的时候很多。他已经差不多猜到岳飞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只是他不想先开口。
果然,在沉重之中岳飞先开口:“元帅别来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