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优秀员工必备的10种能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这位年轻人完全忘了这件事情。有一天,他突然被叫到老板办公室,老板向他出示了一封信,是位老太太写来的。这位老太太要求这家百货公司派一名销售员前往苏格兰,代表该公司接下装潢一所豪华住宅的工程,这项工作的交易金额数目十分庞大。
 
这位老太太就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母亲,也就是年轻人在数月前很有礼貌地护送到街上的那位老太太。
 
在这封信中,卡耐基夫人特别指定这位年轻人代表公司去接受这项工作。
 
这位年轻人如果不是热情有礼地接待这位不想买东西的老太太,他也许根本不会获得这种极佳的晋升机会。
 
启示
 
成功地做事,首先要成功地做人。如果说做事只关系到某一件事的成败,那做人则决定了你一生的成败。
 
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人格。一个人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学识和能力,更取决于他的人格,这点至关重要。记住:任何时候,高尚的人格都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要有自己的原则,还要勇于坚持原则。坚持原则需要勇气,因为它可能会触犯权威或得罪上级;但如果连坚持原则的勇气也没有,我们就会迷失自己。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真正有涵养的人,在别人痛苦或遭遇不幸时,绝不会无动于衷,而是尽自己的力量给予同情和帮助。只有用你的真诚去温暖别人,别人才会给予你“相同的报答”,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
 
好人会有好报。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劝告我们:“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只要我们肯付出,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一定会品尝到回报的甜蜜滋味。
 
思索
 
※ 你能自觉地以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吗?
 
※ 你认为经济时代讲美德是否过时?
 
※ 你认为干事业和自我进德哪个更重要,应该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
 
※ 假如金钱、名利、权力、人格发生冲突时,你最不愿意放弃什么?为什么?
 
※ 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1.业余时间多读些有助于自我进德的书籍,加强自身修养。
 
2.认真反思自己是否干过什么不道德的事,产生了什么影响?将其写下来,以作自警。
 
3.回顾自己做过的好事,写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真实感受,以作自励。
 
4.挖掘朋友和同事的优点,把这些优点都列在下面,认真向他们学习。




第117节:学会选择,学会放弃(1)

5.制定帮助他人的计划。通过帮助他人,你会在这种帮助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有两只老虎,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供人们观赏,另一只自由自在地在野地里奔跑。它们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一天,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我们换一换吧!”另一只老虎欣然答应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则走进了狭窄的铁笼子,它们终于达成所愿。
 
从笼子里出来的老虎在辽阔的原野上感受到了无比的自由,尽情地奔跑着;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很快乐,因为它从此不再需要再为食物而发愁。
 
出人意料的是,两只快乐的老虎很快都死了。一只被活活饿死,一只则是忧郁而死。很显然: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得到了自由,却没有同时得到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的空间生活的祥和的心境。
 
启示
 
所谓舍,就是失去,所谓得,就是得到,舍与得实际上是并存的,是一种取舍的哲学。舍得之间,体现了一种和谐之美,是一种大智慧。人生是一个患得患失的过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乃是常事,不肯舍,就不会得。
 
欲取之,必先予之。人生的学问不是如何去得,而在于如何去舍,学会舍才会懂得得。世人常常只想取之,不想予之,只想得,不想舍,贪得无厌,最后却失去更多。但事实上,舍是得的前提,敢大舍的人才能大得,不敢舍的人注定不能得。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表面上虽然有所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坏事,也许会转变成好事。当你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因为说不定挫折就在下一刻等着你;当你失败时,不要怨天尤人,因为这或许就是成功前的黑暗。只要你坚定地朝前走,就一定能看到明媚的春天,“船到桥头自然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付出越多,得到越多,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规律。也许你此刻的投入不一定立刻得到回报,但你不能因此而放弃,而应该一如既往地付出。因为回报总会在你预料不到的时间,以出乎你意料的方式出现在你眼前。




第118节:学会选择,学会放弃(2)

思索
 
※ 你是否有难以取舍的经历?你取或舍的标准是什么?
 
※ 你会经常患得患失吗?如果是,你的理由是什么?
 
※ 你身边有无私奉献的人吗?你觉得他的行为可取吗?
 
※ 如果在前途和人格面前,你会做何选择?为什么?




第119节:每天反思三分钟

每天反思三分钟
 
约翰在西尔公司当采购员时曾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该公司对采购业务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定:采购员不能超支自己的采购配额!如果采购员的配额用完了,就只能等配额拨下后才能进行采购。
 
在一个采购季节中,一位日本厂商向约翰展示了一款非常漂亮的手提包。约翰以采购员的专业眼光看出,这款手提包一定会畅销。但他这次的配额已经用完了,为此他懊悔不已。难道真的要与这个大好的机会擦肩而过吗?
 
当时,约翰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这笔交易,这肯定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二是向公司主管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追加采购配额。
 
再三考虑后,约翰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法,主动向主管承认了错误,并解释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虽然主管对约翰的大手大脚颇有微词,但还是答应了约翰的请求。
 
最后的结果是:手提包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热烈的欢迎,成为公司的畅销商品,而约翰也从这次超支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启示
 
所谓反思,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心理感受等的思考。批评容易自省难,人们往往用挑剔的目光注视别人,却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视而不见,或者是找一万个理由去原谅自己。记住:要时刻记得自我反省,不断克服缺点,提高自己,超越自我。
 
进步从自省开始。孔子曰:“吾当日三省乎已”。反思的目的不仅仅是自我批评,更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正视自己的缺点,勇敢地去改正,不断地进步。如果连反思的勇气都没有,如何去成大事?约翰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及时地改正,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时,不要愤愤不平,更不要耿耿于怀。对照别人的意见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如果确有其事,就虚心接受,如果是无稽之谈,大可一笑了之。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冷静地反思,不断地进步。
 
用望远镜看别人,用放大镜看自己。在工作中,不要只是一味地责怪他人,更应该时常检省自己的言行。只有自己做好表率,才有权利去批评别人,才能够令别人信服。
 
思索
 
※ 你有自我反思的习惯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有,你大概每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反思?自我反思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 你在做事前,会仔细地思考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吗?
 
※ 当你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时,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错误?
 
※ 你有多久没有自我反省了,快拿起镜子照一照吧!仔细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脸上到底沾了多少“污垢”?
 
在下班前反思当天的工作,在一张白纸上依次写下如下内容:
 
你今天的主要工作是什么?请详细写下来;
 
你认为自己当天取得了哪些成绩?请如实地写下来;
 
你对当天的工作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写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你从当天的工作中得到了哪些教训?
 
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重新做一次自我评估,制定一份详细的自我改进方案。
 
写完这些后,你可以放下笔闭上眼睛,深呼吸,把今天的事在脑子里重现一遍。你会发现,自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