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福特的出色表现,9个月之后,他的工资每周增加到了3美元,这与其他新进厂的工人相比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福特却不知道“珍惜”,他考虑再三,还是辞去了这份工作,因为他已经向往德莱?多克造船厂很久了。
经过努力,福特在其中的船坞蒸汽机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他的再一次学徒生涯的开始,他的周薪又回到了2。5美元,但是福特对这些已经不是很在乎,能够天天接触到各种型号的蒸汽机,才是他的最大快乐。上班的时候,他忙于摆弄各种各样的蒸汽机,工间休息时,当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或者打麻将时,他却一个人坐在一旁翻阅各种关于动力机械的杂志。同时,在工作之余,他几乎走遍了底特律城的所有工厂,想找一个更适宜的环境,以便能在蒸汽动力机械等方面有所建树。福特当时的理想是能够自己当经理,能够开发生产自己设计的新产品。
第34节:主动出击,不要习惯于等待(3)
就这样过了几年,他升任爱迪生公司在底特律分厂的机械工程师,作为一名新来的技师,这项工作对于福特来说是很辛苦的。福特的工作主要是在一个变电所负责各种机器的安装和检修,而且是夜班,也就是从下午6点到次日清晨6点,月薪45美元。这样的工作对一般人来说是很辛苦的,但是福特却不这样认为,由于他那种从小就培养起的对机器的近乎于狂热的爱好,所以这种四周摆满了机器,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味,发动机的声音震耳欲聋的环境对福特来说反而如鱼得水。
他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对新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能很快地把握,一年后,由于缺乏人手,福特就从变电所调到了爱迪生照明公司总厂。仅仅又过了几个月,他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机械师,月收入也升到了75美元,又过了几个月,亨利?福特成了底特律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总机械师,月薪100美元,这在当时可是相当高的收入。
成为总机械师的福特,仍然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这时的福特,尽管经济上生活的比较自在,工作上比较顺利,但是,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愿望——有自己的工厂,开发设计自己的产品。他经常翻阅《美国机械师》杂志,心中想的是如何实现从儿时就萦绕在自己脑海中的这个愿望。他先是在家里搞了一个工作室,在工作之余便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研究汽车。
1896年,就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边,他和伙计们设计并生产出了一辆能够运行的车,这给了福特以极大的鼓舞。就在1897年1月到1898年底的仅仅两年的时间里,福特就在自己那简陋的工棚里设计并制造出了两台汽车。这样的成就推动他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就在1899年8月5日,底特律汽车公司成立,新公司的资本为15万美元,亨利?福特任公司的机械主管和总工程师,并在新成立的公司中持有相当的股份。
新公司成立时的声势很大,大批记者前来宣传采访,消息一下子传遍全市。但有句谚语叫做“树大招风”,爱迪生照明公司底特律分公司的总经理亚利山大?道的在新公司成立后第十天,把福特找来,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道:“福特,报纸上的消息我看到了,祝贺你!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你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你是我们公司的最有才能的人,我们大家都非常相信这一点。”福特刚想感谢总经理的夸赞,但是亚历山大很客气地把话题一转,“可是作为多年的朋友,作为你的上司,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你现在所做的这一切是错误的。”
“为什么?”福特不解地问。
“因为你现在在外面所做的一切是没有意义的,汽油怎么能作为运输工具的动力源呢?”
福特刚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亚历山大摆手制止了他,说道:“我衷心地希望你把精力用在咱们公司的这些机器上,好好在电上动动脑筋,用你鼓捣车的那股劲头,看看能不能搞出点别的名堂来,别再去管外面的事情了,把那些不相干的事辞了吧!”
接着,亚历山大话锋一转,“年轻人,在公司里我又不大懂技术,总想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担任公司的总管,到目前为止,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请你考虑一下我说的话,然后给我一个答复,好吗?”
“我已经考虑好了,先生!”福特坚决地回答。
“你同意了?”亚历山大有些惊讶。
“不,我决定辞职,辞职报告明天送来,非常感谢您这些年来对我的信任和照顾!”
福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爱迪生照明公司之后,开始了他自己的汽车创造之旅。
最后的结果怎样?不用说,事实已经证明,福特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当时福特继续留在爱迪生照明公司,那么在总经理的“眈眈”注视下,相信福特的工作不可能有什么进展,那样的话,恐怕汽车的历史要被改写。
我们永远不要安于现状,成功很多时候更多的是需要敢作敢为的魄力。不要抱怨自己的智商不高,你要做的是为了摆脱现状而积极的努力。如果你不做,充其量是保持现状,甚至有可能活得更糟,如果你做了,那么你就有可能改变你的事业和人生!
第35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1)
扬起你理想的风帆,而不要受别人的干扰。真正的成功是完成你自己的目标,跟别人没有关系。一旦你能决定你想征服什么样的高峰,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那就应该果断地做出决定,并且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固定下来,牢记在心中,然后开始采取实际的行动。任何事情都不该分散你对目标的注意力,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你成功。
如果没有立即行动,只是在心目中描绘目标,只是把目标挂在嘴边,那么梦想就只是天边美丽的晚霞。“胸怀远大目标,行动小处着眼”,扬起理想的风帆,驾驶好生活的小船,朝着成功的彼岸出发,才能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是非常必要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李云迪从小就有成为国际一流钢琴大师的理想,经过13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7岁时获得了素有“钢琴奥运”之称的肖邦钢琴比赛金奖,成为“中国的肖邦”。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辛勤努力所得到的回报。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到达至美至善的境地。扬起理想的风帆,努力拼搏,展现自己的风采,做生活的强者。一路长扬理想的风帆,远航的船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再多的艰难险阻都将会被伟大的勇气所折服,被坚定的信念所击败。
坚持自己的理想,主动出击,不要等待,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员工。
第15个好习惯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既不要盲目努力,也不要安于现状任何有成就的人,都不会盲目的行动;任何有成就的人,都不会安于现状。停下来好好制定一下自己的目标,规划一下行动的方案,做好充足的准备,抛弃自己的惰性之后再上路,你会发现成功的彼岸原来离你并不遥远。
高素质的员工,他不会满足于现状的、盲目地努力,而是积极地思考,从而在选择与努力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要敢作敢为,勇于挑战自己的现状,但是敢作敢为不等于盲目努力,盲目的行动只会带来失败,如果这样的话,便是“过犹不及”。我们要努力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比如说捕鱼,当鱼进入渔网中时,它们不是往后游,而是使劲儿往前游,结果是被渔网越套越紧,再也无法逃脱。试想一下,如果鱼在被套住的那一刻,它能够放弃前进时的努力,换个前进的方向,就会很轻松从旁边宽阔的水域自由地游走。可是鱼之所以被逮住就是因为它们“认死理”,认为只要努力向前,就一定能游出去。而它没有想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死亡的陷阱,但是却还是盲目的白费力气。
哲学家苏格拉底领着他的三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前,他对弟子们说:“现在,你们到麦田里去摘取一颗自己认为最饱满的麦穗,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摘了就不能再换。”
三个弟子欣然前行。第一个弟子没走多远,就看到一颗大麦穗,如获至宝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发现前面的麦穗远比手中的饱满,他懊恼而归。
第二个弟子吸取前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