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要求。副业、渔业、牧业稳步发展,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品等连年增产。七五时期圭要农副产品平均年产量,除棉花、黄红麻外,均比六五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农村产业结构形成新格局,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发展迅速。七五期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业产值增长16倍,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2。9%上升到1990年的54。6%,超过了七五计划规定的49%的指标。

3。工业经济主要计划指标提前或超额完成。七五时期,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199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23851亿元,比1985年增长85。1%,平均每年增长13。1%,超过计划增长75%的目标,其中重工业年均增长12。2%,轻工业年均增长14。1%。列入七五计划的28种工业产品产量,有23种提前达到或超过了计划要求。主要工业品平均年产量,均比六五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钢产量达到6604万吨,原煤达到1080亿吨,发电量6180亿千瓦时,钢材5121万吨,表明我国工业生产进入一个新阶段,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工业生产能力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到1990年底,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000亿元,比1985年增长一倍。工业部门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7000亿元,比六五时期增长一倍多。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业基础设施,平均每年有上百个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竣工投产,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逐年扩大。通过技术引进和加快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显着提高。

为国民经济生产技术装备的机械工业,平均每年开发新产品达到上千种,基本上依靠国内的力量,为能源、交通、原材料、尖端科学等十几个部门提供了上百种高水平的成套设备。

4。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七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9746亿元,超过计划指标,匕六五时期增加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12502亿元,六五时期增加亿元;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2771亿元,增加1759亿元;个人投资4473亿元,增加亿元。

投资结构调整有一定进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增加,比重上升。七五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用于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运输邮电设施方面的投资6514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403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上升到52。1%。七五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7348亿元,比六五时期增长12倍;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976亿元,增长17倍,更新改造投资占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28%上升到新增一大批生产能力,增添了经济发展后劲。七五时期,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为16400亿元,建成投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532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354个,全民所有制单位建成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各20多万个。

5。交通运输邮电事业继续发展。七五时期,运输基础设施有所改善,运输能力增强,运输量全面增长。1990年末,铁路复线里程占营业总里程的比重,由1985年的192%提高到24。4%,其中主要干线复线率已达90%以上。新增电气化铁路里程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占营业里程的比重达13%。公路质量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起步,到1990年末,已有5条高速公路部分建成通车,通车里程510多公里。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138亿吨。1990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6322亿吨公里,比1985年增长45。3%;旅客周转量5612亿人公里,比1985年增长七五时期地方办交通积极性增强,1985年我国只有10个省、区、市拥有49条地方铁路,共计2934公里。1990年末,已有16个省、区、市拥有64条地方铁路,正线长4454公里。

邮电通信能力大为增强。1990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156亿元,比1985年增长176倍,平均每年增长22%。其中国际通信业务量年均增长50%,已有296个市县电话可直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真、用户电报、特快专递等新兴邮电业务成倍增长。市内电话建设发展迅速,七五时期增加301万户,增长137倍。

6。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七五时期,我国继续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带构成的沿海开放区进一步发展。

七五时期海关进出口总额4864亿美元,比六五时期增长92。7%。其中,出口总额2325亿美元,增长93。7%;进口总额2539亿美元,增长91。8%。我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调整,进口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幅度下降,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比重由1985年的49。4%上升到1990年的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七五时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609亿美元。到1990年末,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29万项,投产开业的企业已超过1万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很大发展。到1990年,我国已同1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承包劳务合作业务。七五时期,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11219份,合同金额101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70亿美元。

7。市场供应充足,入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七五期间,商品供应比较丰富,消费者挑选余地明显扩大。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8255亿元,比1985年增长92%,平均每年增长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4%。一度出现的市场波动经过治理整顿已趋于正常。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1990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2150元,比1985年增加1002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实际增长25%。包括工资外收入和就业面扩大因素,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2%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实际增长31%。1990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34亿元,比1985年末增长33倍?七五时期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2070万人。

8。科教事业有新发展。七五时期我国共取得国家级科学技术成果14139项,是六五时期的15倍。经国家批准的发明奖846项,自然科学奖23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330项,星火奖261项。有4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并通过验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合同已完成90%以上。在生物技术、农业科学、高能物理、计算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技术、超导材料的理论砑究等领域的某些科技成果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七五时期国内培养毕业研究生158万人,比六五时期增长近3倍。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2668万人,比六五时期增长738%。平均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数由1982年的615人增加到1990年的1422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2922万人,增长31%。农业、职业中学毕业生3895万人,增长24倍。二七五计划执行中的主要问题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成就显着。但由于在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和实际操作中的急于求成,以及改革中有些政策不配套,特别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协调,以及七五计划的执行及其结果。

1。经济发展起伏较大,呈现前快后慢的不稳定状态。受六五后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七五初期尽管提出要稳定协调发展,但实际执行结果并不理想,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一种过热状态。头三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与高速发展的六五期间持平,高出计划26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年均增长97%,高出计划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2%,高出计划17,2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发展过热,不得不进行经济的治理整顿,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后两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国民收入年均增长42%,比头三年分别低56和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为负增长。五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最大落差分别为777和315个百分点。经济的起佚过大,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

2。产业发展不平衡?七五时期,国家强调的重点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行业甚至受到削弱。从三次产业来看,七五时期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快,第一产业发展较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95%和87%。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27,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