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魔传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钰慨然道:“我是一个军人, 保卫苗疆是我毕生的职责。 虽然是一个白苗人, 但是我一直相信黑白苗进则唇齿相依, 败则唇亡齿寒。 教主回到苗疆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希望, 使我和我的部下能真正有用武之地的希望, 因此唐钰毫不犹豫地加入教主麾下, 此心此志, 从未有半点改变。 教主, 拜月教不能没有您, 苗疆也不能没有您!”

我看到霍维和执火使的眼睛里闪动着同样恳切的目光。 他们是因为我而加入拜月教, 团结成一个强大团体的。 此刻又岂能因我一时冲动的离去而分崩离析?!

“可是我已经再不能回苗疆。。。。。。” 我神色黯淡地说道,“阁罗凤, 公主的话你在朝堂上都已经听到了。”

阁罗凤眼睛突然射出精光, 赫然已是豪情满怀:“教主, 我们都等着这一天, 终于让我们等来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 阁罗凤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拜月教雄图霸业, 为苗疆建立功勋, 真正的时刻才刚开始!”

我半信半疑地看他从背囊中抽出一卷物事, 展开之后, 却是一幅密密麻麻的地图。

“这是我五年川南经营的成果!” 阁罗凤道,“剑南西川的全部地形。”

我神色大变, 接过这卷沉甸甸的帆布地图, 不由大为震惊而感动。 只见上面山峦河流, 州域政区, 府库钱粮, 驻军官员, 甚至是统兵之将领的性情才干, 皆一一手绘, 标注得一清二楚。 我猛然抬头, 再看时, 立时觉得阁罗凤的身形高大了很多。

我岂会不知, 我手中的西川地形图背后, 蕴藏了多少辛勤的工作。 我仿佛看见阁罗凤徒步踏足每一个山头, 越过每一道沟壑。 我仿佛看见阁罗凤在无数个深夜秉烛夜绘, 直至雄鸡报晓。 我仿佛看见阁罗凤探遍西川一切大小城邑, 同一个个官吏耐心地打交道。 我想象着阁罗凤如何走过那怀才不遇的五年…………若不是对南诏的深切眷恋和拳拳的强国之志, 又有什么能驱使这他数年如一日勤奋地钻营呢?

我双手按着他的肩膀, 眼眶已经湿润了。

“这五年中我还领悟到更多。”阁罗凤严肃地说道,“西川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可为霸业。 北出剑阁, 进可图谋中原, 南接洱海, 退可为南诏门户, 实乃千秋万世, 雄图霸业之地。 不似苗疆偏安西南, 丛林相连, 无险可依, 地域狭小, 绝非用兵之处。 我有此谋划已久…………黑苗族若当真要图中原, 必先在西川建立基业, 而不是躲在丛林里面炼蛊制毒, 抑或是在南诏地下宫殿飬养什么魔兽…………这也是我五年不回苗疆的原因之一。 此刻教主虽然见绝于南诏, 却诚乃柳暗花明, 若不失时机地向西川进取, 则前景豁然开朗, 黑苗幸甚, 南诏幸甚!”

阁罗凤终于向我坦白地告知了他的全盘战略, 我再一次见识到这位俊朗青年的惊世才华…………这次, 更是一种经天纬地的雄才伟略, 如孔明隆中对策一般绘制出称雄天下的蓝图! 为了一个大胆而富有创意的战略的诞生, 赌上五年青春, 一切从点滴着手。 更背井离乡, 尝尽举目无亲白手起家的辛酸。 我看着阁罗凤此刻异常明亮的双眼, 完全理解他此刻的兴奋和激动。 这番话, 他藏在心里整整五年, 因为五年中, 没有人能够成为他的知音…………父亲不能, 石长老也不能。 今天他告诉了我, 显然已视我为知己, 对我交之以心。

我不禁回忆起蜀山之巅的那个凉风习习的冬夜。 阁罗凤的话音犹在耳边。

“精诚合作在于志同道合…………若要说肝胆相照, 非你我二人不作第三人想啊!”

我再没有怀疑…………阁罗凤对我始终坦诚, 前后如一。 我又岂能忍心将他埋藏了多年的抱负无情扼杀?!

“阁罗凤!” 我唤着他的名字, 已经认真地考虑着他的计划,“可是现在中原正值盛世, 宇内升平,我们若欲图西川, 进犯中原, 便主动挑起战争, 只怕会成天下百姓众矢之的, 于理难合。 再者,各处城邑皆有强将精兵驻守, 西川之地更是地势险峻, 易守难攻, 战术上我们也全然不利。”

阁罗凤自信地笑道:“中原大汉唐朝虽然此刻一片和谐之景, 但是实际暗流涌动, 危机四伏。 当今唐皇李隆基, 已是六十九岁垂垂高龄, 不复当年积极进取, 励精图治之风。居安忘危, 治无常治…………贪酒色, 爱逸乐, 不理政事, 大权旁落。 投其所好者被重用, 忠言逆耳者被贬退。 法律规章尽遭权臣践踏, 闭目塞听不知天下大事。 最可怕的是, 由于李隆基疏于政事, 不加制约, 朝中宰相, 宦官, 边将三派各自结党, 相互挚肘倾轧, 矛盾日益激化, 已经到了兵戈相向一触即发的地步。 宦官一派中以高力士为首, 不学无术, 胸无点墨, 却代李隆基整日价处理九成的大小政务。 边将一派中以年初新任河东, 范阳, 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势力最盛, 尾大难掉。 宰相一派中以当朝宰相杨国忠为首。 教主大概已经知道, 此次鲜于仲通发动的剑南侵洱海之战, 便是杨国忠授意, 完全架空李隆基。 因此盛世将终, 乱世将至, 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肃杀之气, 教主不会没觉察到吧!”

我静静地听着, 阁罗凤对天下大事独具慧眼, 早已察常人之所不能察。。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我们必须在乱世到来之前积蓄实力, 否则将尽失先机, 悔之莫及。”阁罗凤道,“诚如教主所言, 剑南留后李宓, 长于治军, 法度严谨,攻城掠地此刻殊不可行。 但是西川之地, 农重于商, 更兼资源极丰, 人口也集中在田陌之间,我们正可弃城而入江湖! 西川无论朝野, 在民间皆恩信未立, 西川九成官员皆鲜于仲通张虔陀之辈, 横征暴敛中饱私囊, 民间颇有怨声。 而西川江湖势力则以蜀山仙剑派与青城派为首, 这些名门正派自命清高, 从不理会民间疾苦, 余下多有打家劫舍之草寇,更不足道。 因此教主正可入江湖, 安西川…………尽收民心, 扩充教众; 广兴农耕, 积蓄粮秣; 煮盐兴冶, 打造辎重…………厉兵秣马, 韬光养晦。 待天下有变, 则可为南诏前翼, 出秦川, 平长安, 进取中原! 正所谓人生能有几回搏, 昔田横不过一壮士, 尚誓死不降刘邦, 我南诏大好男儿, 岂可坐失良机, 抱憾终天?! 请教主千万明鉴!”

阁罗凤越说越是兴奋, 声音也有些颤抖。 我看见霍维, 唐钰, 执火使等皆面露赞同之色…………他们同样被阁罗凤豪情冲天的战略深深感染。

“原来, 这便是你蓄谋已久歼灭仙剑派的真正原因!” 我若有所思地说道。

“对!”阁罗凤肯定地回答,“现在不需要再隐瞒了。”

“那么假手招魂使除掉天鬼皇?!”

“这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阁罗凤道,“天鬼皇同我教素无渊源, 在蜀山又颇有势力, 部曲众多, 当然留他不得!”

“如果我们当真要进取西川, 当立足何方?” 我问道。

阁罗凤展开西川地图, 我顺着他直向的地方看去, 赫然有三个篆体大字…………青城山!

阁罗凤道:“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南, 近邻成都, 南接三江平原。 共三十六峰, 群山环卫,碧翠四合,状如绿色城廓, 故得青城之名。 青城山不比蜀山, 经我实地勘查, 周遭良田万顷, 大有开发之资…………但是青城派无视此节, 到处林立道观, 是有田而不得耕, 有矿而不得采, 着实可惜。 且青城山主峰天师殿高四千八百尺, 足可凭险而自依。 正是我们在西川建功立业的绝佳基地。”

我沉吟道:“可是青城派于此地世代经营, 势力根深蒂固, 我们千万不可轻敌! 并且此番我们欲取青城山作为基地, 火攻之策是万不可再行了。”

阁罗凤笑道:“松月老道岂是我们的对手?! 教主如果信得过我, 阁罗凤愿再以两个月为限期…………十全无虞可必取青城。”

阁罗凤总是能在十字路口为拜月教坚定地指明方向, 这次也没有例外。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种言听计从的信任和默契已经深深地根植在阁罗凤与我之间。

前方突然传来一片喧嚣, 在如此静谧的山道间显得异常显著。 我猛抬头望向前方, 蓦然发现我们已经到达了以天下第一险关闻名的剑门关。

我们催马登上剑阁。 陡如峭壁的山崖下, 黑压压地簇拥了几千人。

他们看见我们一行出现在剑阁壁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