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种瓜得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你个坏小子!看我不打你”!每次一听这话,二姐都得红着脸追上半个村子打两下弟弟,直到闹得累了,倦了,才跟着大姐一人一个的背着自己跟二壮回家,还不等到家自己的小呼噜就能把大哥跟两个姐姐逗得都咯咯的笑。
李大壮眨了眨眼睛,让泪水润了润已经瞪得有些干涩的眼球,心里一年一年的数着年月,多少年了?多少年没有重温这段岁月了?一次次的寻找,一次次的失望,自己找了二十年的姐姐啊!终于,回家了……
李二壮哭了半晌,直到眼泪干了,才半走半挪的蹭到大哥身旁,李大壮低头看了眼弟弟,才用带着串珠的手握紧弟弟的手掌,俩人对视了半晌,李大壮才摇出了脑里好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深呼了两口气对着魏老道:“魏老,你给娃子回信的时候,告诉他们,让他们带着他小姨回家,让那两个没根的娃也回来,我给他俩盖房子,娶媳妇,告诉他俩坟地里有他娘的位置,他姥爷一直给他娘留着呢,以后……以后就在这,再也不怕在外面飘了”。
等了一会,见魏老点头应了,才虚浮着步子,拖着弟弟磕磕绊绊的除了庙门。
而远在千里外的李凡,则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听李仁讲起了老一辈的故事。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要细究起来只能算是命运弄人,26年前,刚刚到婚嫁年龄的李菊,跟外村的一个小伙子相爱了,小伙子聪明,肯干。李菊漂亮,贤惠。毫无意外的这段婚姻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但生活实在是太苦了,苦到李菊挺着5个月的肚子都得下地干活,男人是疼媳妇的,他隐忍着,更加的努力,可是生活还是给了小两口一个狠狠的巴掌,六个月的时候,李菊流产了。
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们怀着为人父母的喜悦期待着他们的降生,但现在这样,让男人疯狂了,也不知在哪里听说南方能挣大钱,别人一笑而过,李菊俩人却上了心,拿着家里所有的存款,他们跪在父母面前,起誓,痛哭,保证三年之内肯定会赚够钱回来,磨了一天又一天,最后双方父母点了头,看着俩人背着包袱离开了村子。
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直到他们从遥远的北方走到了泱泱大国的中央,也没有赚到能让俩人孝敬父母的钱财,甚至连半路下生的孩子都不能得到很好地照顾,他们怯懦过,退缩过,却从来没有回过头,因为来时的路是走过的,但前方的路上或许还有着一个机会,抱着这个梦想,又继续着一步一步,年复一年,直到他们走到了祖国的最南头,梦终于碎了,可是,当他们想回头时,却发现来时的路已经太漫长了,漫长到想回家都已经成了一种奢望。
他们年岁大了,又过度的透支了体力,病痛和贫穷已经折磨到他们无力的仰望着回家的路,三年,五年,十年,男人先去了,他拉着妻子的手,遥望着北方,直到死都没有闭眼,李菊知道丈夫在想什么,她答应着发着誓,自己不行,也要让孩子们带着他们回家。
直到三年前,李菊也去世的时候,她拽着李仁的手,逼着儿子发誓,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少罪,也要带他们回家,回到东北,回到那个从小长大的山村……故土难离,哪怕死了,也要让魂归家。
李仁遵循着父母的遗愿,带着年幼的弟弟,没有存款,没有方向,就那么边打工,边赶路的走到了滇州,这一行,他已经走了整整三年了……
李仁说到这的时候,捂着眼睛流了泪,他说:“小风要上学了,我不想耽误他,本寻思着,寻思着先在滇州落个两年三年的脚,让他学些东西在走,这回……这回好了,这回可好了”。
李凡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评判上一辈的往事,只能轻轻的拍着李仁的肩膀,给这个承载了太多压力的男人一点无言的安慰,倒是躲在一旁的双胞胎被惊的满脸刷白,一起看着自家大哥,终于是第一次清楚的直面了自己的错误,他们想到了一起被拐进青江的好多孩子,自己是幸运的,被大哥跟嫂么么给带了出来,但更多的孩子却是一生都回不了家了吧?连死都只能被埋在乱坟岗上,背对着家乡,连望都望不见家的方向。
又过了半个月,李凡站在厢房展开了北方急切的来信,薄薄的只有一张,师傅写的大字依然苍劲有力,但李凡却一下红了眼眶,上面写着:“带他们回家”。
当天下午,李凡就带着杨诚去了李仁工作的店铺,面对着弟弟的句句恳求,李仁终是辞了起早贪黑的账房工作,带着弟弟退了临时租来的破房子,拿着唯一的小包裹住进了李凡家。晚上李凡做了一大桌的团圆饭,这个已经22岁的汉子,喝得酩酊大醉又搂着李凡嚎啕大哭,迷失了多久了?跌跌撞撞的走了那么久,自己终于是找到了亲人,认清了回家的路……。
作者有话要说:又少了点,但断章就断到这里了,哭!以前李凡小姨的故事不是这么设定的,但前些日子看了一个关于台湾老兵的纪录片,那种乡情实在是让人动容,所以就有了这个故事,希望你们会喜欢,明个继续回归米线店的故事。。。。。。么么!!看文愉快!


、第五十六章

刚打开店门,一股冷风就吹了进来,李凡紧了紧身上的薄棉袄跺了跺脚,早上起来就没见着太阳,看样子今个怕是又要下雪了。哈着哈气暖了暖手心,还没等回屋就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哈!李老板,今个可真是冷透天了,我起个大早来你这吃碗热汤面,暖和暖和”。来的这位是常客,也是靠贩菜讨生活的辛苦人,平时李凡家的油菜都是这位小哥送的,两天送一回,昨个刚刚送过,李凡刚还奇怪,一听这话忙给人让进了屋里。
屋里已经让杨诚点上了炭盆,外面虽冷但屋里倒是暖烘烘的,李凡一边斟茶一边喊着后面的阿莱给做份米线,阿莱在后面探了下脑袋,见是熟人,哈哈笑着说了声稍等,就忙洗手进了厨房。
自从卤菜开始在小店卖后,销量倒是出奇的好,现在家里的卤锅一天到头的不熄火,李凡跟杨诚专门弄起了卤货,带着杨白跟阿莱在厨房忙活,因为家里又添了两个人手,李仁带着杨清跟李风就在前面点餐跑堂,一家人分工合作倒也轻巧了不少。
头半个月的时候,李凡还给小实跟李风请了一个家旁边的先生,教两个孩子识些字,一天一个时辰,李风有十岁了,定性强倒是学的津津有味,小实头几天还好,这些日子一见着先生就哭,上完课后留的大字也不写,天天调皮捣蛋的,气的杨诚见着小实就吼他,连李凡劝上几句都挨了杨诚俩句骂,惹得这些日子小实见着他大哥就溜着墙根跑,李凡说也说不过自家当家的,但对这件事倒是深深的不以为然,毕竟小实还不到五岁,要是他天天努力读书,使劲学习,那李凡才该担忧了。
正与客人说着话,杨清就拎着一大砂锅米线进了屋,自从店步上正轨之后家里的碗碟就都让李凡换成了砂锅,有了新的特色不说,保暖性还好,这些日子气温总在零度左右忽上忽下的,气温虽说比家里那边高的多,但这地不烧火炕,实在是让李凡一家人吃了不少的罪,连杨诚这几天都有些喊冷了,更别说那些从大南方赶过来的学生了,不过,也算因祸得福,米线店的生意这些日子又是好了不少,几乎不到中午就挤满了人。
桌上垫了竹垫,杨清把砂锅放下才笑道:“周哥,这几天油菜费,你昨个送来的货今个怕是不够了,刚才我大哥还招呼着我去你家找你呢,赶巧了,这你就来了”!
“哈哈!你家生意好,这油菜我都给你们加了多少回的量了,还是不够用,等一会吧!我把东头饭馆的菜送去就给你家收去,下午!下午行吗”?拿起杨清特意给加的小段卤鸡脖,周庆先啃了一口,见杨清点头又眯了眯眼睛夸道:“这味,真是够劲,李老板你家这卤货实在是太好吃了”。
李凡一听人夸自己手艺心里也是高兴,哈哈笑了两声跟着杨清道:“小清,早上我跟你大哥还卤了些鸡肠,你去给你周哥包点,让他尝尝鲜”。
“诶!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每回来都白搭我不少好东西,这吃完还拿着我可是不好意思了”。周庆忙推拒着,李凡一家人待熟客最为实惠,平时只要来捧场,给加碟咸菜,来两块鸡脖,鸡爪什么的都是常事,主家热情,倒是受了恩惠的客人们回回都不好意思。
“不碍的,不碍的,都是左右邻居住着,平时家里断了货,每次还都得麻烦你,小周,你可别跟我客气”李凡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是啊,周哥,我嫂么么卤的鸡肠可好吃了,我刚给后屋吃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