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使星归觐九重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湛惊诧地看着她,片刻,他失望地摇摇头,叹气道,“你真的……一点儿都不了解我。”

陵卫见到由远而近的马车,立即将其拦了下来,喝声道,“什么人?敢闯先帝鸿陵?”
此时才是清晨,山坳里的雾气都没有散去,马车的到来让一片凝静的陵地显出了一丝丝的生气,但很快就被这肃穆的气息给打灭了。
凌雎从马车里探出头来,看到守陵的陵卫,急忙下了车拜会,“大人,下官是圣上永乾宫的女官,名唤凌雎。受圣上之托,带吴王殿下来鸿陵,陪皇太后娘娘越冬。”她手上也没有什么凭证,说完只好把出宫的腰牌给他看。

那陵卫听得莫名其妙,满面狐疑地接过了腰牌,见到果然是紫微宫之物,又道,“鸿陵冬天很冷,哪里有让吴王来过冬的道理?你既然有圣上的口谕,可否拿出来让我看看?”
凌雎一愣,皇帝让她带吴王来的时候已经非常虚弱,凌雎想得不够周全,没能找来执笔官写一道真凭实据。况且,她自己都觉得这理由委实奇怪了一些,吴王那么小一个孩子,来鸿陵陪太后过冬?跟谁说,都不会有人相信吧。
但是,皇帝的确是这么吩咐的没有错。

“这位大人,能否通融一下。”凌雎想了想,请求道,“请代下官去向太后娘娘通报一声,把下官的名字和前来鸿陵的事宜告诉太后。太后应该是知道皇上的意思的。”
陵卫撇撇嘴,满不耐烦地说,“太后吩咐了,任何人都不许打搅她。鸿陵是先帝安眠之地,怎是你妇孺小孩随意进出的?若没有圣上口谕,还是回去吧。”
凌雎没有想到他这么不通融,一时间有些着急,忍不住在原地走了两下。

“雎儿!”
凌雎微微愕然,看到吴王从车窗里面探出了脑袋,仍然睡眼惺忪。
“殿下!”凌雎看了那陵卫一眼,急忙走到了车窗边。
陵卫看到这个相貌清贵的小公子,稍稍迟疑,还是抱拳道,“下官参见吴王陛下。”

宋钧尧有些起床气,加上一晚上坐在马车上颠簸,连睡都没有睡好,此间不满地盯着这个阻拦他们的陵卫,闷闷地“嗯”了一声。
他刚才在睡梦中也依稀听到他们在争论什么,从腰上解下了一块九龙玉佩,丢给陵卫,“喏,这是圣上送给我的。可以进去了吧?”

陵卫慌慌张张接过了玉佩,见到正是皇家信物无疑,急忙上前来恭恭敬敬双手奉还,“殿下恕罪,只是太后如今正在为先帝诵经,往时此刻多不愿意被打搅,故而下官才斗胆阻拦。殿下请,下官这就去通告太后娘娘。”





164

164、第六十七回 故事 。。。 
 
 

因为已经到了先帝的陵地,出于对这位皇帝的尊敬,宋钧尧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跟着凌雎一起步入这片宽阔的庭园。

他们的到来惊扰了原本就守在这里的人,一位老朽年迈的宦官正在庭院中打扫,看到陵卫带来这一男一女,都是童稚朝气的模样,尤其是男孩儿,一团孩子气。
可那老宦官的目光却在宋钧尧的脸上停留,好像被什么鞭笞了一番似的,步履趔趄疾快走上前来,又在来到宋钧尧面前的时候陡然顿住,他眼睛里的浊黄在这时化作了一丝清明,满是皱纹的脸上透露出骇异。
“殿……”他干涸的嘴巴微微张开,发出了一个声音,又意识到什么,紧紧抿上。

宋钧尧歪过头,奇怪地打量着这个老宦官,只听到陵卫对那宦官说,“这是吴王殿下,荆王的嫡子。劳烦高公公先带他们去喝茶,我去通报冯大人。”他说完,便自顾自地离开了。
“……吴王?”高公公疑惑地盯着宋钧尧,那神情似是见了鬼一般。
宋钧尧看那陵卫对这老人也算是尊敬,觉得他佝偻着身子在这儿颇为可怜,便用文嫩的声音叫了一声,“高公公。”
高公公犹是一震,半晌,他默默点了下头,“殿下请跟我来。”

宋钧尧和凌雎被带到一间配殿里,由入座到端茶,都是高公公一个人在伺候,这让宋钧尧和凌雎都觉得心寒——这毕竟是先帝的陵地,难道,就没有别的下人了吗?
他们连夜而来,没有吃早点,高公公出去了一阵子,回来的时候带来了几个烧饼和两碗小米粥,摆放在食案上,恭谨地退到了一旁。
宋钧尧饿坏了,尽管是粗茶淡饭,但也同样吃得香。
他咕噜咕噜地就把小米粥给喝完了,这粥比较清淡,没有放糖也没有盐,吃起来只有小米自有的香味,很特别,很可口。他舔了舔嘴唇,满足地摸了摸肚子,瞥见那位老宦官正悄悄用狐疑的眼光打量着自己,伸出去要抓烧饼的手顿了一下,小孩儿想了想,又把手给收回来。

凌雎这才意识到自己来了这么一阵子,居然也没跟这位公公说一说来的目的,顿时满脸通红,放下了碗,用丝绢擦擦嘴角,对他满心愧疚地说,“公公,我方才忘记说了……”她也不知道那个陵卫为什么也没跟他说,“陛下说冬天快到了,让吴王来这里陪娘娘过冬。”
高公公骇然睁大了眼睛,久久地打量着这个小男孩,好像洞明了什么,默默点头。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对宋钧尧祥和地一笑,“那你们在这儿等娘娘吧。”
凌雎和宋钧尧面面相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高公公迈着蹒跚的步子消失在了庭院的尽头。

宋钧尧看看高大的房椽轮廓,房梁上悬挂着青纱宫灯,跟紫微宫里的大不相同,纵然门敞开着,照进来的晨光也没能够把这座宫殿照亮。在光与暗的交接线上,飞舞着细细小小的尘埃,轻轻飘着,安然得宁穆。
也不知道陵卫去了多久,而宋钧尧已经隐约感觉到自己被怠慢,他疑心是这里的安谧造成了他的错觉,可是望向凌雎,也发现她显出了一丝疑惑和不悦。
看来,他们真的是被怠慢了。
小男孩想到几个月前写给太后的那封信,她没有回信,没消没息,对星寰奕的事情毫无过问,不由得心里发堵,扁了扁嘴巴。

太后几乎是没有征兆地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让已经意兴阑珊的两个孩子都吓了一跳。
配殿左侧的那扇门是半掩着的,发出了微弱的声音,宋钧尧循声望去,看到一只优雅的手将门推开。那只手上挂着一串星月菩提念珠,指甲盖渡着朱润的光泽,推开门进来时,宋钧尧的心里不由得“啊”了一声。

凌珊长发并未绾起,垂下的青丝被晨曦覆盖着,身上的生白麻常服也好像沾染了清晨的尘埃,让她整个人就跟玉石雕镂而成的一般,苍白、肃宁。
宋钧尧望着她从晨光中走来,娇小纤细的身姿仿若被已经攀上山顶的万丈光芒所笼罩,带来了一种与这陵园相契合同时也格格不入的东西——亘古和永恒。

“娘娘!”宋钧尧一时完全忘记了对她的怨念,奔上前去。
凌珊已经从刚刚听到他们来到的惊诧中安定下来,见到他,温和地微笑,俯□对他伸出手,拉着他一起走到了屏风前。
凌雎连忙来到屏风边对凌珊行礼,“奴婢拜见太后娘娘。”
“嗯。”凌珊双手握着念珠,端视着仍然伫立在跟前的宋钧尧,欣慰道,“你长高了。”
宋钧尧低下头,腼腆地笑了笑。

凌雎看凌珊轻微低垂着头,好像对世上的事情已经漠不关心,对他们的到来既不惊奇也不疑惑,忍不住唤了一声,“娘娘……”
她的声音颤抖着,让凌珊抬起眼帘,似是无奈地叹息,终于问,“什么事呢?”

凌雎怔了一下,急忙把她离开以后的一年来,京中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从星寰奕坠马到燕王殉国,再到邕王被立为太子,又从绥侯退隐,到邓国公被封为常王。在发生这些事情的那段时间里,皇帝的几次晕阙也被描述其中。
她几次看到凌珊皱眉,而后那满是愁绪的眉眼变得更加云淡风轻,这令凌雎感到惶恐,最后,她告诉凌珊,这次吴王之所以会来,是因为皇帝再度晕阙。她把皇帝的话一五一十转告给凌珊,说,如果他能够平安度过这个冬天,再做安排。
听到这里,凌珊的睫毛颤了一下,微笑望向宋钧尧,伸手摸了摸他懵懂的脸颊。

又提到了星寰奕,宋钧尧抓住她的手腕,急急说道,“娘娘,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的信吗?为什么、为什么不回去看一看呢?”
凌珊怔了一下,收回手,抱歉地摇了摇头,“我的确没有收到你的信啊。”
随着宋钧尧凝住了呼吸,凌雎倒吸一口冷气,显得六神无主。
“别担心,我知道是谁没让信送到我手上。”凌珊很淡然,她安慰他们说,“他也是为了你们好。”说到这里,她若有所思一般喃喃自语,“我要是回去了,恐怕会更糟糕吧。只是……到底还是牺牲了无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