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阳城是全郡的政治经济中心,现在抗洪的非常时刻,各种抗洪的指挥和物资调度都从这里发出去,因此本地官员本来就已经焦头烂额了。现在大量灾民涌入,又增加了灾民安置、秩序维护等一系列问题,而且一旦没有处理好,就发生哄抢物资、围攻衙门的事情。所幸每个郡都有大量军队驻扎,所以此时许多军队不得不抽来维持城内的秩序,而没有投入到抗洪的第一线。
楚剑锋一进入德阳郡的范围,郡守郑守义便带了一干官员前来迎接。因为到了德阳郡地界,楚剑锋便放慢了行进速度,一边听郑守义汇报情况。听到德阳城的情况后,楚剑锋不禁皱了眉头。军队毫无疑问是最有效的抗洪力量,如果军队不能投入一线,那将是极大的浪费。
于是,楚剑锋决定,不去德阳城了,而是直接到抗洪的一线去视察。当晚,也就在附近的军营过夜。他这么考虑,主要是怕城内的灾民涌上来请愿,到时候难免秩序失控,而直接到一线,这里的灾民都在抗洪,自然没那么多时间请愿。
第二天,楚剑锋在郑守义的陪同下到了玉带河旁边。和现代抗洪类似,大家也是扔石料进河里进行封堵决口,不过由于水流湍急,收效并不大。尤其是靠近下游一侧的堤坝,不断地被冲刷,致使河堤上大大小小的决口越来越多,很容易就变成整体的溃坝。
楚剑锋参加过不少抗洪抢险,以前抗洪抢险都是用沙袋,这里没有编织袋,大家都用有一种叫埽的竹制笼子,里面装上大石头,也起到沙袋的作用。不过这种埽本身重量不轻,所以需要许多人一起搬运,而且需要往里面填充大块的石头,远不如沙袋方便。
楚剑锋见了,便问是否有麻布袋。这自然是有的,麻类植物的织物还是老百姓最常用的,既有麻袋麻绳这样的用品,也有用作鞋帽的,还可以用来造纸,算是用途最为广泛的经济作物。很快,便有人送上了一个个大大的麻袋。楚剑锋让人拿来铁锹,到河道附近一处沙堆,用铁锹往麻袋里面填沙,然后扎紧袋口,便制成了一个防洪沙袋。由于这种沙袋一个人就可以背得动,而且力气大的可以一个人背几个,加上沙子取材方便,于是一时间沙袋竟然比埽更受欢迎,郑守义也下令到处征集麻袋。
由于楚剑锋露了这么一手,在参加抗洪的广大军民心目中,地位一下高大了不少。而且楚剑锋很亲民,不需要前呼后拥,而是亲自参与装沙袋等工作,又与抗洪军民一同吃饭,在他的身先士卒带动下,郑守义及各级军官乃至文官,都亲自参与到抗洪的一线工作中,一时间军民士气高涨。
楚剑锋见鼓舞士气的目的达到了,便开始询问洪水的情况。郑守义只能说出洪水的灾情,却对玉带河上游有多宽、下游多宽、水流速度如何等等一无所知。就在楚剑锋要发怒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抗洪的中年男子开口道:“皇上,草民有一幅河图,可能有陛下要的资料,陛下要不要看看?”
若是换了另一个皇帝,这人都不会有机会和他说话,更别说向皇帝递东西了。可楚剑锋却立刻道:“好啊好啊!”
那人从裤袋上掏出一卷丝绸样的东西,已经脏兮兮了,递给楚剑锋。楚剑锋倒也不嫌脏,直接接了过来,展开一看,却是一幅详细的水文图。这图从玉带河的发源地开始,一直画到途经大楚、大吴两国,最后在大吴国入海,其中较大的支流和途经大一些的村庄城镇都标明了。更重要的是,根据河道的宽窄变化,水图中表示河流的线条也有粗细变化,一些重要的地段还标明了大致的数据,如河道宽度、河水流速等。应该说,这幅水文图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是极为先进的了。
楚剑锋惊讶地问道:“这位阿伯,这图是您画的?”
那人摆摆手,道:“我一个人如何能画出这么详细的水图。这是我们家花了五代人,从玉带河的源流一直到入海口一一走访勘测绘出来的。我们家的传人,每一代都有一幅这样的图,并且要求对图上的东西进行增补。这是我绘制的,我侄子手上还有一幅更详细的,像一些河道宽度和河水流速,他都重新进行了修正。”
郑守义道:“那你还不让你侄子拿那幅图出来,呈献给皇上。”
那人道:“我侄子到下游绘制水图去了,如果皇上会去波阳郡,那说不定会碰上他。他叫贺泓勋,今年十八岁。”
楚剑锋惊讶道:“十八岁就开始画水图了?太厉害了!”
作者有话要说:
、贺家叔侄
旁边有人道:“贺阿伯是最了解玉带河的人,好多天前就说玉带河会决堤,后来果然就决堤了。”一个人说开了,便许多人接着附和,不外乎是说每一代贺家总会出一两个怪胎,既不事生产又不考功名,专门画水图。旁人看来,这是怪胎,而楚剑锋却知道,这里面蕴含了一个由家族来传承的梦想,关于水利的梦想。
于是,楚剑锋道:“贺阿伯,您愿意到朕身边来做事么?”
众人都暗叹贺阿伯的好命,像这种不事生产不考功名的怪胎,若不是碰上了洪灾,一辈子都不会有出头之日。谁料,贺阿伯却道:“草民谢皇上的好意了。草民已经年过四十了,不想再离家了,只想在玉带河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治水之事。如果皇上不嫌弃,可以去找刚才草民说的那个侄儿,他还年轻,如果能得到皇上赏识,必能将治水之技发扬光大了。”
楚剑锋道:“贺阿伯既然不愿入京,朕也不勉强,但驻守玉带河、负责治水,总是可以的吧?”
贺阿伯点点头,道:“这是当然。”
楚剑锋道:“那朕就任命你为玉带河水文局总管,正五品,负责玉带河全流域的水文监测。呃,还不知道贺阿伯大名?”
贺阿伯道:“草民贺成鑫。”
楚剑锋点头,道:“好,贺成鑫,以后你负责建立起玉带河全流域的水情监测和示警,绘制详细的水文图,朕拨给你五十个人,够不够?”
贺成鑫道:“这是够了,可草民负责了这个事情,那草民那侄儿还能做什么?”
楚剑锋道:“朕还没有见到他,待见到他再看看他能做什么吧。如果只会绘制水文图,那到时候可以接替你做这个水文局总管;若还会一些别的,朕还另有安排。”
贺成鑫点头道:“皇上英明。不过,既然皇上让草民当了这个水文局总管,那臣就说一句,现在这里大坝决口,对下游来说很不妙。这一波洪峰虽然下游没事,可玉带河在波阳郡进入大吴国境内。因为大吴国有一段河道较窄,经常有水患,于是大吴国去年新修了边境的水坝,一旦再有洪峰过来,洪水过不去大吴国就会倒灌回来,波阳郡就有可能漫水。泓勋便是去波阳郡报信了,但当地官员是否相信,却很难说。皇上还是赶紧在后续洪峰之前赶到波阳郡看看吧!”
楚剑锋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便对郑守义道:“这里就交给你了。抗洪的事情上,你要多听听贺阿伯的意见,贺阿伯很有经验的。还有,朕听说城里有许多灾民,你可以出工钱让其中的壮年男子来这里抗洪,一方面可以赈济他们,另一方面也避免太多灾民涌入城里闹事。还有,让白将军调一些粮食过来灾区,防止出现短缺的情况。”
郑守义一一应了,楚剑锋才又带人往波阳郡去。
在波阳郡,楚剑锋很容易找到了贺成鑫口中的侄子贺泓勋。他被关在波阳郡的大牢里,罪名是妖言惑众。楚剑锋知道,定然是他说洪水会来,要波阳郡防洪,于是被郡守朱公西抓了起来。
楚剑锋一到波阳郡,就让朱公西将贺泓勋放出来,向他赔罪,并请教防洪之法。对此,贺泓勋很是惊诧,但并没有过多表示,便立刻讲起波阳郡的防洪形势来。他讲的和之前贺成鑫说的差不多,波阳郡原本河道宽阔,因此很少发生洪灾;可因为大吴国为了防止自己的水患,在河道上修了水坝,用水坝来调节洪水的水量,这样一来,一旦水量过大,那洪水势必倒灌回上游,从而在波阳郡发生溢流。这是典型的以邻为壑的行为,现在大楚国就成为了这个沟壑。
楚剑锋问:“既然如此,那依你之见,波阳郡该如何防洪?”
贺泓勋道:“若要防洪,自然是阻止大吴国修建大坝;若不能阻止,则加固我国境内的大坝堤防。现在这些都没有做,防洪是做不到了,现在只能减少洪水的灾情。”说着展开了自己带着的水图,这水图和贺成鑫那幅差不多,可用的绢帛更大,图也画得更大,细节也就展现得更加清晰。用现代地图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这幅水文图的比例尺要比贺成鑫那幅图的比例尺更大。在图上,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