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雪岩2-红顶商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华尔一把抓住了古应春的肩,使劲地摇撼着:“你说!我何处有胆怯的表现?”

一看他要动武,萧家骥护师心切,首先就横身阻挡,接着杨坊也来相劝,无奈华尔的气力大,又是盛怒之际,死不放手。

古应春却是神色泰然,冷冷说道,“凡是胆怯的人,都是勇于私斗的。”

一句话说得华尔放了手,转身对杨坊说道:“我必须维持我的威信,此人的行为,所侮辱的不是个人,是整个团体。这件事相当严重。如果他没有合理的解释,他将要担负一切不良的后果。”

杨坊不知道古应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免怨责:“这样子不大好!本来是求人的事,怎么大破其脸?如今,有点不大好收场了。”

他是用中国话说的,古应春便也用中国话回答他:“你放心!我就要逼得他这个样子!我当然有合理的解释。”

杨坊哪知道他是依照胡雪岩“请将不如激将”这条“锦囊妙计”,另有妙用,只郑重其事地一再嘱咐:“千万平和,千万平和,不要弄出纠纷来。”

“你请放心,除非他蛮不讲理,不然一定会服我。”古应春用中国话说了这几句,转脸用英语向华尔说:“上校!杭州有几十万人,濒临饿死的命运,他们需要粮食,跟你我现在需要呼吸一样。如果由于你的帮助,冒险通过这条航路,将粮食运到杭州,有几十万人得以活命。这是‘毫无价值的冒险’吗?”

一句话就将华尔问住了。他卷了根烟就着洋灯点燃,在浓重的烟气中喷出答语:“冒这个队,没有成功的可能。”

“是不是有可能,我们先不谈,请你回答我的话:如果冒险成功,有没有价值?”

华尔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承认:“如果能成功,当然有价值。”

“很好!”古应春紧接着他的话说:“我认为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当然也愿意做有价值的事。你应该记得,我向你说过,这个任务并不危险,萧可以向你说明一切情况。而你,根本不作考虑,听到洪杨的部队,先就有了怯意。”

“谁说的!”华尔大不服气,“你在侮蔑我。”

“我希望你用行为表现你的勇敢,表现你的价值。”

“好!”华尔受激,脱口说道:“让我先了”解情况。“说着,便站起身来,走到一张地图面前立定。

事情有了转机,杨坊既佩服,又兴奋,赶紧取了桌上的洋灯,同时示意萧家骥去讲解情况。连古应春一起跟着过去,在洋灯照映下都望着墙壁上所贴的那张厚洋纸画的地图,这比中国的舆图复杂得多,又钉着好些红蓝小三角旗,更让人看不明白。但萧家骥在轮船上也常看航海图,所以略略注视了一会,便已了然。

“在海上不会遭遇任何敌人,可能的危险从这里开始。”萧家骥指着鳖子门说:“事实上也只有一处比较危险的地方,因为海面辽阔,洪杨部队没有炮艇,不能威胁我们的船只。只有这一处,南北两座山夹着,是个隘口,也就是闻名的‘浙汉潮’所以造成的由来,冲过这个隘口,江面又宽了,危险也就消失了。”

“那么这个隘口的江面,有多宽?”

“没有测量过。但是在岸上用长枪射击,就是打到船上也没有力量了。”

华尔摇摇头:“我不怕步枪。”他接着又问:“有没有炮台?”

“决没有。”古应春在旁边接口。

“即使没有炮台,也一定有临时安置的炮位。如果是我,一定在这里部署炮兵阵地。”

“你不要将洪杨部队,估计得太高。”古应春又说,“他们不可能了解你们的兵法。”

这一点,华尔认为说得不错,他跟太平军接过许多次仗,对此颇有了解,他们对洋枪尚不十分熟练,很可能忽略用炮火扼守要隘的战法。再进一步看,即使懂得,亦用不着防守这个隘口,因为在这一带的清军,兵力薄弱,更无水师会通过这个隘口增援杭州,那么,布炮防守,岂不是置利器于用无之地。

但是,“多算胜”的道理,中外兵法都是一样的,华尔觉得还是要采用比较安全的办法,所以又问:“这个隘口,是不是很长?”

“不会。”古应春估计着说:“至多十里八里路。”

“那么,用什么船呢?”

“用海船。”

所谓海船是就是沙船,华尔学的是陆军,对船舶是外行,不过风向顺逆之理总知道的,指着地图说道:“现在是西北风的季节,由东向西行使,风向很不利。”

“不一点,”古应春很谨慎地答道:“我想你不必过虑。除了用帆以外,总还有其它辅助航行的办法。海船坚固高大,船身就具备相当的防御能力,照我想,是相当安全的。”

“这方面,我还要研究,我要跟船队的指挥者研究。最后,我们能在黑夜之间,偷渡这个隘口,避免跟洪杨部队发生正面的冲突。”

这样的口气,已经是答应派兵护航了,杨坊便很高兴地说:“谢谢上校!

我们今天就作个决定,将人数以及你所希望补助的饷银,定规下来,你看如何?“

“五十个人,我照数派给你们。其他的细节,请你们明天跟我的军需官商量。”

“好的!”杨坊欣然答道:“完全遵照你的意思。”

于是“化干戈为玉帛”,古应春亦含笑道谢,告辞上车。

“老古,”在车中,杨坊表示钦佩:“你倒是真有一套。以后我们多多合作。”

“侥幸!亏得高人指点。”古应春说:“也是胡道台一句话:请将不如激将。果然把华尔激成功了。”

“原来胡道台也是办洋务的好手。”

“他倒不十分懂洋务,只是人情熟透熟透!”

“几时我倒要见见他。”杨坊又说:“华尔的‘军需官’,也是我们中国人,我极熟的。明天晚上我约他出来吃花酒,一切都好谈。”

“那好极了。应该我做东。明天早晨,我就备帖子送到你那里,请你代劳。”

“你做东,还是我做东,都一样,这就不去说它了,倒是有句话,我要请教:杭州不是被围了吗?粮船到了那里,怎么运进城?”

这句话让古应春一愣,“啊,”他如梦补醒似地,“这倒是!我还没有

想到。等我回去问了,再答复你。“

“可以不可以今天就给我一个确实回音?”

到了杭州的事,此刻言之过早,而且米能不能运进杭州城,与杨坊无干,何以他这么急着要答复?看起来,别有作用,倒不能不弄个明白。这样想着,便即问道:“为什么这么急?”

“我另外有个想法。如果能运进杭州城,那就不必谈了,否则……”杨坊忽然问道:“能不能此刻就替我引见,我想跟胡道台当面谈一谈。”

“这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马车转向,直驶古家,车一停,萧家骥首先奔了进去通知。胡雪岩很讲究礼节,要起床在客厅里迎接会面,七姑奶奶坚决反对,结果折衷办法,起床而下出房门,就在卧室里接见客人。

女眷自然回避。等古应春将杨坊迎了进来,胡雪岩已经穿上长袍马衬,扶着萧家骥的肩,等在门口了。

彼此都闻名已久,所以见礼以后,非常亲热,互相仰慕,话题久久不断。

古应春找个机会,插进话去,将与华尔交涉的经过,略略说了一遍,胡雪岩原已从萧家骥口中,得知梗概,此刻少不得要向杨坊殷殷致谢。

“都是为家乡的事,应当出力。不过,”杨坊急转直下的转入本题:“粮船到了杭州,不晓得怎么运进杭州?”

提到这一层,胡雪岩的脸色,马上转为优郁了,叹口气说:“唉!这件事也是失策。关城之先,省城里的大员,意见就不一,有的说十个城门统统要关,有的说应该留一两个不关。结果是统统关了。这里一关,长毛马上在城外掘壕沟,做木墙。围困得实腾腾。”他一口气说到这里,喘息了一下又说:“当初还有人提议,从城上筑一道斜坡,直到江边,作为粮道。这个主意听起来出奇,大家都笑。而且工程也浩大,所以就没有办。其实,此刻想来,实在是一条好计,如果能够这么做,虽费点事,可是粮道不断,杭州就能守得任!”接着,又是一声长叹。

听得这样说法,古应春先就大为着急:“小爷叔,”他问:“照你这么说,我们不是劳而无功吗?”

“这也不见得。”胡雪岩说:“只要粮船一到,城里自然拼死命杀开一条血路,护粮进城。”

杨坊点点头,看一看古应春,欲语不语地,胡雪岩察言观色,便知其中有话。

“杨兄,”他说,“你我一见如故,有话尽请直说。”

“是这样的,我当然也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