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籍贯、购买时间,且胶泥场对所有售出胶泥像都有存底,记载着购买者的姓名、性别、籍贯、购买时间,拼音编码的图样,还有五笔编码的图样,有在别处购买胶泥像者,若怀疑真伪,可到林镇胶泥场来对存底。
防伪码这一招,是林芳教给林武的,所以,拼音编码除了司马茹素,只有她兄妹二人看得懂,就连捏泥像的师傅都不懂,只是按林武和林芳兄妹给的图样,刻在泥像底座,外人不懂便更难模仿,即便模仿得出,也极易弄错。至于五笔编码,司马茹素也不懂得,林芳有时会拿五笔编码开司马茹素玩笑,讲只要司马茹素做了她的五嫂,五哥自然就会教给自己妻子。
林镇有大片的土地,林芳不会种地,她这个行动的矮子,却是个理论的高手,每每都用古书来做幌子,交给大郎一些前世种地的技巧,大郎这个半瓶子水再找来种地高手,进行实地试验,人家根据本地特色,再得出新的经验,就这样,一年年下来,林镇的庄稼,比别处的产量高了一倍不止。
去年冬日来临时,林镇有上百位得到手艺人文书的人,今年开春,朝廷下文,迁走五十户拥有手艺人文书者,分往他处试验本地种地方法。
林镇的经济发达,带动了整个多陵县跟着变化,县库上交的库银,终于带动了林呈祥的升职,也算是他为大郎奔波取消弃绝书的福报,不过直到他调离多陵县,生活已经可以自理的宋氏,在童氏的请求下,终究没说出他与大郎的关系。
林呈祥调走后,郭勉接任多陵县县令,王鸿文原本可任江南一更加富庶之地的县令,不过怜惜妻子林翠娥对大嫂一家的依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贵阳县。
“不去。”一听说又要参加宴会,林芳想都没想便拒绝。
司马茹素大笑:“小姑,芳姐姐这是怕了。”
“呵呵,”林翠娥也觉好笑:芳儿,你这样总也不出门不是办法。”
“哼,老和尚,真是害苦我了。”想起当年老和尚那番话,林芳就恨得牙痒痒。
当年林芳跟司马茹素为福地造势时,曾有过一阵提亲热潮。
自从血瘤消除后,林芳越发长得娇美,她身上有前世带来的书卷气,和与生俱来的高雅气质,落落大方而不迂腐,且又博学,虽年纪小小,已是有大家风范。不知是哪个人先讲出,若是娶林芳进家门,相夫教子,必会对丈夫多有助益,教出的子女也必是出类拔萃。
那时林芳也才不满八岁,自是不愿早早定亲,一个人提亲还可找理由推脱,谁想到提亲也有人跟风,一窝蜂的起哄。更有最令林芳痛恨的一点,对于自己天生的小脚,她不胜烦恼,可提亲之人却是喜不自胜,本土女人以小脚为美,林芳正好符合他们的审美观点。
林芳自己不愿,大郎与李翠梅也觉那时定亲太早,便一个个婉拒,可任你百般理由,也比不过众媒婆那三寸不烂之舌,而且,推脱理由太多,对女儿也是不利,会落个倨傲名声,影响到女儿将来议亲。
既舍不得女儿太早定亲,又不想与来人闹翻,大郎与李翠梅夫妇二人商议,老和尚德高望重,可否请他说项一番,既可省去每日应酬麻烦,又不会有碍于女儿名声。
老和尚倒是答应爽快,可他说了还不如不说。老和尚讲,此女虽大福,却是不适此时谈论婚事,若真此时定亲,必会阻其福路,消弭其旺夫之相,于子女上也是有碍,若待得十三岁后,再行议亲,不仅旺夫旺子,且可福及全家。
这下子,倒是没人再提亲,可是家中客人更是络绎不绝,此时定不了亲,先看住也好呀,省得被别人家抢了去,一个个没事找事来林家串门。发生灾民涌那阵子,那些串门的人有多远躲多远,可是随着林镇越来越发达,林家越来越富庶,原本躲得远远的人,又来重提旧事。
而且,有新听说老和尚当年说法的人,也来凑热闹,林府门前如今说是门庭若市,一点也不夸张,林芳如今连学堂的课都没法带了,就是因为总有不少人想亲眼看她一眼,扰得学堂秩序大乱,她只好将自己带的自然课交给别的夫子,自己整日龟缩在家里。
“呵呵,被你这么念叨,估计住持这会儿耳朵开始发烧了。”司马茹素跟老和尚早已熟稔,不过以她对佛家的尊崇,她不会像林芳一样,提起自行老和尚,动不动咬牙切齿,对于老和尚,她一直尊称大师或住持。
林翠娥也好笑:“哈哈,可不是,老和尚此次云游,比往日时日均长些。”言下之意,你想报复人家,也摸不着人影。
林芳脸皮厚,不在乎二人的打趣,反而老气横秋的叹道:“其实也不单纯是因为亲事,想起宴会上那些虚情假意的客套,令人烦躁,我便很不耐烦。”
“哈,小人精,”林翠娥好笑:“你才去过几回宴会,此话听来,倒似那四五十岁过来人。”
林芳与司马茹素相视而笑,她二人实际年龄可不就四五十岁了么,林翠娥被二人笑得莫名其妙,问道:“你二人笑甚。”
“哈哈,”林芳答道:“小姑,你也就只比我大十岁而已,以你的性情,你莫要告诉我,你会对宴会上的应酬甘之如饴。”
听林芳如此讲,林翠娥也笑:“呵呵,我也不耐烦,一般能推的我都推了,不过郭勉却是不同,毕竟他与咱林家关系非同一般。”
忽然想起一事,林芳趴在林翠娥耳边几句嘀咕,刚说完,脑门上就被林翠娥弹了一下,林翠娥嗔道:“就你事多,小时的事,我都不记得,偏你还翻了出来。”
林芳戏谑:“小姑真得不记得吗?”讲完赶紧躲到司马茹素身后,林翠娥的手落了个空。
第一六一章 强定
三人正自说笑,拨儿进来禀报:“禀姑小姐,六小姐,司马小姐,大夫人已回府。”
林翠娥已经出嫁,不过家中下人对她的称呼一直没变,仍以姑小姐称之,而非姑夫人。
做为镇长夫人,李翠梅虽没有官职,却也每日里不得清闲,有些妇人家之间的纠葛,大郎一个大男人有不便之处,便拜托妻子出面。
今日一早,有个新搬来的外来户,和早几年定居林镇的一户人家,因两家女儿相互指责攻击,致使两家当娘的大打出手,闹到镇府,两人都胡搅蛮缠,说出的话不堪入耳,大郎派人回府将妻子请去镇府,此事妻子出面,比他一个大男人出面更好。
林翠娥回到林府时,大郎刚离开,听下人讲,除了六小姐和司马小姐在府内,主人家均有事出了府,林翠娥也未让下人找林芳,而是自己直接到得花园来,如今听报大嫂回府,林翠娥抱起已睡着的喜娴,急匆匆出花园而去。
娘亲刚回府,自是很累,应会休息,林芳和司马茹素便没有跟去,开始东拉西扯的闲聊,就在两人觉得天热准备回彩星院时,内管家小耕家的亲自来到花园传话:“六小姐,司马小姐,大夫人请二位小姐去叠翠院。”
小耕家的是刘妈的二孙媳,刘妈隐退只负责照看林芳后,小耕家的接手为林府管家,原本是林府总管家,如今林府家大业大,大郎又身为镇长,只她一个女管家已是不行,大郎便又另外任命线儿的丈夫蓝雨为外管家,为大郎办起事来也方便些。
“小耕家的,娘亲如此着急唤我二人何事?”算着时间。娘亲应是还未来得及休息。
“哎哟,我的六小姐,您去了不就晓得了。”小耕家的曾贴身伺候过林芳一段时间,比起府中其他下人,她跟林芳要亲近一些,说话也比别人随意。
“滑头。”知道从小耕家的嘴里掏不出话来,林芳也不再纠结,和司马茹素相跟着去往叠翠院。
李翠梅唤二人来,正是商量往郭勉家祝寿之事,林芳虽然很不情愿。李翠梅此次态度却很强硬,林芳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倒不是因为不去会有什么后果。李翠梅是想趁此机会,将林芳从龟壳中拉出,女儿往后的路还很长,此时自家人还能给她以庇护,若是往后她嫁了人呢?再遇难处怎办。到时候自家人可就鞭长莫及了,必须让女儿学会面对。
家人向来不会让自己做不愿意之事,此次娘亲如此做为,林芳理解,却是一时难以接受,低着头坐在那里不吭声。林翠娥劝慰她,她也不理。
知女儿一时扭不过神来,李翠梅由着她静一会儿。转而问司马茹素:“茹素可是收到郭大人的请帖?”
司马茹素乃是朝廷钦定养殖官,官职虽不如县令大,可她代表朝廷,能请到她到场,是郭勉的荣幸。还有李翠兰和张铁栓夫妇,两人中能去一人。都已是很给县令大人面子。
“是的,伯母。”司马茹素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