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穿今]凤过青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茂璋把拿到的枪支给手下的三个师平分了。小柳师长拿着一杆新式的汉阳造翻来覆去地摩挲了半天,如获至宝。
镇三关忍不住笑道:“这小尕子看起来年纪不大,咋的就能当师长了?”
尕师长抬眼正色道:“饿不小哩!饿二十三哩!”
“呵~~~,老子当你多大,才二十三!比老子的二当家大一两岁罢了,跟俺们的红儿一般大!”
许茂璋道:“你甭看我们柳师长年纪不大,打仗厉害得很,冲锋陷阵很是勇猛,他可是我们军团重点培养的人才!”
小柳师长的目光寻到了盘腿坐在火堆旁的红姑奶奶。慕红雪从自己脑袋上拆下红头绳,正俩手拿着红头绳玩儿翻花,自娱自乐。明快耀眼的火光,将女子的整张脸映衬成柔和俏丽的橘黄色。
千里白沙,似澄澄江水,波涛暗涌,绵延不绝。
熊熊篝火,如寂夜明灯,盈盈暖暖,灿烂不灭。
许茂璋跟大掌柜喝了不少酒,喝得几乎要勾肩搭背,心里爽快,从马背的褡裢里掏出个带把儿的家伙递给大掌柜:“兄弟,我也没有别的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只电筒送给你拿着用!”
“呦,这是啥新鲜玩意儿?”
“这是手电筒,不过需要塞电池的。等这里边儿的电池耗光了,掌柜的可得自己去城里铺子买去喽。”
大掌柜拿着手电筒翻过来倒过去地摆弄,手指头拨到了开关,“啪”,电筒里射出一道暖黄色的光柱,照得两米外的沙地上现出一只淡淡的光圈。
息栈从来就没见过这新奇的物件,好奇地扯扯大掌柜的衣襟,把手电筒要到手里把玩儿,美不滋滋。这玩意儿可比煤油灯啥的结实多了。
小柳师长这时凑到息栈身边儿,从军装衣兜里掏出个银光闪闪的小玩意儿递给他:“喏,这家伙给你耍!”
“这是什么?”
尕师长指点息栈把那个方方正正的小物件攥在手心里,手指拨动机关。息栈很惊异地看到一团莹蓝色小火苗,幽幽地从手心里冒了出来。
这玩意儿简直太新奇了,这可比那火镰③好用多了!
息栈不好意思白拿尕师长的宝贝,赶忙摘下自己的裘皮帽子戴到对方脑袋上:“路远风寒,这个给你遮挡风沙!”
若不是没有带备用鞋子出来,小凤儿简直想把自己脚上的鹿皮小靴也送给尕师长,把那一双破破烂烂的布鞋换掉,换掉。总觉得这帅气的尕师长,穿着行头也实在太悲催了。
大掌柜见息栈与尕师长相谈甚欢,一把揪过息栈来搂进臂弯,得意洋洋地说:“还忘了告诉你们哈,这是俺们野马山绺子的二当家,也是俺镇三关的媳妇!”
这话又说得红匪军头目们面面相觑,看到这位面庞俊俏的长发男人脸一下子红了,从大掌柜怀中挣脱出来,低头不语,这才明白大掌柜不是说笑着玩儿的。
许茂璋到底年纪大一些,见过世面,淡淡笑了一声:“呵,不错不错。”
倒是坐在息栈旁边的小柳师长,愣愣地看着小凤儿,脸色忽然变得比息栈还要红,窘得不再说话。
息栈怒哼哼地瞪了大掌柜一眼。虽然自己并不介意旁人知晓二人的夫夫亲密关系,可这毕竟是房闱私事,你也用不着出门见着谁都要张扬小爷是你的内人吧!这男人就是喜欢得瑟,臭美,烦人!
天亮。
迎着天边的几缕朝霞,大掌柜与许军团长站在土岗上挥手告别,野马山的土匪军与西征的红匪军分道扬镳。
大掌柜转脸跟息栈说:“那张借据,你给烧了吧!”
“唔,为何烧掉,那不是借枪的凭证?”
“老子见着这姓许的当家的和那尕师长面善,顺眼,才乐意跟他们交往。既然给了他们军火,就没打算将来还让他们还!再说了,他们这一趟去与马家军交战,是吉是凶还难说。。。。。。咳!”
息栈想起这些农民义军的伙计,军装不整,面黄肌瘦,枪支弹药也配备很不齐全,心里也不禁有些担忧,不知道他们要怎样对付剽勇凶悍的马家军骑兵师团。
这些个红匪,看起来像是流落大漠,穷途末路,却个个精神抖索,言谈眉眼间偏偏有那么一股子自信和倔强。
这样一只起义军,真的能拼得过国民政府军,能打得来天下?
注:①【山西方言】“前面有个小土坑,全都给我蹲下!”
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秋,时年参与西征的是红四方面军。下辖三个军团,首长称作“军团长”;每个军团又下辖若干个师。
③ 火镰:一种年代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因此得名火镰。陕北农村在五、六十年代还比较盛行,现在已很难见到它的踪影。
75、二掌柜智勇劫俘【配图】
第七十五回。 二掌柜智勇劫俘
嫩阳攀山,绒雀出巢
春江化雪,绿柏菘蒿。
又是一年的冬去春来,野马山的伙计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耕种,每日扛着铁锹锄头,到南山山坳的高梁地和胡麻田作业。高梁米可以做主食和酿造烧酒;胡麻也就是芝麻,拿来榨油和做成喷香的芝麻酱。
息栈则喜欢待在山腰上那一片油菜地里,蹲到田垄上,望着一片绿油油的菜地,黄澄澄的油菜花,即兴发呆,诌几句酸不唧唧的诗。
或是拿个铁锹跟着黑狍子一起,溜到地里去偷刨潘五爷他们种的山药蛋,乐得像恶作剧的娃儿。 
秦寡妇出了月子,支个小马扎,坐在田埂上风凉。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嫩娃娃,皮肤吹弹欲破,小脑袋长得圆不溜丢,就跟个山药蛋似的形状。
马家军这几年连年征战,再也顾不上野马山这一股土匪。
马云芳先是纠集甘肃、青海、宁夏三地的人马,合力打退了关内军阀孙殿臣的进逼。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儿,又对上了西征的红匪军,厮杀作一团。
野马山的土匪们衣食自给自足,每年三五回下山吃个票,收一收“保护费”,日子过得也算逍遥自在。
只是派出去的“插千”崽子时常回来报说,西征的红匪军与马家军的战役打得十分惨烈,高台县,金塔县,古城县,一场场战斗,双方伤亡无数。
大掌柜夜晚时分在炕上歇息时,常念叨那个许军团长和他的红匪军伙计,也不知道现下如何,是生还是死。
这天风和日丽,野马山二当家带着一小撮马队,去龚岔口和石包城的几家大庄户收“票”,顺道给叔父大人带一些兽皮山货。
张家的凤儿小姐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许了人家,很快就要过门儿。张小凤如今出落得娇艳欲滴,远近乡里闻名的一朵鲜花儿。看见帅气的小剑客登门来访,心里仍然惦念旧情,扒在梨花窗后边儿使劲地看了息栈很多眼,恋恋不舍。
张大稗子留“侄媳妇”用了午饭,上好的酱驴肉、浆水面和甜胚子伺候,都是息栈爱吃的食物。
老爷子嘎巴嘎巴嚼着烟袋杆,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说到西征的红匪军,摇了摇头:“听线人说,红匪没能顶住马家军骑兵阵的猛攻,在高台和古城的据点接连失守,败得很惨,伤亡惨重。。。。。。”
“当真?”
“嗯。马家军的队伍一向剽悍勇猛,而且出手凶狠,不留俘虏。听说高台那一战被俘的红匪几百人,全部被砍头或是活埋了。。。。。。”
息栈听得心惊,不由得隐隐担忧,连忙问:“叔父大人的探子可听说红匪军里有个姓许的大官,还有一个姓柳的年轻师长?可有他们的消息?”
张大稗子想了想,摇摇头:“不知道这些名字。只听说前几天在玉门关,斩首了红匪军被俘的几个头目,约莫就是军长、师长一类的大官。”
息栈暗想,那许军团长和尕师长,若真是在高台县或者古城县与马家军作战,恐怕凶多吉少。
手指下意识摸了摸衣兜中的凸物,那一枚银灿灿的小打火机。
大漠中的一面之缘,也许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息栈用头巾裹面,避过盘查,低调出了石包城,与在城外树林子里歇脚的伙计们汇合,沿着祁连山侧的小路绕道回转野马山。
还没走多远,突然听得林间窸窣,响动异常。
息栈耳聪目明,察觉到了动静,立刻让伙计们策马避到小土包之后,这才高声问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什么蔓儿?”
对方没有应答,一阵琐碎的脚步声,似乎是要逃跑。
哼,哪里来的小贼?
哪个绺子的探子?
小凤儿抽出盒子炮,一脚轻点马鞍,腾空而起,掠过树梢,向着那几枚暗淡人影飞去。从空中一手薅住一个人的衣领子,将人踹翻在地,枪管子抵住了脑瓢。
“什么蔓儿?哪个山头的?”
被按倒的人瞪着一双凹陷的眼,满脸的煤灰,胡子拉碴。眼镜从脸上掉了下来,摔到地上。
眼镜本来就掉了一只镜腿,是拿个破绳子歪歪斜斜地绑在脑袋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