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史的趣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    
  (﹏)。。 (﹏)  
╰╯




经济史的趣味


赖建诚
新竹市30013
清华大学经济系
电话: (03) 5742891
lai@mx。nthu。edu。tw
。nthu。edu。tw

2010年7月校后稿
2010年9月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

作者简介



赖建诚(lai@mx。nthu。edu。tw,。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人(19923)。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专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学术著作有:《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 Oxford UP,主编)、《亚当史密斯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2002,2009)、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启超的经济面向》(2006,2010)、《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2008,2010)。
半学术性的文集有:《年鉴学派管窥》(译着,1996,2003)、《重商主义的窘境》(1992)、《绿野仙踪与中国》(1998)、《经济史的趣味》(2010)、《经济思想史的趣味》(2011)。译有雷蒙.阿宏(Raymond Aron)《入戏的观众》(1987,1992,2000,2006)、西蒙.波娃《波娃的告别:与沙特的对话》(2002,2006)、《波娃的告别:再见,沙特!》(2002,2006)。






序   6
绪论:为什么要读经济史?   12


上篇《西洋经济史的趣味》
1 为什么计算机键盘不依ABCD排列?   23
2 为什么国际标准轨宽是143。5公分?   29
3 环境与身高   36
4 天气晴雨和股市红绿   40
5 法老王的怪梦解析   44
6 为什么186668年芬兰饥荒会饿死十万人?   49
7 铁路对美国早期的经济发展帮助不大?   53
8 蒸汽机对英国的产业革命帮助不大?   58
9 英国是产业革命的龙头?   62
10 为什么《共产党宣言》对英国的影响不大?   66
11 为什么欧洲要杀巫者?   71
12 为什么欧洲的教堂要盖这么大这么久?   76
13 罪与赎:天主教炼狱说的经济诠释   81
14 经济闭关自守能撑多久?   85
15  1918年流行感冒的深远影响   89
16 战争与国家的形成   93
17 有用的战争   97
18 扩大内需是日本经济成长的关键?   101
19 为什么犹太人会被抄家?   105
20 为什么阿米许人的经济表现较差?   109
21 金本位是传递大恐慌的元凶?   114
22 烟赌娼应该公营吗?   118
23 谣言?盲从?挤兑   122
24 马铃薯是季芬财吗?   126
25 经济成长对英文的影响   130
26 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的原理与史例   135
27 笃姬经济学:日本在1860年代开国后的贸易利得   141
28 大英帝国的经营长期而言合算吗?   146
29 帝国桩脚的为难与苦恼   150
30 纽约股市1929年大崩盘:股价泡沫说   154
31 纽约股市1929年大崩盘:股价偏低说   159
32 战争时期经济学家有用吗?   163
33 希特勒为什么会兴起?拼经济才是硬道理   168
34 《绿野仙踪》不是童话故事   171
35 显微镜与望远镜:英国的长期经济统计告诉我们哪些新见解?   177
36 马尔萨斯陷阱的概念与证据   181
37 为什么英国会衰落美国会兴起?   185
38 为什么普鲁士会兴起?以税收制度的效率化为例   189
39 长子继承制是日本战前经济成长的阻碍?   193
40 筹设亚元圈要注意的几件事   197

附录
1 郁金香情结   201
2 黄金的魔力   206
3 布劳代尔的《地中海史》   209
4 《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导读   212
5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   220

下篇《中国经济史的趣味》


1 汉人与牛肉   228
2 《绿野仙踪》与中国   232
3 梁启超论美国的托拉斯   237
4 两次失败的井田制实验   243
5 井地说与井田说   250
6 《盐铁论》的臆造问题   269
7 良币驱逐劣币:汉文帝的放铸政策   286
8 中国的银本位与1929年世界经济大恐慌   290
9 美国购银法案(1934)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294
10 明清的税制与贪污行为   298
11 明清时期的贪污规模推估   302
12 美洲白银对明清经济的影响   305
13 为什么郑成功能赶走荷兰人?   310
14 为什么江南的佃农特别多?   314
15 杀女婴   317
16 守寡有理   322
17 为什么日本的蚕丝业能迅速超越中国?   327
18 晚清鸦片问题的另一种见解   331

附录
1 《外资与中国经济发展》读介   336
2 李明珠论华北饥荒   348
3 中国经济史英文论文参考书目   355








1984年8月清华大学设立经济系,在《中央日报》的海外版征求师资;我从欧洲写信应征经济史教师,竟然收到赵冈教授的回信。我早就拜读过,他在台北联经公司出版的《中国棉业史》(1977)和《中国土地制度史》(1982),也正好在期刊上读到《中国土地制度》英文版(史丹佛大学1985年)的摘要,可以想见收到他的回信时有多么惊奇。他也写过《红楼梦研究新编》(1976)、《花香铜臭读红楼》(1979),直到《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2005,联经)才封笔。能和他在同个系上工作,必然相当有意思。
赵冈当时约56岁,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是身高六尺的博雅绅士;夫人陈锺毅女士高雅内敛,是他多本中文书的合著者。我对清华的工作机会,完全没有说No的条件。20多年后回想起来,这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选择,决定了我的长期工作,全家人的生活,甚至连儿子都在清华人文社会学院读大学部。
1985年1月我到清华报到时,是经济系的第二位教师。赵冈告诉我聘用的原因,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科目,包括西洋经济史、西洋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他知道不容易找到教这几门课程的人,只好聘用我。他说得委婉,但我立刻感觉到:这三科是必修课,必然会让学生反感,会用对待三民主义、国父思想的态度来看待我。
我竟然以这几项科目,作为研究专业领域,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1990年代初期,教育部撤回必修科目的主导权,改由各校系自由决定,我的感觉才转好。20多年后回想这件事,如果当初教育部没有这项规定,我怎么有机会找到这么好的工作?
那时台湾还在戒严时期,不准出国观光,学生对欧洲充满了好奇。我在法国和比利时住了5年多,在课堂上就靠着穿插欧洲的生活、风景、思潮、制度来诱引学生注意。那时清华对外打的招牌,是要走数理计量经济路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经济史和思想史没有数学模型,也不能用严谨的方式证明,根本就是从垃圾中制造垃圾。我完全没有争辩的能力,充份体会到双重歧视(个人与专业)的滋味。
在教学上我也碰到许多困难,主要是教材上的供需失调。以西洋经济史为例,当时在台湾能找到的中文教材,和我在1970年代初期接触的差不多。周宪文先生在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了好几册西洋经济史文选,都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一方面这些题材与内容对我们太生疏,二来笔调沈闷,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直接用英文教科书,又有太多的人名与地名学生跟不上。

新竹清华大学经济系(台积馆)
中国经济史也有类似的困难,因为主要的作者是历史学界出身,他们关怀问题的角度和经济学界很不相同,对学生既无挑战性,又没学到多少经济学的养份。西洋经济思想史就更严重了:都是英文教科书,是写给欧美学生读的,作者假设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熟知欧洲的社会经济背景,许多基本的事情就不交代了,这些对台湾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是天书。
几个学期下来,同学很快就归纳出实用的判断:这三门课将来考研究所时用不上,留学时没有人会关心你这几科的成绩,工作时没有人会问你是否读过这几门课。我是靠这几门课过活的人,不能没有对策。我逐渐体会到两项要点:(1)如果用同一本教科书,从开学讲到期末,学生很快就厌倦。(2)要把这几门课教好,除了教材有趣,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表演能力。也就是在掌握教材的要旨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