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锦一拍小胸脯,一脸自豪的冲着刘宁炫耀着,大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小嘴咧得跟裂口女似的,那开心的小模样,只差没高声喊出一句“我是公公我自豪”。
“墨墨哥,小锦说的没错吧?”黄锦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张墨,眨巴着大眼睛问道。
张墨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酸溜溜的声音从旁边冒出来,“我家锦儿说的,当然一点错也没有!”接着就见钱宁那张阴沉的老脸出现在两人面前,接着一双手分别按在两人胳膊上,猛得一用力,身体往前一挤,硬生生的将黄锦挤到一边,几乎要跌倒。
钱宁长臂一揽,轻轻松松的将黄锦揽在怀中,接着身体随着黄锦刚才跌倒的方向,又连续转了好几个360度的圈圈,确定将怀里的黄锦转得七上八下,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之后,方才站直身子,任由因晕转的黄锦而丧失反抗能力的,无力的靠在自己的怀中,声音温柔的说道:“锦儿姑娘,小心跌倒喔!”
跌你妹的!明明就是被你撞飞的!黄锦抬起头,恶狠狠的盯了钱宁一眼,想了想,犹豫再三,还是一脸虚弱的小脑袋又重新埋进钱宁怀中。
伤心啊,为什么像我这样的美人,却只有钱宁这样的烂胸口靠呢?不公平!
钱宁和黄锦在这边打打闹闹,而一旁的朱厚照却趁虚而入,趁机抱住张墨空出的那只手臂,用示威的目光看了刘宁一眼,开口说道:“墨墨哥,你看这些士兵训练的怎么样?”朱厚照兴致勃勃的指着城墙下那些,随着鼓点声,时聚时散,不同变换着队列的士兵,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张墨,那眼神火热的只差没说一句“都是我训练的,你表扬我吧”。
“不错,挺……”对于见过国庆阅兵仪式和N多大型开幕式团结操的张墨来说,朱厚照表演的这点东西根本就不够看,不过小孩子嘛,总是需要被人肯定和夸奖的,只是他话还没说完,城下响起一阵炮弹的声音,接着是刘宁略微有些慌张,但不难听出其中兴奋之情的惊叫声,“哥哥,他们身上那是火统吗?宁儿还是第一次见。”
“宁儿没见过吗?”张墨用怀疑的目光看了一眼刘宁,耐心解释道:“我大明每五千士兵为一营,每营士兵除了步兵之外,还有骑兵,骑兵皆配备了一把火统和一柄马刀。另外每营还配了炮兵若干人,也是每人一把火统,可以说我大明除了锦衣亲军以及各衙门的护军之外,每一营都配备了火统,宁儿你竟然没见过?”
“平常总是在代王府待着,哪里也不能去,所以……”刘宁低下头,声音有些沮丧。
“没关系!现在宁儿你有哥哥了,你想去哪,跟哥哥说一声,哥哥带……皇上,你怎么了?嗓子不舒服?”张墨一脸不满的看着,涨红着脸咳得个不停的朱厚照,没好气的问道。
“没……没什么……”朱厚照死命抓住衣袖,勉强挤出一个笑脸,庆幸今天穿得是戎装,全铜的铠甲抠不动,不然衣袖都非让他抠烂不可。
“皇上,你要不舒服,可以先下去休息休息,哥哥有我陪就行了。”刘宁紧紧抱住张墨的手臂,以看人贩子的眼神看着朱厚照,不客气的说道。
“朕是九五之尊,真龙天子,怎么会不舒服?你这样小丫头不要乱说话,信不信……”朱厚照手指着不但不惧他,反而一脸嚣张的挺着小胸脯的刘宁,沉思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句很有杀伤力的台词,“信不信我让墨墨不理你。”
“哥哥才不会不理我呢!”刘宁一吐小舌头,冲着朱厚照炫耀道:“上阵父子兵,杀猪亲兄妹,哥哥怎么会不理我?皇上,你要知道……你要是和我哥离婚了,你就和他什么关系也没有了,但是我呢……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就算哥哥要离开我,他还是我哥哥,这点是永远不会变的。哥哥,对不对?”刘宁扬起小脸,满脸笑容的看着张墨说道。
“呃……”张墨用力抓了抓头,这个问题,似乎不怎么好回答,“小孩说话,大人闭嘴。看阅兵,继续看阅兵……”一边是妹妹,一边是老婆,当个男人真不容易,两边和稀泥,还两边不是人,我是不是应该上论坛去发个帖——妹妹和老婆不合,我该怎么办呢?
“血?缘?关系?”朱厚照敏感的抓到刘宁话中的关键词,瞪大眼睛看了看刘宁,又看了看张墨,再看了看张墨,又看了看刘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两人虽然美貌程度不同,但五官竟然有九分相似,只要不是太瞎的人,都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再加上刘这个姓……墨墨以前不就姓……
“碰碰!”城下的操练依旧在进行的。
三百士兵分作三行出列。列队后,第一行士兵抬起手中火统便朝东方空地射击,而后两列士兵则立在第一列士兵身后装弹药。待第一列士兵射击完毕后,转身退后后面队列,填充弹药,而早已填充好弹药的第二第三列士兵则上面补上第一列士兵的空缺。
接着第二列士兵继续射击,待第二列士兵射击完后,再学着刚才第一列士兵的样子,回到后方队列继续填充弹药,射击的事则交给第三列士兵。
如此轮番射击,则可形成源源不断的火力攻击,往往敌人还没跑过来,就已经歇菜了。
推销!一定要好好推销!这三段射击法明明是沐英发明出来的,大明军队用此招对付蒙古人,也是屡战屡胜,结果事到五百年后,大家都只记得织田信长那个日本流氓。
这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人太要脸,推销手法又不给力,日本人不要脸,游戏出了一个又一个。
张墨不是第一回看勇士营操练,但每一回看带给他的震撼都那么大,在后世的宣传,尤其是广大不负责导演拍得不负责影视剧里,中国古人都是排斥枪炮,拒绝接受先进武器的老顽固,大刀长矛弓箭成了军队的形象符。
特别是《鸦片战争》这样的近现代影视剧中,导演们更是喜爱拍手持大刀长矛的中国人,被外国入侵者用洋枪洋炮干掉的悲壮场景,以此体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真谛。
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张墨在首次见到,人手一只现代化火统的大明军队时,有点接触不良大脑短路。沉思良之后将军队改革条陈上那条“装备现代化武器”划掉,而改为写上“开发新产品”和“严抓产品”质量。
起点的穿越文张墨也看过,十本里至少有三本是穿越回明末的,虽然影视剧给他的印象太深,以至好一段时间无法接受一个现代化的大明军队,但反应过来后,张墨立刻想到十本穿越回明末的小说里,十本都会提到的问题——因为生产火器的军户地位低下,生活困苦,没有生产积极性,直接导致火器出来的质量不好,容易炸膛弄伤人,以致后来的大明士兵都无人敢在战场使用火统。
除了质量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人废事。土木堡之变,直接使文官的地位凌驾于武将之上,往往一个五品武将还需要向一个七品文官下跪。普通士兵更是比街上的乞丐地位还不如,军人的精气神全然没有,整个军队从上而下糜烂不堪,这样一支军队还能指望他们去保卫祖国?
而成化弘治都是符合文官要求的皇帝,以天下大同为已任的文官,自然不会对火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感冒,成化和弘治自然也不会去和文官们对着干。
再后来出了个不爱当皇帝,爱当将军的正德,虽然火器的研发并没有好转,但军备却有所提高,只是随着正德很快的驾崩,嘉靖的上台,大明军备很快又回复到老样子,以致于十几个鬼子就能游荡到南京城下。
当时大明的军队卫所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各抗倭将领纷纷采用募兵的形式重建新军,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戚继光的戚家兵,戚继光在张居正的帮助下掌权后,虽然努力在军队中实行大力改革,但那时的火统比起永乐时期已经落后很多了。
但就是这落后百年之久的火器战法,也曾在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中,将万恶的小鬼子打得嗷嗷直叫,为大明火统史的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绝对不能再让这种事发生了!张墨在心里暗暗发誓,开发新产品和抓产品质量都好说,工部不配合制作新的火枪,内廷一样能制作新的火枪,完全不需要外朝合作,只要洒得出大把大把的银钱,自然会有无数工匠去争先研发新产品,实在不行还可以去派人东厂的番子去外国人那里偷技术。
至于质量也好说,一方面用甜枣——和以前在皇庄里一样,采用“多劳多得”的方法计算工资,不怕工匠不拼着老命造火统;另一个方面用大棒——每造出一批火统都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