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ztxt.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作者:彼得.杜拉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949年时没有人会预料到IBM 会成为计算机巨子,更不用说通用电气或西
门子这些工业霸主会败得如此彻底了。同样的,1910年或1914年,当汽车股票还
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宠儿时,没有人会预测到通用汽车和福特会幸存不来,而且
日益红火,而大家普遍看好的Packard 或Hupmobile 却消声匿迹了。当19世纪七
八十年代现代银行刚刚起步时,同样也没有人会预料到德意志银行会吞并德国许
多老式的商业银行,而成为该国第一大银行。

预测某一个产业是否将变得重要并不难。从历史记录来看,每一个产业在繁
荣阶段,即我所说?quot;窗口〃 期,都会成为一个主要产业。问题是,在这个
产业中,哪一个公司将幸存,进而成为领导者?

这种节奏——先经过一段兴奋期和投机狂热期,接着是残酷的淘汰期——在
高科技术领域尤为明显。

首先,这些产业比较引人注目,从而吸引了大批加人者和资金,人们对它们
的期望也高于其他产业。从事普通行业,如鞋油和制表业而发家的人比通过高科
技致富的人要多。但是,没有人会期望鞋油公司成为10亿资产的企业,而且即使
他们建立的只是一个健康、现代的家族企业,也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失败。高
科技产业却不是这么回事,它是一〃 高一低游戏〃 ,中间份子是被人看不起的。
这使高科技创新天生具有很高的风险。

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科技没有利润。全球的计算机产业始于19471948
年。直到80年代初期,即30年以后,整个产业才达到盈亏平衡点。确切地说,一
些公司(实际上都是美国公司)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赢利了。而业界巨子IBM 在
更早的时候就赚了大钱。但是,纵观整个产业,少数几家成功公司的赢利被其他
公司的巨额亏损抵消了。例如,大型跨国公司因为损失巨大,他们进军计算机领
域的意图才胎死腹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每一个早期的〃 高科技〃 热潮中——19世纪初的铁路热
潮、18801914 年间的电气设备和汽车热潮及20年代的家用电器和收音机的热潮
等等。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必须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上
投人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有资格参加竞赛。高科技确实必须越跑越快,才能处于
不败之地。

当然,这是它的魁力之一。但是这也意味着,当大淘汰来临之际,产业内只
有少数几家企业有雄厚的财力坚持下去。这就是为什么高科技企业比其他新企业
更需要财务上的远见,以及为什么从总体来说和其他新企业比较,高科技企业的
财务远见总是更为罕见的原因。在大淘汰期只有一个存活之道:企业家管理(将
在第十二至第十五章讨论)。使德意志银行从当时炙手可热的金融机构中脱颖而
出的一个原因是,乔治。西门子经过深思熟虑,建立了世界一流的高层管理小组。
杜邦公司与联合化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杜邦在20世纪初创建了世界第一个系统的
组织结构,制定了世界第一个长期规划书和世界第一个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而
联合化学却只是任由一个聪明的自我主义者来管理。但是这不是全部。那些在最
近的计算机大淘汰期败落下来的大多数大型公司——如通用电气和西门子——通
常都被认为实行了一流的管理。福特公司虽然在大淘汰期有出了名的管理不善,
但是它却幸存了下来,尽管有些勉强。

由此看来,企业家管理很可能是幸存的前提条件,但却不是保证。在淘汰时
期,可能只有局内人(也许连他们都不知道)才能真正了解在几年的繁荣期增长
迅速的基于知识的创新公司是否管理得力,如杜邦公司,或根本无管理,如联合
化学公司。等到我们知道的时候可能已经太迟了。

赌一把接受力

要想获得成功,基于知识的创新必须〃 够火候〃 ;必须有人接受它。这是基
于知识的创新本身固有的风险,而且也是其独特的威力所在。所有其他创新利用
的是已经发生的变化。它们满足的也是业已存在的需要。但是基于知识的创新本
身引发变革,它的目标是创造一种需求。没有人可以预先知道使用者对它的态度
是接受、无动于衷,还是极力排斥。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无论谁发明了治疗癌症的药品都不用担心〃 接受〃 问题。
但是这样的特例少之又少。对于大多数基于知识的创新来说,接受是一场赌博。
成败的几率是未知的。也许它有很高的接受率,只是没有人认识到它;也可能当
每一个人都确信社会正在热切地期盼某一个创新时,却没有人接受它,甚至还存
在很大的抵触。

以高尖全能的面貌出现的基于知识的创新以迟钝反应告终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个典型的例子是,普鲁士国王预测铁路这个新玩意将会遭受失败,因为他认为
〃 当人们能够骑马就可以不花钱在一天之内从柏林跑到波茨坦时,不会有人付昂
贵的价钱乘坐一小时到达的火车〃。但是,当时并不只有普鲁士国王一人对铁路的
接受度产生错误判断;大多数〃 专家〃 都有倾向于他的观念。同样的,当计算机
出现时,也没有一个〃 专家〃 会想到企业会需要这样的新玩意。

相反的错误也同样普遍。〃 每一个人都知道〃 存在真正的需求,但是当这个
需求可以解决时,人们却对它无动于衷或抵触。同一个权威在 1948 年时说,没
有企业会需要一台计算机,几年以后,即1955年,他又预测,计算机将在10年之
内〃 使学校发生革命性变化〃。

德国人认为电话的发明人是Philip Reis ,而不是贝尔。Reis确实在1861年
建造了一台可以传输音乐的仪器,与传输话音的设备很接近。但是他因过度沮丧
而放弃了。没有人接受电话机,根本对它不感兴趣,没有渴求。大家普遍的态度
是〃 对我们来说电报就已经足够好了〃。然而当15年以后贝尔为他的电话申请专利
时,社会立即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以德国的为最热烈。

这15年内接受情况的天壤之别并不难以解释。美国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这两
个重大战役证明电报根本不〃 足够好〃。但是关键之处并不是接受态度的变化,而
是在1861年,当Reis在科学大会上演示他的仪器时,每一个专家都很乐观地预测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接受它的,然而每一个人都错了。

当然,也可以说这些专家是正确的,而且常常是对的。例如在18761877 年,
他们就都知道人们会接受电灯和电话——他们都预测准了。无独有偶,爱迪生在
19世纪80年代开始发明留声机时,也被当时的专家看好,事实再一次证实专家在
人们对新设备的接受能力方面的推测是正确的。

只有事后我们才能判断专家对人们接受这些或基于知识的创新的能力的推测
是否正确。

即使在事后,我们也不一定就能知道为什么某个基于知识的创新会被接受或
被拒绝。例如,没有人可以解释为什么语音拼写法会受到如此激烈的反对。每一
个人都承认非语音拼写是学习读和写的障碍,它迫使学校把大量时间花在提高阅
读技巧上,而且必须对儿童中比例不相称的学生阅读障碍现象和遭遇的感情上的
创伤负责。语音拼写的知识至少已经存在100 年了。用语音拼写的方法已经在两
种问题最为严重的语种上得到实施:英语用任何数量的音标字母;日语用48个音
节的假名。这两个国家都有成功地转向语音字的邻居。德文19世纪中期进行的拼
写改革成为英国的成功范例;日文则仿效了同样成功,而且更早的韩文语音改革。
然而,这两个国家对这种急需的、非常理性的,而且有实例证明是安全、方便和
高效的创新没有表现出一丝接受的意愿。为什么?虽有许多解释,但没有人真正
知道其中原因。

在基于知识的创新中,没有办法可以消除风险因素,甚至无法降低风险的程
度。市场调查也无济于事——没有人能够对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进行调查研究。意
见调查可能不仅仅是无用,恐怕还会产生破坏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调查基于知
识的创新的接受力时至少要表明经验与〃 专家意见〃。

然而我们别无选择。如果我们想要基于知识的创新,就必须赌它的接受力。

在基于科学和技术新知识的创新中,风险最大。当然在当今最炙手可热的领
域风险尤为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