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雪岩2-红顶商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是考你,我的意思是,我的行事,照世俗之见,或许会大大地骂我。

不过,我的行事,于亲有亏,于义无悻,于私有惭,于公无愧。这都非世俗之见所能谅解,而只有读过书的人,才会在心里说一声:左某人命世之英,不得不然。“

这段话很掉了几句文,不过胡雪岩也大致还能听得懂,而且听出意思,他对郭嵩焘要下辣手了!所想不通的是,他有何辣手可对郭嵩焘?

他的疑问,立刻得到了解答。左宗棠起身坐在书桌前面,伸毫铺纸,很

快地画成一幅地图,在那些曲线。圆点之中,写上地名。胡雪岩看出是一幅闽粤支界的形势图。

“李世贤在漳州。漳州是九月十四失守的,总兵禄魁阵亡,汀漳龙道徐晓峰殉难。李世贤大概有八千多人,不可轻敌。”左宗棠又指着长汀、连城、上杭这三角地带说:“汪海洋在这一带,照我的看法,他比李世贤更凶悍。

然而,不足为虑,贼不足平!雪岩,你这几年总也懂得一点兵法了!你看李、汪二人的出路在哪里?“

这一下好象考倒了胡雪岩,他仔细看了半天,方始答说:“他们是由西面江西逃过来的,往东是出海,有好长一段路,再说没有船也出不了海。北面呢,大人带兵压了下来,啊,”胡雪岩恍然大悟,很有把握他说:“这两个长毛的出路,只有南面的广东,嘉应州首当其冲!”

左宗棠深深点头,拈髭微笑,“对,”他说,“嘉应州首当其冲!到了那时候充饥的就不是画饼了!”

语中有深意。左宗棠没有说下去,胡雪岩不便问,怕自己猜错了,冒昧一问,是大大的失言。

谁知左宗棠毫不忌讳,真的拿胡雪岩当可共极端机密的心腹看待,“郭窍仙一直担心曾涤生‘驱寇人粤’,他没有想到‘驱寇入粤’的是他的亲家。”

他说:“雪岩,到那时候,又另是一番局面了。”

胡雪岩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觉得左宗棠的手段真是太辣了些!虽然,达正是他所猜想到的;但侧度是测度,听别人亲口证实,感觉又自不同。

“雪岩,”左宗棠问道:“你倒说说看,到那时候是怎么样的一番局面?”

“是。”胡雪岩想了想说,“到那时候,朝廷当然借重大人的威望,拜钦差大臣,节制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军务。郭中丞……”他没有再说下去,意思是郭嵩煮在左宗棠“大锯活人”的摆布之下,非吃足苦头不可。

“不错,此亦是势所必然之事。到那时候,雪岩,我不会再累浙江了,不怕郭筠仙不乖乖替我筹饷。不过,”左宗棠沉吟了好一会,“也说不定!

郭筠仙愚而好自用,怕他仍旧执迷不悟。“

“果然如此,大人又怎么办?”

“那就不能怪我了!可惜!”

前后两句话不接气,胡雪岩再机敏也猜不透他的意思,只以此事于减轻浙江的负担,关系甚大,不能不追问:“大人,可惜些什么?”

“可惜,我夹袋里没有可以当巡抚的人物。”

这是说,如果将来郭嵩焘不能替左宗棠筹得足够的饷,他不惜攻倒他派人取而代之。这样做法,却真是“公而忘私”、“大义灭亲”了。

“到时候看吧!言之还早。”左宗棠对着他手绘的地图凝视了好一会,突然拍案而起,“对,就是这么办!”

接着,左宗棠谈了他的突如其来的灵感。他指着地图为胡雪岩解释,自己的兵力还不够,倘或想用三面包抄的办法,将太平军向广东方面挤,相当吃力。万一有个漏洞填塞不住,太平军一出了海,不管在福建或浙江的海面,自己都脱不了干系,岂不是弄巧成拙?

因此,左宗棠想请李鸿章的淮军助以一臂。攻占湖州之役,彼此合作得还满意,如今再申前请,想来李鸿章不至于拒绝。

“不过,这话我不便开口。”左宗棠说,“如果是我出面相邀,就得替客军筹响,譬如他派一万人,一个月起码就得五、六万银子,再加上开拔的

盘缠,第一笔就非拨十万银子不可,实在力有未逮。倘或朝廷有旨意,让淮军自备粮饷,来闽助剿,我们至多备五万银子作犒赏,面子上也就很好看了。

雪岩,你说,我这把如意算盘如何?“

“是好算盘。不过淮军自备粮饷,恐怕李中丞不肯。他出饷,我们出粮,李中丞就没话好说了,因为他的军队闲摆在那里,一样也是要发饷的。至于请朝廷降旨,只有请福建的京官在京里活动。”

“那怕不行。”左宗棠摇摇头,“福建京官,目前没有身居高位的,说话不大有力量。闽浙唇齿相依。浙江在京的大老,雪岩你倒想想看,有什么人可托?”

“浙江在京的大老,自然要数许六大人,不过,他的吏部尚书交卸了。

倒是他的大少爷,在南书房很红,还有他一位侄少爷,是小军机,专管军务……“

“对!对!”不等胡雪岩说完,左宗棠便抢着说,“这条路子再好都没有,请你替我进行。许家杭州望族,你总有熟人吧?”

“他家的人很多,我倒认得几位,不过象这样的大事,也不好随便乱托人。”胡雪岩想了一会说,“大人,我想到上海去一趟,去看许七大人。一面拿大人交办的事托他,一面想拿许七大人搬到杭州,出面来办善后。

左宗棠想了一下,觉得胡雪岩这个办法极好,所谓“许七大人”是就小刀会刘丽川起事之时的江苏巡抚许乃刽,如今逃在上海。他的胞兄,也就是胡雪岩口中的“许六大人”许乃普,以吏部尚书致仕。因为战争不能南归,在京里是浙江同乡的“家长”。而且科名前辈,久掌文衡,京中大老,颇加尊礼。许乃普的长子许彭寿,是李鸿章的同年,也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这一榜的会元,许乃普还有个胞侄许庚皋,在“辛酉政变”中出过大力,如今是极红的“小军机”——军机章京领班之一,熟谙兵事,精干方略,对军务部署有极大的发言权。所以走这条路子,路路皆通,必要时还可以请许彭寿以同年的交情,写封切切实实的信给李鸿章,更无有不能如愿之理。

至于将许乃钊请回杭州来主持善后,这也是一着非下不可的好棋。因为马新贻一到任,胡雪岩有不得不走之势,而要找替手,最适当的人选就是许乃钊。第一,他做过封疆大吏,科名是翰林出身,名符其实的“缙绅先生”,第二,马新贻不仅是许乃钊的后辈,而且与他的胞侄许彭寿同榜,以“老世叔”的身分去看马新贻,照例应受“硬进硬出”开中门迎送的礼遇,这样为地方讲话就有力量得多了,第三,许乃钊公正廉洁,德高望重,足以冠冕群伦。

因此,左宗棠欣然接纳胡雪岩的建议,而且自己表示,要亲笔写封很恳切的信,向许乃钊致意。

谈完了公事谈“私事”,而私事也就是公事:胡雪岩的出处。左宗棠打算将他调到福建,但不必随他一起行动,专驻上海,为他经理一切。胡雪岩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

从第二天起,左宗棠便照商定的步骤,积极开始部署,除了战报以外,一连拜发了好几道奏折。第一道是,浙江的兵恼军需,十分困难,自顾不暇,应该拨给陕甘的协饷,请饬户部另筹改拨,第二道是,请饬新任浙江巡抚马新贻,从速到任,至于马新贻未到任前,浙江巡抚请由藩司蒋益澧“护理”,第三道是,奉旨拨解杨岳斌的“行资”八万两,于无可设法之中,勉强调法筹拨半数。

第四道奏折与浙江无关。每到夏秋之交,户部照例催各省报解“京饷”,京饷不止于发放在京八旗禁军的粮饷,举凡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廉俸,大小衙门办公的经费,宗庙陵寝的祭把费用,以及专供两宫太后及皇帝私人花用,每年分三节呈上的“交进银”,无不出在京饷之内,所以协饷可欠,京饷不可欠。福建欠海关税银十万两,茶税二万两,上谕催解:“务于十二月内,尽数解齐。倘仍饰辞宕延,致误要需,即由户部查照奏定章程,指名严参。”

虽奉这样的严旨,左宗棠仍要欠上一欠,因为非如此,不足以表示福建之穷,必须浙江接济。当然,欠有欠的方法,不是硬顶可以了事的,左宗棠的方法是,哭穷之外,将他闽浙总督应得的“养廉银”一万两,由票号汇到户部,作为京饷报解。

第五道是请停止广东解浙的协饷。主要的作用是借此机会让朝廷知道,广东的协饷,对浙江来说是个“画饼”。所以,停止的理由,不过“现在浙省军务肃清,所有前项协饷,自应停止”这样一句话,而“停止”以前的帐目,却算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