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武则天毕竟在白马寺落发出家做了几年真正的尼姑,而杨玉奴一天真正的道姑都没做,李隆基将太真宫就修在了长安郊外地骊山行宫里,借口浴温泉经常与杨玉奴相会,从这一年起,杨玉奴长侍君侧。

如此看来,杨玉奴就是后世的杨贵妃了。是梅振衣弄错人了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事情正在发生,历史无所谓改不改变。李隆基又找了一位知音美人而已。就是理想文学这么巧,此人是杨玉奴。而远在芜州地梅振衣尚不清楚这些,李隆基后宫佳丽如云,这些私人生活并非梅振衣所关注。

李隆基私纳儿妇的同时,也热衷于长生之术,张果地劝告他没听从,又召集一批方士在宫中鼓捣长生不老丹,还派使者到太白山金星洞采玉版石、宝仙洞求妙宝真符。爱捣鬼总会出鬼。李隆基有一天夜里恍惚间听见空中有神语说“圣寿延长”四字,于是命人在宫中筑坛相祭。

他说有谁会说没有。谁又敢说圣寿不延长?上行下效,于是李林甫等权臣争相上表祝贺祥瑞,搞得玄宗更加五迷三道。有一天他自称梦见了“远祖”太上玄元皇帝老。参军田同秀听说此事,上疏说自己也梦见了太上玄元皇帝。

田同秀还说玄元皇帝在梦中有交代,曾在尹喜故居藏置灵宝符。李隆基闻讯大喜,派使者前去还真找到“灵宝符”了。在明眼人看来。这其实是个高明的马屁与弥天骗局,但是天子就爱上这种当。此祥瑞一出。李林甫领朝臣上表尊号,李隆基下诏改元天宝。当年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后代有很多野史轶闻或笔记小说,记述李白见到“贵妃”如何如何。其实有点误会。李白奉诏入朝在天宝元年秋天,那时杨玉奴已住在骊山。但身份还是太真道人。李隆基正式册封杨玉奴为贵妃在天宝四年,其时李白已于一年前被赐理想文学金放还不在朝中。

李白当然见过“太真道人”,但没有见过“杨贵妃”。

闲话少叙,天子李隆基喜获美人时,远在南陵地李白家里却出了点闹心事,李白新纳地夫人刘氏与夫家闹翻了。刘氏不安于室,对待李白前妻留下地一双子女也不善,对李白本人颇有微辞。

为什么会这样呢?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刘氏不愿再跟李白原因很多。李白年已四旬依然是一介布衣,没有办点功名成就,一连四季到处行游根不着,等等等等吧。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也不能说刘氏的抱怨有什么不对,但对于李白而言,刘氏并不是适合文学持家的夫人,在那样的社会,也不是一位守妇道的女人。

能合则合,不合则散,李白倒也洒脱,没有一丝留难之意,直接离婚了。离异之后地刘氏曾向故友们搬弄是非,说李白的种种不是。李白听了只有摇头叹息,就算不在乎,但也够郁闷地。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与刘氏离异之后不久,李白却迎来了喜讯。与李白交谊深厚的道士吴筠受到天子的征诏入朝,向李隆基举荐了李白,与此同时,持盈法师玉真与南鲁公梅振庭等人也上书举荐李白,称其“才高于世,大器之用”。于是天子下诏迎李白入朝。

李白接到天子地诏书心情大好,所有的不愉快一扫而空,留下的那首有名的诗句—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了,离芜州直往长安,梅振衣在云端地车马,问身旁的师父钟离权道:“青帝似认识此人,师父也似认识此人,这位太白先生究竟有何来历?”

钟离权捻须似笑非笑道:“好认地很,长庚星君李太白,他下界这一世,连名字都没变,真是巧啊。”

长庚星君李太白是一位仙人,当年的修为已证真仙境界地极致,发愿心下界重入轮回,以求入世之见知。所谓修行并非全然是指打坐行功求法力增长,种种经历、种种所学所悟也是一种修行。李太白下界的愿心是什么,要堪破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

梅振衣又问道:“弟子不甚明了,长庚星君已超脱轮回,为何又要入轮回?”

钟离权反问道:“你可知何为超脱?”这一句话伴随地妙语声闻,顺势讲解了一段法诀,算是对弟子的点化传授,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机。

所谓超脱,并不是不能再回来,而是来去自如,否则就不叫“超脱”而叫“放逐”了。真正地仙人可以不入轮回之中得长生久视,但不等于他们不能再入轮回。再入轮回有两种方式,其一是被动的被斩灭,那所有的修行就得从头开始了,或者这个人已经不存在。其二是主动谪身的轮转入世,就像李太白这种情况。

想主动谪身再入轮转,有境界的极致,其二是发此愿心。而天庭中的大部分仙人,并没有机缘求证真仙境界的极致,其二也根本无此愿心。在仙界逍遥清静,何苦再入轮回?

这种再入轮回的仙人,称为谪仙,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年的玄奘也是谪仙,但佛家不这么称呼。玄奘的目的比较特殊,他是发宏愿心证菩萨果,求大乘佛法大行于东土,一连轮转了九世,直到玄奘这一世才算成功。

梅振衣皱了皱眉头问道:“若玄奘宏愿未成,会世世轮转下去吗?就算有修行能历苦海,也只能看到这世世轮转的经历,不知自己是当年的大乘

钟离权点了点头:“也可能如此,否则玄奘也不会轮转九世方能证果。有的仙家历化形天劫求证金仙,也会采取这种方式,若不成功,恐会永堕世世轮回之中。仙人故友见之,能点化一般都会出言点化,却无法理想助他修行。”

“李太白是在历化形天劫吗?”梅振衣又问道。

钟离权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连此时的李白自己都不清楚。历化形天劫可能谪身也可能不谪身,谪身也可能是为了证悟另一种修行,而非为历化形天劫。”

梅振衣若有所思的追问:“长庚星君已证真仙境界极致,人间功名本无所谓,谪身之后为何又会这般?”

钟离权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谪身入世如同理想凡人处世,有前世仙家福报却无前世仙家神识,若你也是这般重新生在俗世间,又能怎样?人之行随际遇而来,然后自知感悟。”

“真仙极致境界,法眼通明缘觉无碍,为何还要亲自谪身入轮回呢?”这理想文学么多年难得钟离权再一次开口讲解仙诀,梅振衣的问题可真不少。

“徒儿啊,你真觉得众生观中无所不有吗?”钟离权仍然是反问,带着仙家妙语声闻。

第六卷:子非鱼 303回、道缘法相论适志,两师徒对问人间

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梅振衣就是先后向明月与金乔觉求教众生观。弥补了苦海中见知的缺陷。修成阳神变换分身。但是众生之中真的是无所不有吗?错了。可见的世界毕竟有限。可能有很多人很相似。可以观法借鉴。一窍通而百窍通。但也有的人世间极为罕见。甚至从来就没出现过。比如李白。

文字是从鸿蒙中灵智开启的文明传承象征。是凡人间的妙语声闻。李白是一个符号。是将这方块文字运用的最高峰。在此之前。无人有他的文采。屈原、相如皆不及也。

而属于这个符号的李白一世过去之后。时间会脱去多余的累赘。只留下洒脱的神髓。后人便能捕捉到那种自己形容不出的情怀意境。比如那一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也许在庸俗的眼睛里他什么都没留下。但你在追求轻灵的情怀意境时。便能找到那一丝投影。——钟离权的仙家妙语声闻。其大意如此。

梅振衣连连点头。沉吟着又问了一句:“李白此世之行。非仙家所取。热衷于庙堂之上展宰辅之才。他谪身时的修行愿心。究竟是什么

钟离权只答了四个字:“适志而已。”

简简单单四个字。含义却很复杂。首先功名并非贬向也绝非是恶行。本身值得鼓励。就看他做了些什么。所谓世外高人可以对事无所谓。可以对人遗憾叹息。但不必空口狂言讥忿嘲骂。否则并不是真正的眼界超然。而是酸溜溜的小肚鸡肠、或幸灾乐祸的小人样、或莫名其妙的空狂妄。

想当年梅振衣未成仙之时。无论是钟离权在菁芜山庄门外见他手舞板砖的样子。还是玉皇大天尊在万家酒店听他纹银十两赌江山。都只是一笑而已。

长庚星君已经能够看穿。但却选择了一种看不穿的方式。谪身再入轮回修证。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