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一开始便跟黛玉扯起这沁柳园的历史来了,说贾家祖上怎样的风光,又说将来元春又是个有造化的,将来宝玉若是有了出息,必然是要跟荣国公一般了。
黛玉忍了笑没有说话。王夫人便更带劲了。说什么宝玉从小跟着姐妹们一起长大,现如今黛玉初初过来。他瞧着新鲜,难免跟黛玉亲近了些,还请黛玉不要厌烦了他。又说这沁柳园当初连元春都未曾住进来过,在老太太心里,黛玉定然是比元春还要重要的。
黛玉由始至终都闷着头不说话。王夫人见敲打不出来一个字,况且自己的讽刺黛玉似乎完全没听明白,便气呼呼的出了沁柳园。
王夫人这番话没使得黛玉动肝火,倒是把芷兰气了个倒仰。若不是春绯拦着她,她早已经要跳起来打人了。
等王夫人一走,芷兰便跟在黛玉身后碎碎念了起来。语气中都是对王夫人的不满。从此以后,芷兰便视王夫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听到她的名字都要轻啐一声。若不是因为贾敏身子不好,芷兰恐怕还会一五一十的写信告诉了贾敏。
春绯那次倒是没有立即跟上来,而是把王夫人坐过的椅子上上下下让人擦了三遍。就连沁柳园的偏厅也让扫撒的丫鬟彻底清洗了一遍。等黛玉日后回忆起来,才恍惚觉得王夫人当初喝茶时用的那一套名贵的茶具,都已经不见了。
黛玉心中偷笑,却也不问那一套茶具的下落。只是她身边的这两个大丫鬟,对王夫人便没有好脸色看了。对王夫人的儿子贾宝玉,更没有好脸色看了。
那日王夫人来了沁柳园之后。黛玉便跟贾母请辞回了林府,贾母怎么挽留,黛玉也说是府中有急事要处理,非回去不可。
只是黛玉揣度着,多少是紫鹃在沁柳园里听到了什么风声,便告诉了贾母。因此贾母才会在她每一次来时都问,是不是府中有谁怠慢她,才让她久不过来。
黛玉每次只是立即否认,贾母心中便更是暗恨了。
她和王夫人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况且王夫人的心思她也清楚,只是没想到她会这样下她的脸,暗地里去找黛玉的麻烦。
其实薛宝钗这人,贾母却是怎么也讨厌不起来,况且她还顺从的很。只是黛玉毕竟是自己的亲外孙女,虽然喜欢闹小性子,但是毕竟是连着血脉。
虽然现在她是贾家的老祖宗,贾家人都顺着她敬着她,但是这些年王夫人经营下来,她也逐渐的感觉到力不从心了,王夫人虽然表面上对她唯命是从,但是暗地里没少做忤逆她的事情,她虽然心中清楚,但是却不能说出来,免得还在人前显得弱了几分。
现在她年纪大了,也不能常常出去,宫中的元春也就只能常有王夫人联系着。她能抓住的,也就是从小养到大的宝玉了。
若是宝玉将来娶的是宝钗,那自己的晚年说不定还不如现今这个样子。但是若是黛玉能进来,有她帮衬着,情况便会完全不同。
况且薛宝钗怎么说都是商家女,薛蟠瞧着便是个不成气候的,将来能给宝玉什么帮助,薛家能不拖累宝玉便万幸了。黛玉却不同,林家是五代书香世家,林如海现如今是户部尚书,手中是有实权的。况且她瞧着皓玉是个用功的,有林如海在,他的前途也差不到哪里去。
虽然宝玉没有袭爵,要娶林家的嫡女,确实是有些勉强。但是贾敏是她亲姑娘,她若是能说服贾敏亲上加亲倒也不是不可能。
在贾母心中,贾宝玉是极其聪明的,只是现在贪玩了些。她想着等贾宝玉将来懂事了,考了功名,宫中又有元春在,和林家的婚事倒也不算是空想。
最重要的是,若是现在宝玉和黛玉相处的好,她在贾敏更前便更有说服力了。因此贾母这才不理会黛玉的婉拒,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发人去林府中请黛玉过来。
黛玉虽然这几个月来了几次,却也是当天来便走了。上一次本来说好了要陪着贾母住上几日的,却也因为王夫人的敲打生了一顿闷气,当天便不管不顾的回了府。想到这里,贾母对王夫人便又多了几分不满了。
因此黛玉的这般说辞,贾母是完全不相信的。自从元春封了昭仪,王夫人便越发难管束了起来,前几日还暗地里杵了她一句。贾母便想着日后找时间敲打敲打王夫人,让她不要得意的忘了形。
“陪着我住几日也好,你母亲又在养病。不能上京来。我见着你,也算有了些念想。若是连你也不多陪陪我,我一个人还有什么意思。”贾母说着,几乎是哽咽了起来。
黛玉却是被吓了一跳,贾母这话可就严重了起来。她左右看了看,见四周也只有自己的丫鬟和贾母身边伺候的鸳鸯。便吁了一口气,又哄起贾母来了。
没过一会儿,翡翠便进来说戏台子已经搭好了。
黛玉这才知道贾家今日不仅仅是摆宴,竟然还搭了台子请戏班子唱戏。
她看了一眼贾母。却见贾母笑眯了眼:“好好,你们打发人去大门外守着,若是来了客人便好生请进来。不准怠慢了。”
翡翠笑着应下了,便匆匆出了门。
又跟黛玉说了会儿话,贾母让鸳鸯看了看时辰,便打发玻璃去把凤姐儿和王夫人请到这里来。又吩咐人去把三春请过来,最后才打发了人去梨香院里说一声。
“这回倒是让玉儿见见我娘家的一个侄孙女。倒是跟你差不多的年岁,长的粉雕玉琢的,倒是颇惹人喜爱。”说着贾母便叹了一声,“说起来这孩子也命苦了些,从小便失怙失恃的。跟着她叔叔婶婶过活,难得还养成开朗的性子。前两年我倒是常接她到府中来玩耍。只是后来她随了叔叔一家到任上,今年春才回来。”
黛玉便猜到贾母说的必然是史湘云了。
她记得史湘云在原著中出场却是元春省亲之后了,之前也说过她和贾宝玉是亲梅竹马长大的,便猜想着她定然是小时候便常来贾家了。
想着原著中史湘云的样子,黛玉倒是勾起了一丝兴趣。这样说起来,她倒是提前和史湘云见上面了。
直到身处红楼之中,黛玉才知道现在所经历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而已,这是活生生的生活,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每个人的性格便都会改变。因此她遇到的,本以为很熟悉的人,却跟原著中形容的不是完全一样。
却也不知道,她身处的这个世界,史湘云的性格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外祖母说的,必然就是史家的姑娘了,玉儿倒是真的想见见这位史姑娘。”黛玉便歪着头看了贾母一眼。
贾母的心思她多少也能猜到。
王夫人和贾母的持久战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贾母是绝对不会如了王夫人的愿让宝钗进门的,这样贾母日后便会处于弱势。
而贾母手中,自以为握着的两张牌,便是黛玉和史湘云了。黛玉便暂且不提,这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必然和贾母更加亲近一些。况且史湘云没了父母,门第上不如黛玉,和宝玉的婚事多少更容易一些。
原著中史家多少是愿意和贾家结亲的,不然也不会让史湘云在贾家住了那么长的时间。只是贾母和王夫人打着持久战,中间还夹杂着黛玉,便一日一日的拖下来,不能给史家交代。
而原著里,湘云比林妹妹更幸运一些。她没有了父母,但至少还有族亲,她的族亲也不会看着湘云一日日的在贾家耗着,后来也弃了贾家给湘云另说了一门亲事。
第154章 湘云
“玉儿怎么会知道云丫头,可是先前见过她?”贾母听黛玉这般说,倒是惊讶了起来。
黛玉笑了笑:“倒是无缘得见,只是外祖母是出身史家,如今史家一门两侯,史大姑娘的事情往年间也听母亲提起过。”黛玉便都推到了贾敏的身上。
贾母听着却也伤感了起来:“要说我这个大侄子人性才情却是顶顶好的,却也没料到世事无常,可怜了湘云从小便……不过湘云的性子也讨喜的很,玉儿和她是正经亲戚,自然要和她多亲近亲近。”
原来贾母见黛玉对贾府的姐妹们态度上说不上热络,就见着薛宝钗倒是和贾府上下各个都相处的好,心中早已经是急不过了。况且史湘云是史家的姑娘,跟王家的关系说起来也远了些,更遑论是薛家。
黛玉听贾母这般说,却也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史湘云这人性子看着大大咧咧,但是暗地里偏偏又聪明的紧。若是她看你顺眼,跟这样的人交往便不用费心机揣度,但若是她看你不顺眼,口无遮拦之下便会挤兑死你。
虽然她这样的性子看着实在是难得,但若是史湘云真是这样的性子,黛玉恐怕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说到底,黛玉也在内宅里生活了好几年,林家还算人口简单的,就那么多的门门道道。
当初原著中说史家的时候,是说“阿房宫,三百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