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太累。呵呵。二哥,别气了,不会再有下次了。”胤禛好声说道,要是换了别人这么对他怒吼,胤禛早就翻脸了,只是眼前之人是二哥,从小一心待他的二哥,二哥如此生气,也是能理解的。
“下次,你还想要下次。你知不知道,听到你受伤昏迷的消息,我有多害怕,我连站都站不稳,要是再来一次,你可以直接要了我的命了。”胤礽气急了,气胤禛如此不爱惜自己,置身险境,当他得胤禛受伤昏迷消息时,恨不得立刻前冲过来,但他怕的浑身上下失去了力气,这是深入骨髓的害怕,真怕胤禛就此彻底消失在他的世界了。
“二哥,我错了,你别生气了,生气对身体不好。”胤禛老实认错,胤礽话语中的后怕和庆幸,他何尝听不出来。这辈子,他第一次见胤礽如此生气和害怕,胤礽也是第一次责骂他,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被胤礽捧在手心里好好护着的,
“你啊!”胤礽微微闭眼,悄悄地将胤禛拥入怀中,“以后别再让自己受伤了,我真的没有那么多勇气再经历一次。”
胤禛的心,被狠狠地一震,心里各种滋味翻涌,来的太快,太复杂,他还没有扑捉住,细细地分清楚。脑海里的唯一想法便是以后再也不要让自己再深处险地,再让二哥担心了。
67、考校文武
回到阿哥所;胤禛第一件便是找女儿,出征几个月不见女儿;这让女儿控的胤禛分外想念亲闺女啊!五妹妹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好养了;也养不了几年了,就要出嫁了。现在倒好,他有了自己的亲闺女,爱怎么亲近;就怎么亲近。
讷敏知道了,歉意地笑道:“我对不起爷,没有看好长寿;长寿她在毓庆宫已经住了好一段时间了,她被二哥悄悄地抱走了。”
胤禛磨牙,果然不出他所料,立刻转身,边走边说:“爷去把女儿抢回来。”
“四哥,四哥,你回来了。”不用说,又是胤祥胤禵俩个宝贝,拦住了胤禛的去路。
胤禛点点头,道:“我要去毓庆宫,接回长寿,你们一起去吗?”
“好。四哥,我们边走边聊。”胤祥点头同意。
于是,兄弟三人一路往毓庆宫去,路上胤祥和胤禵俩个一直缠着胤禛问打战的事,好奇的不得了,胤禛也详细地讲着,又问了胤禛的伤势,得知胤禛好的差不多,这次稍稍好心。
到毓庆宫时,胤禛正好看见胤礽抱着自己宝贝闺女在玩,至于弘皙,独自一个人玩着满地的玩具。
“长寿,来,阿玛,抱抱。”胤禛柔声对长寿喊道伸出双手。
长寿小朋友好奇地看了看胤禛,歪着小脑袋,像是在思考,然后,对着胤礽,甜甜一笑,软糯糯地喊着:“阿玛!”又靠近胤礽怀里,甜甜一笑,露出几颗米粒小牙,可爱极了。
而女儿控的胤禛难得没有被萌到,反而脸顿时黑极了,他出征时,长寿还不到十个月,自然不会讲话,在外四五个月,自然错过了女儿的周岁,等他回来了,女儿已经会说话了,他第一次听见女儿说话,却是对别人喊“阿玛”,虽说那个人是跟他自幼感情亲密地二哥,但这也太伤他的一颗慈父之心了。
胤礽则是无视胤禛的黑脸,高兴地喊道:“唉!我的乖女儿,真聪明!”胤禛的脸更黑了,冷气直放。
胤祥明显感受到了胤禛的不高兴,拉着胤禛的衣服,说道:“四哥,你别难过。大不了等十三长大成亲作了阿玛了,十三把所有的孩子都送给四哥养!”
胤禛听了,忍不住想起前世,嘿,十三家的孩子还真的基本上都被他养过,除了年幼就夭折的,和惠更是成了他的女儿了。十三,你这个父亲,做的,真是,太不负责了,光生不养!还是真的怕自己养不起,送给四哥养啊!
胤禵却没有理解清楚胤祥的意思,说道:“十三哥,你要是不会养孩子,不想养孩子的话,我可以帮你养的,没事,咱们以后一起养孩子!”
胤祥想想,点头道:“要是四哥不想养的话,那你就帮我养吧!不,我们一起养!”
胤禛扶额,他们才几岁啊,离选秀大婚,还有好些年呢,现在就惦记了彼此的孩子吗?小心,孩子们以后不认你们这个阿玛。
胤禛终于在胤礽的百般阻扰下,成功地带回了自己的闺女。接下来的日子,胤禛一直在跟自家闺女作交流,告诉她,谁是她的阿玛。父女血缘天然联系,没过几天,长寿小朋友就彻底只认胤禛这个阿玛了,还对胤禛黏糊不已。这让胤禛高兴不已,不过,每每想到自己闺女喊得第一声阿玛不是对着他,胤禛便气闷不已。
噶尔丹的死成为康熙政绩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康熙忍不住遣官告祭郊庙、陵寝、先师。之后便是对出征的将士一番重赏,而随军出征的皇子,康熙还没有做出何人褒赏,对监国期间表现良好的皇太子胤礽也高度赞赏,胤禛见此,心里自是高兴。前世,胤禛记得当初随皇父出征时,遇上了中路断粮一事,当时皇父下令自他起每人日食一餐,当时他曾隐隐听闻中路之所以会断粮是皆因太子之故,而皇父与二哥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父子逐渐走向对立面,胤禛不清楚事实上的真相是怎么样的,毕竟这一切被皇父隐藏了。至少这一次没有遇见任何情况,二哥这一次监国表现的也很完美,凡部院章奏听皇太子处理,显然胤礽将本职工作做的很好。胤禛见了胤礽收褒奖,有一种比自己受到称赞了还要高兴的感觉。
满人尚武,英勇善战,虽然马上得天下,现在马下治天下,学习汉人的儒家文化,这并不代表满人就彻底的放弃他们本民族的生存之本,尤其是康熙,他本人酷爱骑射,一直不断强调骑射是满人的根本,告诫旗人不可忘记国俗根本,要继承这项优良的传统。
只是,满人入关几十年,不务农,不经商,有社会地位上的巨大优势,每月有银两可领,人性的弱根性不久就激发,八旗子弟当年打天下的悍勇渐渐消失,但人口有增无减,每每好生者增多,康熙也曾为八旗生机而烦恼,而此次彻底剿灭噶尔丹,却激发了不少八旗子弟心里的血性。
康熙趁着大胜,振奋八旗子弟的血性,令领侍卫内大臣公费扬古、大学士伊桑阿、马齐,正白旗副都统吴达禅、考验宗室及满蒙八旗世家贵族子弟的文艺和骑射,十岁以上,够身份,有能力的都可以参与,而他自己也将亲自带领诸皇子去观看和视察。考校骑射倒是能理解,至于文艺嘛,自然是因为皇上这些年对儒家文化的重视,满人逐渐汉化,汉人的文化也自然是学习和了解的,这个也是必须要考查的。
对此,不仅满蒙八旗世家贵族子弟,连不少宗室子弟也摩拳擦掌,世家子弟的想法很好理解,若是借此机会表现出色,得了皇上赏识,对人生仕途大有裨益,说不定可以马上受到皇上的重视,至于宗室不难理解,随着人口增加,宗室的成员越来越多,与皇上的关系也只会越来越远,要想要一番成就,自然得好好表现,能被皇上记住,从而受到重用。
康熙带着一群儿子前往,从长子到胤禵,一个都不落下,其中还有个好奇想去看看的如意,这阵势浩浩荡荡的。考查现场,近一千的被考察的人下跪迎接,场面壮阔。
文艺的考查倒是容易,康熙临场出几个题目题,让人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康熙所出的题目写在白字上,独立完成,然后写上名字交卷,待康熙亲自审查和批阅,列出名次。康熙见在场的人大部分都能奋笔疾书写字,能答出他的出的题目,微微含笑点头。康熙出的题目不难,这毕竟不是在科考,但也不是十分简单的题目,而能在这儿参与考试的人,出身不低,也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
相对于枯燥乏味,一时难以立刻判出高下的文艺考试,骑射比赛的考验,更加让人心中和期待,这毕竟是很容易能看出好与坏,当场便被检验出的事,就连门外汉多多少少都能看出点好坏。
骑射开始前,先是康熙自己演示一番,接着诸位皇子轮流展示,引得在场众人纷纷叫好,之后便是正式考验。
骑射的表现,有上佳的,骑术超群,驾驭烈马而从容不迫,冷静沉着,箭能中靶心之九十,令人拍手叫好,但也有差强人意的,不值得一看的。几番轮回表现,当场记下,表现良好上佳者,一一记录。
骑射第一名是来自喀尔喀蒙古的博尔济吉特·策凌,此人的刚才一番番表演堪称经典,当之无愧的武状元,康熙也很满意地称赞一番。策凌因为噶尔丹入侵喀尔喀,家族受到迫害,与祖母,胞弟一统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