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童年的回忆(下)
准备开晚饭了,这是忙碌一天后,全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家里人多,我每次总坐在太爷身边,这样太爷就可以给我多夹一些菜,因为人多,桌子大,没有靠山可不行!
菜上齐了,年轻的各自去盛米饭,男的准备喝点小酒。
还没开始吃,村尾的曹爷爷抱着孙女曹琳琳过来,曹琳琳圆圆的脸很可爱,可今天怎么满脸通红?
我还以为她怕呢,忙走过去说:“别怕,我太爷不会用针扎你的。”
曹爷爷说:“琳琳前天吃了两个糯米团子,昨天一天没吃东西,今天开始发烧,她奶奶给他煮了五谷茶,喝了也不管用,实在没办法就过来麻烦余叔你了!”
老家的五谷茶是用稻谷、小麦炒焦,加上鸡内金、艾叶、茶叶煮水喝,用于小孩子停食的治疗,效果不错,但那玩意又苦还有糊味,很难喝。
太爷听完后,从药柜里抓了一小把牵牛子研成粉后给曹爷爷,吩咐他回家后拌上红糖给曹琳琳吃。这个我以前也吃过,拌上糖后香甜味,好吃!就是吃完后会拉肚子。
 看到太爷给曹琳琳吃牵牛子粉,便笑着说:“曹琳琳!今晚你会拉肚子的,别拉在床上!”
琳琳要打我,曹爷爷拦住说:“拉就好!拉就好,不拉停在里面会坏事的!”
看我们正准备吃放,曹爷爷道了谢后就走了。后来听曹爷爷说,曹琳琳晚上拉了两次大便,烧就退了,第二天开始吃饭了。
太爷看病从来不收钱,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药材是自己在山上采的,也不花什么本钱,碰上病人家里条件好的,病瞧好了,病人就给太爷提上两斤酒,两斤好的烟叶。太爷不抽纸烟,说纸烟没劲,还是旱烟好,自己也种过旱烟,而且长得也很好。太爷喜欢把好东西送给朋友尝尝,所以每年都种烟,每年都送烟,每年也收到不少病人送给他的烟叶。
烟抽多了,痰就多了。每天早上起来,太爷总要咳上几口黄痰,我爷爷很不喜欢太爷的抽烟习惯,更不喜欢他吐痰,最后太爷从大山阴沟里采了很多鱼腥草,阴干后每天泡茶喝,后来太爷就很少咳痰了,但抽烟还是多,这也是他九十五岁那年几次发病的原因。 
山里人上山干活,经常会碰伤,岔气的事情经常发上,而每次出现岔气,他们总是找到我太爷,然后说,“老爷子,把你的止痛烟给我抽口,我又岔气了。”
太爷总是笑笑,从烟丝袋中取出一包早已配好的药粉惨上烟丝,放在旱烟锅里点着,病人深吸几口后,就会打嗝或放屁,只要气一通,岔气就好了,第二天就能上山干活,
这种办法起效很快,也只有太爷知道配方。在我几次的询问下,太爷才神秘的告诉我,家里每年都会重些小茴香,在秋天收获后,用茴香籽研成细粉,用塑料袋装好,遇到岔气的病人,配上烟丝,吸几口就好了。
茴香我家里每年都种,但治疗岔气我还是第一次听太爷说。
记得去年我肚子受凉,连续两天小肚子痛,老爸煮姜水给我喝,喝了还是隐隐作痛,后来太爷听说后,用小茴香的苗切碎后拌上鸡蛋炒了一小碗让我吃,那可真香,也太香了,吃到最后有些腻,不过吃完后就不痛了。太爷给我讲,小茴香苗和茴香籽都能散小肚子的寒,我就一直记住了,没想到他还能治疗岔气。
我继续问太爷:“小茴香还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太爷看我对小茴香很感兴趣,就接着说,“小茴香主要是温暖小腹部,凡是小腹部发胀、发凉、疼痛都可以使用。还记得前几天你二婶不是叫唤小肚子胀吗,一会想上厕所,可又没小便,后来用小茴香煮水喝就好了!”
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遇到这类病人,B超检查提示盆腔少量积液,采用太爷当年的办法有很好的疗效,病人往往是先有气郁在小腹,后有少量积液形成,30克小茴香煎水后一次喝下,连续放上几个响屁,当天就缓解了病情。
随着天气的变冷,上山采药少了,但太爷却利用冬天的时间一边看病人,一边给我熟悉药材,讲解药物的用途。
有天上午讲到白果,这种药材村头就有,我们农村成为银杏树,结的果实沉甸甸的,称作“银杏果”。
太爷说:“白果仁能止咳,治疗妇科病,止白带,还能补肾;还说补肾是通过金水相生来达到的,可惜当时我不明白金水相生的意义。还谈到白果有小毒,一般大人一天服用不要超过30粒。如果中毒了,就用白果壳煎水喝就可以解毒了。”
这些话当时听起来很琐碎,但没过三天就得到了验证。
村里张叔家有棵白果树,产了很多白果,张叔的老婆正好长年咳嗽,听我太爷说可以用白果止咳,就煮了不少给他老婆吃,结果他儿子园涛乘张叔不在家,偷吃了不少白果,中毒了。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来找我太爷治疗,可太爷正好出远门看病人去了,我问清情况后让张叔用白果壳煎水解毒,效果还真不错,很快就解毒了。
太爷回来后,听完我的汇报,高兴地说看来咱们家中医有传人了!
邻居奶奶经常头疼,在太爷手中看了几年也是时好时坏,问题的关键是邻居奶奶每天要吃辣椒,没辣椒就吃不下饭。她头疼,搞得太爷也头疼,看不好病人的病医生很是头疼。这也是这些年我时有的感觉。
在太爷没有良方时,我的一句话改变了现状。
我说:“要是奶奶每天能问问药味,那吃点辣椒也不怕!”
太爷看着我,突然笑了起来,不停唠叨,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后来才知道,太爷用秋天采的野菊花给邻居奶奶做了个菊花枕。从那以后,邻居奶奶就没再上火了,而且每年她自己都做几个菊花枕,一个自己用,其余的都送人。自从这件事以后,太爷就真实的认定我是学中医的一块料,对祖传秘方也就爽快的教我了。
在太爷的思维中选择中医的传人宁缺勿滥,这也是太爷不传授给爷爷和几个孙子的原因。爷爷好赌成性,让太爷失去培养他的信心,几个孙子对学医基本没兴趣,所以只得从我这辈人中寻找接班人。
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行,是不适合学医的,只能最后救人不成,反而害人,造成许多后患。
另外学医必须有较强的悟性,没有悟性的人学习中医不能将中医的发展向前推进,只能使其退步。
太爷最后看中我,主要是看到了我心地善良和领悟力强!
现在想想读大学时,很多成绩很好的同学,毕业后却失去了对中医的兴趣,改行从事西医或者其他行业,读书时的成绩靠的是死记硬背,装在脑海中没能灵活运用,最终成了一锅烂粥,放弃中医是迟早的事。
想想太爷当初的顾虑,再看看现在中医学院的招生和中医的现状,我才感到中医的传授选对人是何等的重要!
中医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太爷的计划,首先是传授常见药物的识别及单味药的特殊功效,培养我对中医的浓厚兴趣;此期间我会很多问题,然后太爷再开始传授中医理论,同时传授脉法,逐步解开我的疑问;再传授一些经典方剂,通过经方来的运用,提高自己对疾病对人体的认识度;过程中我会因为有些疗效不好而产生新的疑问,借此机会太爷再传授家传秘方,弥补传统经方的不足。
而大学里的课程就不一样,先让你背中医基础理论,然后再是中药学、方剂学,然后生理、病理,最后是上临床实习。往往大学第一年就因阴阳五行搞得一头雾水,失去了对中医的兴趣,接下来只能按部就班向脑子里塞东西,到大学毕业时才慢慢理清头绪,可惜已经晚了。
 我在接受了太爷对白果的讲解后,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一个白果,外面的壳能解里面的毒性?
当我向太爷询问这个问题时,他说:“这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太爷的回答更让我摸不着头脑……
阴阳是什么?为什么要阴阳统一呢?
 
第四章:太爷教我学阴阳
由于我还小,太爷只能由浅入深的谈论阴阳!
“世间的万事万物有很多,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如何来认识这些事物,古代人发明了一种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分阴阳。”
“正如我们看电影,可以将电影里的人分为两种,即好人和坏人!”
“根据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
“根据人的身高,可以分为高和矮!”
“根据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和阴天!”
“我们对气温的感觉,可以分为热和冷!”
“这些都是按照阴阳来划分的,男人、高个子、晴天、热属于阳;女人、矮个子、阴天、冷属于阴!”
“这好懂,但是矮个子男人又属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