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智慧枕边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哪!”他喊道,“要是拉比本人也和他们一块儿跑的话,一定是出什么事了,无风不起浪。”

费威尔先生慌忙抓起帽子离开了家门,也跟着跑了起来。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在生活中不要欺骗别人。无端地欺骗别人,不但会把自己的信誉丢了,最后受害的往往是自己。

………………………………

不能再同室操戈了

………………………………

在为人处世方面,犹太人一向崇尚豁达。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的一次内讧对我们很有启发。

那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期间,以色列抓紧时间扩编国防军。其时,国防军负责人找到以色列某一派武装“伊茨尔”的领导人贝京,要求整编“伊茨尔”。国防军领导人估计,贝京绝不会将自己亲手创造的武装拱手相送,对于贝京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政治家来说,交出武装就等于交出权力,很可能就此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但是,贝京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在贝京的影响下,以色列其他小武装也很快加入了国防军。

有趣的是,之后贝京走私武器,运军火的轮船被国防军击沉。贝京及其同伙被释放后,“伊茨尔”的成员怒不可遏,贝京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通过地下广播电台声泪俱下地咒骂本·古里安是“策划”谋害他的“傻瓜、白痴”,还夸口说,要是他愿意的话只需在“挥手之间”便能消灭本·古里安。

他警告本·古里安及其追随者,“如果我们举手反对政府,他们注定要毁灭自己。那些不立即释放我们军官和士兵的人,注定要毁灭自己”。声明还撤销了前不久发布的要求“伊茨尔”部队参加国防军和宣誓效忠政府的命令。

在当晚召开的人民理事会上,本·古里安针锋相对地指出:“有人用一支枪可以杀害几个人,‘伊茨尔’走私5000支枪足以葬送整个国家!”他的另一句话使“伊茨尔”人永远对他恨之入骨:“感谢上帝,加农炮击中了那艘该死的船!”这句话使整整一代“伊茨尔”人憎恨本·古里安。贝京的助手对贝京说:“我们干脆找机会干掉本·古里安吧,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

贝京的回答让他的下属们大吃一惊:“不,我们不能这么做,犹太人已经遭受了外人太多的欺负,不能再同室操戈了,在此危难之时,更应如此!”

这句话确实显示了贝京的政治家风范。

以色列成立后,贝京组建了“自由运动党”。他长期处于在野地位,在1973年自由运动党联合其他小党成立了“利库德集团”。1977年5月,贝京在大选中击败工党,终于出任总理,圆了他的梦。这和他豁达的处世方式是分不开的。

《塔木德》中说:“人的心胸,应该比红海更广阔。”宽阔的心胸和豁达的处世方式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

照教义上所说的去做

………………………………

公元前,古代以色列的律法师担负着宣讲教义,训诫百姓的职责,久而久之,一些律法师借着至高无上的教义,使这些律法师本身仿佛也成了公理与道义的化身。但他们自己往往就不照教义上所说的去做。

一位拉比非常厌恶这些人的行径,常常当众揭露他们的虚伪,这使那些律法师们很不痛快。一天,一个地位很高的律法师存心跟这位拉比过不去,上门来找麻烦:“我该怎么做,才能获得你所说的永生呢?”

“你是律法师,”拉比说,“律法上写的你还记得吗?”

“我当然记得。”律法师不假思索地说,“《塔木德》上记载着,‘你要尽心、尽力,既爱你的上帝,又要爱邻舍如自己’,这些,我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拉比淡淡一笑,说:“你只要照你说的去做,你就能获得永生了。”

律法师知道自己做不到这些,所以故意跟拉比纠缠:“可是,我的邻居又是谁呢?”

拉比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讲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去,半路上遇到了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钱财,并把他打得遍体鳞伤,扔在路边。一个祭司从旁边走过,四下看看没有人,就匆匆绕过倒在血泊中的遇难者,自顾自走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商人又从遇难者身边走过,他只是更当心自己的钱袋,逃离了这块危险的地方。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经过这里时,救下了遇难者,把他送到附近的客栈里养伤,并为他交付所有的费用。”

拉比讲完故事,问律法师:

“这3个人中,哪一个是那遇难者的邻居呢?”

律法师脸红了,只得回答说:“当然是那个撒玛利亚人。”

拉比接着说:“一点儿也不错,你就照着他的样子去做吧!”

世界上有许多人自以为具备高尚的品德,什么道理都懂,却从来不用行动去体现它们。只有积极地去行动、去实践,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美德。

………………………………

信仰和交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

一位修女站在她的教区学校低年级班门前,手里举着一枚闪着银光的美元硬币,对孩子们说:“谁能最先说出已故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就把这枚硬币给他。”

“是米开朗基罗吗?”一个意大利小男孩问。

“不”,修女回答说:“米开朗基罗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但他不是最伟大的人。”

“是亚里士多德?”一个希腊小姑娘说。

修女说:“不,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逻辑之父,但他不是最伟大的人。”

又有几个孩子说了不正确的答案。最后,一位犹太小男孩举起手说:“我知道他是谁,他是耶稣基督。”

“说得对!”修女高兴地答道,并马上将那枚硬币给了他。

可修女对这个犹太小男孩的回答有些惊讶。课间休息时,他找到了那个犹太男孩,问他:“兰森,你真的相信耶稣基督是最伟大的人吗?”

“当然不是,”兰森说:“每个人都知道摩西(《圣经》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向犹太民族传授上帝律法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但我知道您心目中的伟人是耶稣基督,所以,我跟您做了这笔交易。”

信仰和交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为了达成一种交易,暂时可以放弃些什么;不论如何,信仰依旧保存在你的心中。

………………………………

以柔克刚,决不正面对抗

………………………………

在欧洲,强烈的反犹太政策没能阻碍罗斯查尔德家族前进的步伐。罗斯查尔德家族瞅准时机和奥地利谈判。奥地利当时面临财政困难,为了筹集军费和发行公债,不得不答应让罗斯查尔德家族进军奥地利。经过努力,犹太人终于攻占了奥地利这块坚硬的生意冻土带。当老罗斯查尔德准备将经营范围扩大到法国以外的地域时,奥地利便是其中的目标之一。罗斯查尔德家族与奥地利的高级官员进行了接触和谈判。

罗斯查尔德家族在人选上颇费苦心。既不让才干非凡却稍嫌莽撞的尼桑去,也不让漂亮机智的五子杰姆斯去,却派为人谦恭面似憨厚朴实的次子萨洛蒙只身前往维也纳。

罗斯查尔德家族是工于心计的,知道唯有外憨内秀并有大智谋的萨洛蒙能担当此任,并肯定能出色完成任务。奥地利官方见只来了一个萨洛蒙,多少有些失望。舆论界正在极力声讨罗斯查尔德家族。萨洛蒙却是一个谦谦君子,亲切和蔼,彬彬有礼,只回避舆论攻击,决不正面对抗,只是私下里进行一些实际工作,缩小目标,温和对待。萨洛蒙奉行的原则是:柔能克刚。

既然奥地利政府看上了投资的巨额税金和连带效果,萨洛蒙就从此处下手——着手募集奥地利国家公债,并使公债附上新的形式,使得公债具有很高的利率。

当时奥国公众起而反对,并采取抵制运动。萨洛蒙小心翼翼,绝不触动反对派,以忍让为主,一句话也不反驳。他只在报纸上展示公债发行的经济及收益宣传。让公众明白这是有利可图的好事情,鼓励公众购买。萨洛蒙牢牢地抓住公众的投机心理,采取一切措施,激发公众的投资欲望。萨洛蒙甚至以家族的名誉作担保,逐渐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公债的暴涨。奥地利政府对萨洛蒙非常满意,公众也获得了实际利益,抵抗最终成为拥护。

殊不知,获利最丰的却是罗斯查尔德家族。他们收到了公债发行的承办手续费和公债暴涨的巨额利润。三方皆大欢喜。

为了达成双赢的协议,应该采用以忍让为主的态度。以柔克刚,比正面对抗效果更好。

………………………………

一个补充国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