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娶,他就娶。
“小花。”杨燕儿见小花越说越离谱,板起脸喝了一句,“你一个小哥儿,别多嘴。让人听见了,就是你不懂事,不害羞。”
“不懂事就不懂事,再不懂事也不能盲婚哑嫁!”贺小花也拍着桌子和杨燕儿较劲。
“小花儿,大哥把自己的玉坠子都送人了,哪能说不喜欢啊。”贺小虎见杨燕儿阴着脸,连忙拉拉小花,“大哥可是千愿万愿。”
杨燕儿和贺老大同时看向贺小柱,贺小柱被小虎戳穿,脸涨得红红地,又不敢撒谎,小小声说了,“阿丽给俺帕子,俺,俺就把玉坠子给他了。”
说了半天,原来两个还交换了信物!贺小花不由得瞪了小柱两眼,有心意早说就是,害得自己替他白担心,那个杨丽也是,昨天怎么不坦白说啊,非要吞吞吐吐的,害自己误会。
小柱和杨丽的事就这样定下了,贺家皆大欢喜,除了贺小花心里埋怨小柱,杨丽不诚实,又猜测两人怎样在众人眼皮子底下有了交集。
贺老大开心地数着一样样事,要进县城采购说亲的物品,要帮小柱建新房子,打家具,要采买布料做新衣。林林总总,说到最后,贺老大自己也皱眉头,事情实在多,一样样做好都得等夏天了。
杨燕儿却是另有想法,“让小柱先和杨丽订亲,成亲的事等小柱十五岁以后再办。”
贺老大先是不明白,见杨燕儿冲笑嘻嘻的小虎努努嘴,顿时了然,家里好不容易供出一个读书人,虽然文秀才说小虎考童生试问题不大,但杨燕儿心里总想着妥当的好,办婚事要花钱,小虎考试可能也要钱打点,这样比较下来,小柱的婚事就得往后挪。
当着孩子的面,杨燕儿可不会直白说,只说,“家里的房间小,原来的院子也不大,不如等开春忙过一阵子,把院子扩大一些,在小虎小柱现在的房间旁边再多建一间,时间太紧,日后人口多了,又要重新建,不如一次建得好些。”
小柱见阿爹阿么同意自己和杨丽婚事,心里甜滋滋的,村里的小子谁不肖想天赐哥儿,独独自己有这份好运气,等杨丽过门,自己断然不能委屈他的,房间建大一些也好,有了娃儿,放在房间好方便照顾,院子大一些也好,一家人住就不显得狭窄。
贺小虎则想着,等自己考中童生,家里就不是平常的农户,哥哥娶了杨丽,杨家也是面上有光啊。
贺小花则想着,十四岁的小孩子娶夫结婚生娃,也不知道生出来的宝宝能不能长大。
一家人各怀心思,却齐齐同意小柱和杨丽先订亲,婚事过一年再办。
早饭后,杨燕儿开始扳手指计算要采买的物品;贺老大和贺小柱扛着工具出门,趁着天晴,多种一次邵尾菜;贺小虎帮小花摘了新鲜的青芽叶,给屋后的土地松土,把新砍下来的干草平铺在院子中央暴晒;贺小花摸鸡蛋,放鸡群出来散步,活儿做好,又捡根树枝在地上默写小虎新教的字。
腊月里最后一次赶集,贺家一家大小齐齐出动。确定关系的贺小柱和杨丽走到一块,说说笑笑的,一直憨厚老实的贺小柱竟然特别多话,从离开村子一直说到进城,杨丽弯弯嘴角,听得入迷。
进城后,贺老大,杨燕儿拉着贺小花直奔酒楼,找到掌柜,把带来的四只公鸡和一筐鸡蛋卖了,换来一两银子。掌柜叮嘱贺老大开年后,年初十之前再送一趟鸡,过了初十,商人,学子都出来访友,宴客,酒楼的用量比往常大。因为过年时间要贺老大送货,掌柜又说价钱能往上涨一成。
贺老大连连点头应下,一家人准备离开时,正好碰见一身白衣的少年进来。掌柜急忙迎出去,口里说,“东家来了。”
贺小花抬头张望,正好碰上白衣扫过来的视线,视线相接,白衣少年微微一点头,目光往下,扫过小花高挺无暇的鼻梁,嘴角微微一翘。后退避让的贺老大,杨燕儿看不见,贺小四睁着眼睛看见了,小脑袋左右转转,小手绕绕头顶稀疏的软发。
“东家,他们是南河村的,今日趁着赶集过来送鸡和鸡蛋。”
“价钱算好了吗?”少年声音中夹杂沙哑。
“算好了,算好了。公鸡是200铜一只,鸡蛋是2铜一只,都是按照市集的价钱。”掌柜想说,市集的都是单买单卖,酒楼是批量购货,定时供应,本来还能再便宜点,压压价。
“姓杨?”
掌柜一怔,看一眼贺老大。贺老大张大嘴巴,两手紧张地捉着裤脚,结结巴巴应着,“姓贺……”
“上次来的不是你们?”
“上次阿爹不在家,阿么托杨家么么帮忙卖鸡蛋和公鸡。”
杨燕儿一听贺小花说话,心里一慌,生怕小花说错话,想伸手拉拉,却瞥见小花竟然昂着头和酒楼东家对望,杨燕儿心里更慌,这小花胆子太大了。
“以后,每十五天送一次,一次送五只鸡,100只鸡蛋,价钱照旧。”
“好!”半个月得一两二百铜,一个月就是二两四百铜。不错!心里想着银钱哗啦啦掉下来,贺小花完全无视本应由当家的贺老大回答,直接应下白衣少年。
白衣少年嘴角又往上扬了几分。
酒楼里跑出一个穿紫衣的小哥儿,边跑边喊,“少爷,少爷回来,药都熬好了。”紫衣小哥额上的印记偏左,淡淡的紫色。
白衣少年脸无表情扫了紫衣一眼,淡淡地应了,“知道。送书房。”
等白衣少年一行走远,贺老大擦擦额头冒出的细汗,“这东家看着年轻啊。”
“我看像是从前穆家的长孙。”杨燕儿扯着小花,和贺老大走远,才轻声说着。
“就是那被逐出来的蒋夫郎生的小子?”
“这县城就两间酒楼,一间的施老板可是五十多,就这间原来是穆家的,现在换了东家,刚才见的肯定就是穆小少爷。”
贺小花回头看一眼酒楼,丰德酒楼四个大字闪闪发亮。原来他姓穆啊。
第41章
贺老大和杨燕儿买了过年要用精面粉,榨油的白肉,一刀切,灯油,买了六幅年画,一副对联,经过卖剪纸的摊位,杨燕儿看见卖的剪纸漂亮好看,买了两幅要贴窗户。
贺老大夫夫逛集市,贺小花无聊地四处张望,远远看见梁起跑进一间脂粉铺。小孩子跑脂粉铺做什么,贺小花奇怪,垫高脚尖看,却发现脂粉铺后巷,有一个眼熟的背影一闪而过。
二哥跑去后巷做什么?贺小虎原本不该来集市的,他却闹着要来,说是要和同学看看房子,开春后,提前住在县城熟悉环境。进了县城,贺小虎便和牛田跑得没影,不知上哪去。贺小花心里奇怪,有心想到后巷看看,却被杨燕儿牢牢拽着手。
逛到下午,贺老大带着家人来到城门口,村人约定集中的地方。贺小柱和杨丽早坐在茶棚里喝茶,杨丽头上绑头发的旧布条换成五彩绳,鬓边还插上一只小小的蝴蝶夹子。
贺小虎来得最迟,南河村的车队快要出城时,才和牛田匆匆忙忙跑来,两人脸上都是红扑扑的,喘着粗气。杨燕儿上前一手扯过贺小虎,板着脸说了几句,贺小虎垂着脑袋,闷闷应着。而牛田早混进人堆里。
村长吩咐各家赶紧收拾好东西,一群人闹哄哄地出城,没走多远,就听见老人李根生惊呼,“梁家的小子,梁家小子没出来。”
“梁家怎不派人跟着自家小子啊。”
“人不会是被拍花子掳走了吧?”
村里的么么大叔议论纷纷,村长和李根生一合计,由村长带走先回村,老人李根生和儿夫郎潘莲继续在城里等。李根生心里有些埋怨潘莲多事。梁起要出县城玩,就该让梁家派人跟着,怎得潘莲领了这事回来,现在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潘莲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原想着梁起不过好动,想过年前出来玩玩,谁知一下没看稳,人就跑不见了,自己光顾着办年货,竟然把这小祖宗忘记。潘莲咬着唇,当初真不该答应梁秀。
梁起的话题不过持续了一会儿,么么大叔们又转到年节上,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回村,傍晚时分,家家户户正聚在饭桌前,趁着天黑透前那点光吃饭。村头突然传来车轮咕噜声,马嘶叫声,马蹄声,夹杂着人声,哭声,不多久,声音越来越大,隐约听见村长大声喊话。
杨燕儿安抚着被惊醒的贺小四,“这怎回事啊?怎么听见马蹄声。”
“俺去瞧瞧。”贺老大披上外衣,急急喝两口粥,跑出去看。
“该不是梁起出事了?”贺小柱想起回来时少了一个人。
“哼!那小子能有什么事。” 贺小虎冷冷应了一句,放下碗筷,“阿么,我回房看书。”
“不多吃点,小虎,别跑急啊。天黑记得点灯,别省那些油。”
不一会儿,贺老大阴着脸回来,一坐下就叹气。“梁家这回遭殃了。梁家小子不知被什么人打了,现在人还留县城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