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随我心by我心飞扬独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春红虽也可怜,可大郎遭大哥临终弃绝,却也与春红关联甚紧,如今要是那林强认回林家,大郎怎堪忍受?反是那林呈祥,大郎未尝享有的父母疼爱,他却一样不缺,如今又身为一方父母官,怎是大郎比得了的。”

“唉——,作孽哟——”

林仲嗣与童氏夫妇,以往遇到他事,不管怎样难办,均会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处置,如今自家遇到这种事,竟是为难至极,宋氏既然已提出要与林家相认,虽暂时答应不会告知林强,可此事早晚要解决,无论何时解决此事,大郎都要再一次受伤害,而且此次的伤害,不会比林仲嗣临终弃绝那次差。

林呈祥的长相,与宋氏年轻时很像,这一点,在宋氏讲明当年原委后,只有童氏和林仲嗣意识到了。而大郎的长相,倒与林仲嗣有几分相似,身上也很难找到林伯嗣的影子,所以大郎虽与林呈祥为兄弟,却是根本无相似之处,若是无人刻意挑明,二人根本不会知道真相,林仲嗣与童氏便想借此,能拖多久是多久,甚至希望宋氏一辈子不要说出真相,林呈祥是否要认祖归宗,他二人并不在意。

他夫妇二人,尚不知大郎已晓得董氏亲手淹死林芳之事,若是知道,二人不知该会有多心痛,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竟是吃了这么多苦头。

再讲林呈祥,纵使生性愚笨,也是知恩图报的。

宋氏与童氏平日里的聊天内容,宋氏也会说与儿子听,林呈祥原本只是想利用林大郎的心思,听了母亲转述童氏的话,知了大郎被弃绝之原委,再加上对童氏的感恩,那心思便改为真正想为大郎伸冤,于是主动开始调查当年大郎被弃绝之事。

正如林仲嗣所料,良平镇已是一片汪洋,从此再无良平镇此地,当年案卷也是被淹,无处可查。林呈祥人不是很聪明,既然能读完精学,走上仕途,却也是有一股韧劲,凭着这股韧劲,费劲心思,经过一番周折,还真给他找着几个知情人,证实了童氏的话非虚,大郎当年被父临死弃绝,确因林伯嗣为父不慈,可是林伯嗣为何如此心狠,林呈祥却是不解,也无人能答其疑惑。

 第一四二章 熟人

大郎没有接受县令的任命书,不过倒也一直在帮忙安置难民,林仲嗣与二郎,在与大郎一起忙活的同时,也开始着手清理自家买的那块荒地,良平镇是回不去了,干脆就在那块荒地安家,六郎也没闲着,反正有众多的难民,只要管饭,多得是便宜劳力。

朝廷讲无论是租地还是买地,对难民都便宜很多,可是难民逃出来时,能活命已是万幸,哪里会有钱买地或租地,即便前几年免费种地,不用交赋税,此规定对大多数人,也是形同虚设。

一个是,开荒地要工具,需要安置的难民太多,朝廷一时拨不来那么多工具,靠难民自力更生,或当地官府自筹,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再一个就是,新开荒地,前几年本就收成低,说不准一年下来,所得粮食还不够一家人吃,等收成稍高时,朝廷又要开始收取赋税,一年下来还是不够吃。

反正是租地,租朝廷的,还不如租大户的,租大户的地,大户在开荒时,最起码给做工之人饭吃,多少还会有点工钱,租朝廷的地,得自己开荒,就眼前来看,一切花用是自己的,难民无力承担。

不过,此规定反倒便宜了那些富户。很快,难民安置地便分为两个极端,逃出来的富户,身上的钱未被抢掉的,趁荒地便宜,大量购置,而大部分都是身无分文者,只能给富户做工,暂时饱腹,等富户的荒地开垦好,再行租种,童氏及六郎一家,便是这其中趁机扩充地盘的富户。

大郎没再趁机多购置地,嘴多贪不烂这个道理他懂。何况,福地林庄已是很出风头,若是他的地盘太大,对他来讲,不是什么好事。倒是陈董,将积蓄全部用于买地,此时的荒地,可比她花那三百两银子买地时便宜许多。

入冬后,生活在临时安置棚里的难民,本就因逃难拖垮的身子。更是忍受不了严寒,生病和冻死者每天都有,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情况越为严重,朝廷发下来的衣物被褥,根本不够用,为活命,难民开始了新一轮的逃难。抢劫偷盗之事,不时发生。

当林呈祥拿着盖有省府官印的撤销弃绝书批文,还有任命书来到林庄时,原本安置在此地的难民,已少了大半,能走的大多都走了。留下的差不多都是老弱病残,很多人已经奄奄一息,林呈祥亲眼看见从安置棚里抬出尸体。内心很是震撼。

拿着取消弃绝书的批文,大郎不是不激动,儿女的前程不再受影响,自己也能够堂堂正正的做人,不用再顾及别人的猜忌与耻笑。可是。大郎听县令读完任命书,却是未伸手去接。

临危受命。于战事上或可一搏,可这是安置难民,关乎很多人性命之事,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上许多,且气温还在下降,大郎自认胜任不了镇长之职,宁肯出资为难民购置衣物被褥,也拒官不受。

林呈祥没想到,别人都是挤破脑袋往官位上钻,这里还有不愿当官的,不过,想到刚刚看到的情景,此时受命镇长,确不是明智之举,很有可能危急全家,他也就没有强求,言道:“林大郎,本县知你为难,你且先仔细考虑,本县将任命书为你留着,等你哪日想清楚,再来找本县。”

林仲嗣与童氏得知此事,感叹道,不知是造物弄人,还是因果有序,当年因春红,大郎被父母逼迫背井离乡,如今却是春红的儿子,奔波为大郎洗冤昭雪。

晚间,齐管家来到林家,告知大郎,可安心接受镇长之职,齐庄自会相助。

对于齐家时刻关注掌握自家动静,大郎已于初时的不悦,改为坦然接受,他知齐彪不会对自家不利,反而是为保护自家,既然齐管家讲可安心接受镇长之职,齐彪必是有应对之法。

第二日,大郎便与童氏相跟着赶往县城,童氏直接去往县令府中,给宋氏治病,大郎则去县衙,找县令大人拿任命书。

到了县县衙门口,却是碰到一个熟人。

“哎哟,这不是林大老爷么,几年不见,林大老爷越发年轻,莫不是沾了福地的灵气?”

“史老爷,你来此地何事?莫不是遇到了官司,要县老爷为你伸冤?”

“伸冤?林大老爷说笑了,遍地饿殍,冻死之人无数,哪个不冤,县老爷哪里伸的过来,我找县令大人有点私事。”

“哦?看来史老爷与大人交情匪浅,史老爷既有事,还是赶快进去,非常时刻,大人时间紧迫,耽搁不得。”

“林大老爷言重了,你来县衙,可是有事?”

“无事,路过,史老爷你自去忙就是。”

没想到史廖良也会来到这偏僻的多陵县,大郎暗叹晦气,他对史廖良真的是一点好感也无,想起当年史斌华想要侮辱自家妻女,大郎恨不得撕碎那小畜生。若不是在县衙门口碰到,史廖良又主动与他搭话,怕别人猜疑,引来不必要的闲话,他根本就不会理会史廖良。

史廖良此时找县令有事,大郎要再找县令,不可避免要与史廖良同往,大郎心中厌烦,想着过一会儿再去,便往林家在县城开的成衣行而去。

如今不太平,大郎出门除谭六跟随外,另外还带了两个护卫。

林家如今所有的护卫,都是此次水灾从良平镇跟随而来,史廖良是良平镇最大的药商,林家是良平镇最大的地产商,两家少不了打交道,这两个护卫恰巧都认得史廖良,而且二人对史家都极为厌恶,自家大老爷与史廖良对话时,两人全心戒备,直至大老爷与史廖良分开,两人才松懈下来。

谭六观二人神情,便知必是有原委,想着凑空档问清楚,他是大老爷的长随,负责大老爷的安全,必须要将一切不利于大老爷的情况掌握。

到达林家成衣行门前,谭六上去敲门。难民受冻,成衣行首当其冲被抢,粮铺与饭店也不免于难,林家干脆将所有店铺关门,待平安之后,再重新开业。

大郎在等待之时,眼神余光瞄到一个熟悉背影,却也不敢肯定,便走上前,试探着唤道:“司马老爷?”

那人徐徐转过身来,看清面目,大郎心中一震,又问道:“可是司马老爷?”

“林老爷,久违了,在下正是司马鑫。”

此时成衣行门已开,谭六请大郎进去,大郎问司马鑫:“司马老爷,天气寒冷,司马老爷若无急事,随我进去坐坐,暖和一下可好?”

“也罢。”司马鑫那鼓囊囊的披风内动了一动,跟随大郎进了成衣行。

自司马鑫与司马茹素,也就是现在的陈董断绝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