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姨家承包了几亩果园,苏锦华来的时机很好,正是桃子收获的季节。脆甜脆甜的久保桃一个得有半斤多,苏锦华每天吃得肚皮鼓鼓的,皮肤看起来更加水润润的了。
“二哥,你这也太没有男人样了,你看你,白条鸡似的!明儿咱俩到海边玩去吧,把你晒晒。”表弟从小生活在海边,皮肤黑得像炭条一样,十分瞧不上苏锦华的如雪美肌。
“好啊,明天早起赶潮去,一人拿个桶再拿个编织袋,多玩会。”苏锦华好久没有赶过海潮了,十分兴奋。
第二天天不亮,两个人就爬了起来,苏锦华用煤气灶烧开水做了四个荷包蛋,一人吃了两个,然后又揣了一袋饼干就出了家门。
走了四十多分钟,就隐隐听见了海潮的声音;穿过一片树林,眼前景色豁然开朗,两个人终于到了海边。
苏锦华十分兴奋,扔了东西张开双臂,大声抒情,“大海啊,都是水!”。
“蛤蟆啊,四条腿!”表弟也深情满满。
“表弟,你文采真好!”“二哥,小弟也十分敬仰你!”
两个人一边脱鞋,一边拍着肩头互相恭维,最后一齐抖掉一身的鸡皮疙瘩,轮着小锄头向大海跑去。
今天退大潮,海水已经退到了离海岸线两公里左右的位置,□的海滩上密密麻麻都是小孔,对着小孔一锄头下去准能带出胖胖的贝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两个人手里的塑料桶就都满了。
眼看着海水又开始涨上来了,两个人不再贪多,踏着浅浅的海水上了岸。
水桶里注了海水放在一边,表弟向靠岸的渔船要了两条臭小鱼,剖开绑在小木棍上,两个人悠哉的坐在码头的基石上钓螃蟹。
码头的螃蟹很傻,闻到了腐肉味就聚集过来,顺着小棍往上爬,而且中途绝不逃跑,势要吃到肉为止。这种螃蟹长不大,一元硬币大小,拿来做蟹酱最好,所以苏锦华今天特意准备了一个大编织袋,计划多捉点,让二姨做成蟹酱他好带回去。
这时候海边的人已经多起来了,正是暑期度假的时候,好多大城市的人追求原始海滩跑到这里来。
“二哥,有个人一直盯着你看。”表弟忽然神神秘秘的说。
“是吗?哥已经习惯了,不收他钱让他看好了。”苏锦华满不在意的说。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他早就不在乎了,不管男人女人。
“哥,他过来了。”表弟压低声音说,然后欲盖弥彰的扭过头看向另一边。
苏锦华二十几岁的灵魂可没那么多害羞的细胞,坦然的看了一眼已经站在旁边的少年。
少年十六七岁的样子,个子很高,长得英挺帅气,阳光少年的样子。不过看向苏锦华的眼光十分与众不同,仿佛苏锦华欠他两百吊钱似的。
苏锦华感受到来人奇怪的情绪,上上下下打量了少年一遍,心里十分确定,自己从未见过此人,应该不会有过什么瓜葛。
无关人士,不用理会!鉴定完毕后,把来人列在路人甲的范围里,继续钓他的小螃蟹。
“喂,你们靠这个赚钱吗?”英俊路人甲开口问道。
苏锦华继续钓自己的螃蟹,没打算理这个口气高人一等的家伙。表弟看看苏锦华的脸色,很识相的也没说话,谁叫‘喂’啊。
“喂,和你们说话呢。”路人甲提高了音量。
苏锦华不紧不慢的把一串小螃蟹抓进编织袋里,收口,然后才回头瞟了一眼该路人甲,“你一直都是这样向人搭讪的?成功率很低吧。”白长了好相貌。
“谁和你们搭讪啊!我问你们话呢!”路人甲面子有点挂不住。
“你谁啊就问我们话!小爷没空理你,一边去!”苏锦华又把木棍儿捅到了石头缝里,一副巍然不动的拽样儿。
英俊少年连吸三口气,才算放下紧握的拳头,气得一跺脚扭身走了。
“这人谁啊?真没礼貌!”
“就是。”
“二哥你比他还没礼貌!”
“谢谢夸奖。”
表弟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儿,自家二表哥的脾气和外貌相差的好多啊,十万八千里有木有?!
晒了半天,两个人收获颇丰的回家吃午饭。
午饭把带回来的贝壳用小刀开了,拿出一部分炒了韭菜,剩下的全冻在冰箱里,等着过几天和做好的蟹酱一起由苏锦华拿回去,二姨还炖了一锅猪肉炖豆角,哥俩回来前就做好了,焖在锅里香香的,米饭也特意多煮了好多。
果然,正在长身体的两个半大小子都饿坏了,每个人都加了三次饭才放下饭碗。吃完了光着膀子躺在凉席上,挺着溜圆的肚子一觉睡到了下午三点多钟。
一觉醒来,苏锦华发现只有自己和表弟在家,站在院墙上远远的看见果园里二姨和二姨夫两个人忙碌的身影。回屋一脚踢醒酣睡的表弟,两个人穿好衣服往果园走去。
路上,表弟悲哀的发现,晒了一上午的苏锦华只是皮肤有些微微发红而已,再看自己,黑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黑,都看不出本色了,照这样晒下去,恐怕二哥没晒黑,自己先要变成非洲土著了。
两个人来到果园,发现二姨二姨夫正忙着除草和围土。李慧看见两个孩子来帮忙,也很高兴。
“你们俩把苹果树那片草拔一拔,树上挂着我准备的编织袋,你俩再拔点花生、毛豆回去煮一煮,天太热,晚饭热点中午剩下的就行了。”
哥俩答应一声就去干活了。二姨二姨夫干活都是好手,果园里没几株草,两人一会儿就拔完了。果树之间,二姨见缝插针的种了点儿花生和黄豆,现在也都可以吃了,花生水分稍微还有点大,毛豆倒是颗粒饱满正是吃的时候。
两个人拔了几株花生就不拔了,都是水泡,现在拔太可惜;毛豆拔了一大捆,苏锦华怕扎,欺负表弟一个人呼哧呼哧的背回了家。
打发表弟捋花生毛豆,苏锦华在地里又掰了几穗青玉米回来,大灶烧火,蒸玉米土豆,煤气灶煮花生毛豆,晚饭就算齐了。
天擦黑二姨二姨夫回来了,一家人在院子里吃了晚饭,二姨歇了一会儿,拿出那一袋子小螃蟹开始捣碎做蟹酱。
苏锦华对于蟹酱是爱吃不爱做,看了一会儿就溜了。掰玉米时苏锦华发现二姨家育了不少的果树苗,苹果、梨、桃还有枣树苗,趁着表弟在看日本动画片,苏锦华偷偷溜进了地里。
为了保险起见,苏锦华采取间苗的方式每种树苗都偷了一点儿,也不敢多偷,然后又找干土把坑盖上,保证二姨夫看不出来就行了。呵呵,二姨夫有认知困难症,钟点都不会看,更别提数数了。
你要问苏锦华为什么采取偷的方式?一个上学的孩子光明正大的要树苗干什么?苏锦华家的土地可不适合种果树。找理由太费事儿,还不如偷。
把树苗种在空间里,发现草莓和西红柿都可以吃了,就每样摘了一堆,拿到厨房里洗了洗端了出来。
“哪来的草莓和西红柿啊?还挺好吃的。”二姨手里忙着做酱,苏锦华喂着吃了几个草莓和一个西红柿,吃完了才想起来问。
“我刚才在村口遛弯儿,碰上个回家的小贩,就剩这么点儿了,我看挺好就都买了。”苏锦华脸不红气不喘的说瞎话。
“这孩子,在二姨这儿还自己花钱,下次喊你二姨夫。”二姨嗔怪的说。
“没几块钱,卖剩下的。”苏锦华咬着草莓说。
过了几天,苏锦华的螃蟹酱发好了,二姨夫赶着驴车,把大包小包连吃带拿的苏锦华送上了中巴车,在表弟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苏锦华踏上归程。
、第六章 美好的假期生活二
回家短暂休息两天之后,苏锦华马不停蹄,再次轻装上阵,转战下一个目的地——三姨家。
三姨李维住在城里,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原来就在县里重点高中教英语,后来为了和市里工作的三姨夫团聚,自降一级,调到了市里的一所重点初中。
教师这个职业的人老是对成绩好的孩子有偏爱。原来苏锦华的成绩不上不下的,三姨就比较偏爱他大哥,这次苏锦华考得好,甚至超过了他大哥当年的成绩,三姨就十分高兴。但是鉴于苏锦华的不稳定性,三姨在苏锦华到来之前,职业病大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案。
苏锦华这次选择坐火车,因为火车有空调,下了车三姨夫来接站。
“哟,好小子,长这么高了。吃激素了吧!”出站口,三姨夫调侃着接过苏锦华的小背包。记得春节时苏锦华个头还没过一米六,半年多不见,这小子长了十多厘米,模样也长开了不少,唇红齿白的更好看了。
“三姨夫好!”苏锦华故作腼腆的和三姨夫打招呼。
“得了吧,小子,在我面前还装!快走吧,你三姨在家该等急了。”深知苏锦华本性的三姨夫打了一辆出租车载着他回了家。
三姨不擅长厨艺,三姨夫一进家门又一头扎进厨房准备晚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