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山有两个山头,其中一个山头较高,山顶有积雪,另外一个山头较低,没有积雪,旭日镇的百姓或是军队都是来这边取水的。
中午的时候,我才气喘吁吁地爬上了北山的山顶,其他人则像散步一样轻松,有时候我真的蛮恨他们这些人身上的那些内力,哪怕只分我一点也好,我也不至于成为队伍里唯一一个最狼狈的人。
休斯扶我坐在一块岩石上,一路上多亏有他照顾。罗素站在山顶,脸不红、气不喘地看着我笑道:“缘公子,这人有时候光脑袋灵光是不够用的,偶尔也该多锻炼、锻炼身体,对吧。”
其他人没忍住,闷笑出声。
我暗自翻白眼,懒得跟这些人计较,要不是身体变差,这点山路根本难不倒我。
费则坐到我身边,给我诊脉,然后道:“小缘,你得休息一会儿。”
我点头答应,反正已经到了山顶,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的。
白明玉算是我目前感觉比较亲切的一个,因为白明玉是文官,体力不比其他练武的人,也爬得气喘,额头满是汗水,大冷天的,白明玉反而热得脱下一件外袍,发表意见道:“爬山应该慢慢爬才对,这样赶集似的,有够受罪。”
罗素向远处眺望,道:“风景不错!不过缘公子,你让我们一大堆人来山上,应该不是真让我们来欣赏风景的吧?”
白明玉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北山这里水源丰富,植被茂密,比起旭日镇,风景自然要好很多,欣赏下也不错。”
我休息足够这才站起来,走过去向远处眺望,北山周围还有一些山,那些山的中间围成了一个大湖,水位大约在山腰的位置,没有结冰,此处能看到很多人正在大湖附近取水,还有些不怕冷的人,直接在湖里洗澡。
车铭顾介绍道:“这里便是旭日镇百姓冬季取水的地方。”
休斯凝眉问:“这个湖挺大的,为何不直接从这山顶湖修个渠道,排到旭日镇那边?”
白明玉解释道:“早想过了,不过不切实际的,这个山顶湖是会移动的,就算修了渠道到旭日镇,用过一两次,就会断水,根本没意义,而且修渠道的工程太巨大,资金方面也不允许。”
罗素感兴趣起来,道:“山顶湖会移动?”
“是啊,这里的湖水是北山那个山顶结冰流下的冰水还有雨水汇集而成的,看看北山这里的地势就知道,附近有很多小山峰围成地势低洼的大坑,其实这些都是湖,只是现在没水。这是根据一年四季的下雨情况,还有气候的变化,山顶冰雪融化程度而变的,所以才说这里的山顶湖会移动。”白明玉细心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确实不好办。”罗素摸摸下巴,思索道。
休斯则问:“小缘,你要我们看的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一直没来更新~~惭愧~~
过几天《醉医》就完结了,于是厚脸皮地请求亲们多等一周左右~
瓦完结了醉医,就过来更新~鞠躬~
131
131、第十六章 引水工程 。。。
我拿着休斯与罗素在路上测量的水平位图,从旭日镇到北山之间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问:“休斯,你和罗素能根据北山的山顶湖,大概估算出北山的含水位吗?”
休斯和罗素观察北山地形,随即罗素点头答道:“给我和休斯两天的时间,我们能给你准确的含水位。”
“现在呢,我先需要知道大概的估算。”我继续询问。
“大约在半山腰的位置,或许更高。”休斯答道。
我沉吟道:“半山腰,这个‘水位差’够高,就是不知含水量大不大……”
罗素勘测周围的土壤,道:“从山顶处的土质可以看出,这北山的含水量应该不小,或者该说是,相当丰富。”
休斯接话道:“主因,则是这里的气候加冰山融雪所形成。”
我满意点头,看来不虚此行了,对休斯道:“看来我需要你和罗素根据山势和地形画一张详细的水位地图了。”
“画地图和测水位,我和休斯两人可以分工来。”罗素建议道。
“有劳了。”我谢道。
众人疑惑中,费则凝眉问道,“小缘,你莫非是想从北山引水?”
白明玉失望道:“想到从北山引水的,我们并非第一个,缘公子,如果你的办法是引北山之水,那可以放弃,之前早就有很多人试过,也失败过了,没用的。”
我看向众人,众人眼里隐隐流露出失望神色,我只能一步步慢慢解释道:“我所谓的办法,确实是将北山上的水源引向旭日镇的千里旱田。因为我们只有利用冰水浸泡土层,才能彻底杀死那些埋在土里的蝗虫卵,同时也可保证千里旱田的灌溉水源,此法一举两得。”
话音刚落,白明玉就摇头反对,明确道:“这个办法好是好,但行不通的,北山山顶这边的气温很低,空气也相对稀薄,要从山顶引水,就需要大量人力凿冰,上山都很困难,何况长期劳作,常年忍受寒冷和潮湿;再者,我们也要千里修渠道,工作非常艰难,效率方面太低;最重要的,花费如此大的人力和财力,最后的成果不会理想。”
跟随白明玉而来的知水官也道:“缘先生,正如白大人所言,从北山引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千里修渠道,首先要确保水源能送到旭日镇,北山的地形特异,山顶湖会随季节而转移,我们就算从山顶修了渠道下山,水也到不了旭日镇。”
另外一位知水官则道:“其实此法我们也曾试过,缘公子,您可以看看东面那一大片未修完的渠道,那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我随众人看向北山东面,隐约可见开凿失败过的废弃渠道,费沉吟道:“小缘,你的想法是很理想,威先生他们也曾经认真考虑过,可惜不实际。”
我解释道:“费,你们误会了,我之目的确实是要将北山的水源引到旭日镇的千里旱田,以达到治蝗抗旱双利的效果,但我想到的引水工程并非如白明玉大人以及两位知水官所想的那样,刚才我让休斯和罗素勘测地形和水位就是要确认心中办法是否可行,如今我能确信引水工程值得一试,就是要如何保证在这个冬季完成这项引水工程,因为这时间关系到能否顺利根治蝗害,阻止蝗害爆发,否则一切该是空谈。”
白明玉不由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开始期待道:“缘公子,您有其他的引水办法?”
“有没有,就要靠我们试一试了。”我眺望整座北山,水位差和储水量都有,条件具备,那便可行。
休斯好奇道:“如果能将冰水从北山顺利引到旭日镇,确实可以保证冰水冻死土壤中蝗虫卵,又保证了千里旱田的灌溉水。”
我点头,“是啊,所以关键就在如何引水了。”
“小缘,谈谈你的引水工程吧。”费也有些期待,众人眼底的失望淡去,转而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环顾北山的地形,比划道:“北山的山顶湖会随季节变化,我们无法利用,但却可以将北山的地下水引入旭日镇。”
“地下水?”车铭顾一愣。
白明玉反应最快,道:“莫非是在北山上挖地下渠道,利用水位差,顺流通向旭日镇吗?”
休斯也想到了一点,道:“是指让北山处于上游位置,旭日镇位处下游吗?”
我点头,继续解释道:“对,北山的山顶湖我们无法利用,但地下水脉可达到半山腰位置,说明储水量很大,水位差也很高,有了水位差,我们就可以导引水源,地下水脉是固定的,只要我们勘测到北山的地下水脉,导引到旭日镇,那不但可解旭日镇目前的燃眉之急,以后也不用担心旭日镇的水源问题。”
众人一阵沉吟,似乎在思考此法的可行性,白明玉问:“利用地下水是不错的主意,不过缘公子,此法有个很大的问题,北山的地下水渗透在土壤中,我们如何能将北山的地下水引到旭日镇?”
“先在地下挖出一条深深的地下渠道,利用水位差,利用山坡坡度(冲积扇原理),汇集北山的地下水,然后再将渠道导向旭日镇,水便会源源不断流向旭日镇。”
休斯和罗素都是一怔,罗素恍然道:“你让我和休斯沿路测量旭日镇与北山之间的水平位差(海平线差),就是这个目的。”
白明玉听罢,冷静分析道:“原来如此,此法确实甚妙,但我仍有几点问题请教缘公子。”
我看向白明玉,白明玉整理了一下思绪,问道:“先不管北山的高度,既然是利用地下水,那便是需要挖掘地下渠道,问题就在此挖掘工程恐怕不易,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还要克服各种挖掘困难,地底挖掘渠道比地面渠道还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