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有仇报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禩依旧浅浅地笑着:“大臣们只是把人选提出来,该选谁还不是由皇阿玛圣裁?你急个什么劲儿?”说着端起茶来浅抿了一口,忽而随意玩笑着说道:“说来还有几个人提了你呢,十四啊,你可是心里痒痒了?”

胤祯微微睁大了眼:“怎么可能!八哥你说什么呢,我们的心思你还不了解吗?我和九哥十哥可都是一门心思支持你的呀!”

胤禩微叹口气,略微惭愧说道:“我何德何能……这话以后还是别说了。”

“八哥?!”胤祯的语调因激动而尖锐起来,“你……你怎么……”说着忽然顿了下,猛吸口气,怒道:“难道八哥你是不信任我?”

“怎么会?”胤禩面色不变,依旧微笑说道:“十四啊,你想太多了,八哥要是不信你,还能信谁呢?”说着站起身来走前几步到了胤祯面前,一下一下地拍着他的肩,笑吟吟道:“你对我的情谊,我怎会不知?只是如今皇阿玛正春秋鼎盛,太子哥哥也并非就一败涂地了,此时说什么都为时过早,十四如果愿意听八哥的话,就什么都别做,也别冲动,好不好?”

这样一来,胤祯冷静下来,反倒有些局促地说道:“我……我向来性子急些,说话也不经考虑,八哥可别介意。”

胤禩又是一笑:“十四的性子八哥最是清楚不过了,我们之间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见外了?”

就这样,两人兄友弟恭一番后,胤禩亲自送着胤祯出了八贝勒府。

回转府中书房,胤禩心中反倒有些浮躁不安。

说来有些个皇家秘事,就算胤禩是重活的一遭,也未必能弄得清楚明白。那夺嫡之中的阴谋手段实在太多诡谲险恶,一桩桩的陷害排挤,明面上看着是一个情况,背地里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胤禩此时心中有个难解的结,便是上辈子令他终于再难翻身的“毙鹰事件”。

究竟是谁干的呢?胤禩是当真不知道,至今为止依旧是迷迷糊糊不清不楚——但不得不说,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导致他在心底对十四生了间隙。

上一世胤禩就反复思量过陷害他的人究竟是谁,那件事发生在康熙五十三年,那时大阿哥已圈禁多年,太子也早就二度被废,这两人几无可能再动手脚了,更何况他们也没必要动手脚了。那么有嫌疑的人,也无非就是三、四和十四阿哥了。至于为什么同是八爷党的人,胤禩会怀疑十四,却不会怀疑老九和老十,这原因十分简单——因为他们没有争位之心,就像五阿哥七阿哥,他们明明存在,却很多人都当他们不存在,这是同一个道理。

三阿哥确实有这个嫌疑,但三阿哥人脉不广,多是些文人骚客,想对他胤禩出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若是轻易便能被人得逞,那八爷党也不会成为康熙和雍正两代帝王的心腹之患了。

胤禛当真不用多说,凡是这等肮脏事,往他头上扣总归也不会太冤枉了他——毙鹰一事不管有多少人参与,多少人推手,总归会有胤禛的一份,这点胤禩很肯定——他们既是彼此大敌,胤禛没理由不落井下石。既然胤禩和胤禛的仇多此一件不多,少此一件也不会稍减其恨,那么真是不提也罢。

唯一让胤禩心里不痛快的,便是这件事中似乎有十四的痕迹,每次这样怀疑,胤禩本身都是极其烦闷的。

毕竟十四从毙鹰事件中得利不少,自那以后,再加上康熙开始重用十四,所谓的“八爷党”其实已然逐渐转变为“十四爷党”了。老九和老十也对十四报以厚望,因着这种种的交错牵制,胤禩从来没把心里的怀疑对别人说过,也做出一副全力支持十四夺位的样子来,但他心里毕竟是埋下了一根刺,彼此之间的感情夹杂了太多的利益交换、制衡妥协,也就再回不到最初的那种亲密了。

最终胤禛登上皇位时,胤禩甚至会不期然地想:其实十四和雍正才是同母的亲兄弟呢,指不定他心里更偏向谁?

不过说也可笑,雍正那个小心眼又极其记仇的家伙可没怎么善待他唯一的同母兄弟,后来他们被不断打压迫害,遭囚发配,天各一方,至死也没再见面了。

这样想着,胤禩心里没来由一阵疼痛:或许真是他误会了十四,那件事本来另有内情?





第13章 四、 八阿哥胤禩
不过胤禩虽还有些看不开,但终归是知晓不该胡乱迁怒。那什么毙鹰事件已经是前世的事了,这一世会不会发生还说不准,更遑论谁是罪魁祸首呢?

胤禩只深呼吸了几次,便彻底将此事放开了。无论如何十四如今都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完全没理由为了前世的一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而将自己的党羽推开——如果胤禩会那样做的话,前世他也不会成为党羽遍天下,深为康熙雍正两代帝王所忌惮厌恶的结党首恶了。

说来胤禩倒真是笼络了不少人,因他这些年来办差给不少官员卖了好处,一来二去的得了“贤名”,貌似也组建了很大的一个“党”——即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八爷党。

然而此时胤禩再细细想来,却觉得这个八爷党实在有些可笑和可悲,他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去对付胤禛甚至是康熙,而是怎么去处理“八爷党”……攘外必先安内,如若八爷党还似前世那般蹦跶,恐怕用不着胤禛来陷害他,康熙就能随便找些理由,直接捏死他了。

怎么说呢,胤禩习惯于给自己和他人都留后路,主要是因他多年以来的性格行为模式的惯性——他的生母身份低微,从小在宫里,即便是对着普通太监宫女,胤禩也是温和友善的,一来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要用到这些人,二来说不定一个扫地的小太监将来便成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因而胤禩认为真没必要得罪人自找麻烦,没事多笑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费不了多大的劲儿。

固然胤禩这样做是为了收买人心或是怕得罪人,却也因此戴上了“温文尔雅”的面具,及至此时,便是他自己也习惯了这种表情和行事习惯,想改也改不过来了。

但不得不说胤禩的这个面具还是很具有欺骗性的,莫说九阿哥十阿哥还有十四这几个弟弟,他们哪个人的生母身份背景都高于良妃,偏偏他们都乐意跟在胤禩身后,这也是他的本事了。而胤禩平时也给许多官员大臣、宗室子弟施恩,以一副老好人的形象笼络了大批“党羽”,于是八爷党逐渐成形。

然可惜的是,“老好人”往往等同于“冤大头”,胤禩不是不知道那些投靠他的官员里有不少贪官渣滓,与他亲近的宗室子弟里也有一堆纨绔,但他既然早做出了这幅“老好人”和“来者不拒”的态度来,还真不好说翻脸就翻脸了——结果闹到最后,倒是平白落下了不少把柄……他得圣宠的时候,别人当然赞他是“温文厚道,与人为善”;然而当他被打压的时候,这就变成“结党营私,放任属下谋私贪污、欺压百姓”了。

胤禩有些烦恼,那些人脉不能不要,但是要多了,可能反而成为了祸事。没法子,总归最近他要韬光养晦,以免为皇父忌惮,那么即使有人求到他府上,他也只能打打太极了——既不撕破脸面,也不去趟浑水,且顺其自然吧。

当然,“顺其自然”指的是那些个没什么大影响的官员宗室们,说来前世“八爷党”看似庞大,却其实是外强中干,真正手握大权的、有影响力甚至能左右太子人选的那些人,胤禩还真没能拉拢几个……所以到头来一败涂地,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胤禩现在想的是去芜存菁,那些个只会连累他、败坏他名声的贪官污吏们,当真是不要也罢。而执掌大权的,则要好好拉拢了,即使最后也不能为他所用,至少不能反目成仇罢。

事实上胤禩这时回想起来,也不得不佩服胤禛。胤禩的“八爷党”虽然看起来人多势众,但因一开始就摆在了明面上,因而在十几年间被康熙及其他阿哥的党羽们不断打压,最后只能惨败收场。而胤禛呢,他真正开始结党是在二废太子之后——他这人确实心思缜密,因为其实到二废太子之时,康熙能选择的继承人已经没几个了。这个时候如果胤禛还在韬光养晦,那皇位也就没他什么事了,定然是和五阿哥七阿哥一样,就那么养着养着就透明了……然而胤禛显然是有野心的,当时康熙对他印象不错,有能力有孝心还没太大野心——再加上他是皇后养子,身份除胤礽之外以他最贵,优势已是很明显了。于是这个时候胤禛开始“结党”,将他的家奴们如年羹尧、戴铎等安插在各个重要部门,更笼络了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为他未来的登基打下了坚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